2019年高中语文 练中国建筑的特征双基限时 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908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练中国建筑的特征双基限时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练中国建筑的特征双基限时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练中国建筑的特征双基限时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练中国建筑的特征双基限时 新人教版必修5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屋脊(j)贫瘠(j)额枋(fn) 贞节牌坊(fn)B木榫(sn) 鹰隼(sn)墁地(mn) 摘瓜扯蔓(mn)C柁墩(tu) 滂沱(tu)琉璃(li) 钟灵毓秀(sh)D缅甸(min) 沉湎(min)戗兽(qin) 哭天抢地(qin)解析A坊fn;C.毓y;D.抢qin。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鼓噪蛊惑人心轩敞喧然大波B省份恰如其分漫灭轻歌慢舞C切削枭首示众坐落虚座以待D规划指手画脚蚂蚱蛛丝马迹解析A喧然大波轩;B.轻歌慢舞曼;C.虚座以待左。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此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B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C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D关于这方面深入一步的学习,我介绍同志们参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解析A“因此”应为“因而”。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城市中,树多了一棵,草多了一片,花多开了一天,天又蓝了一些,这一切都是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因为灰色的水泥林,黑色的柏油地,乌蒙的天空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压抑。B房屋装修要讲品位,更要讲环保,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计新潮可人,用材无污染,你的居室,经我之手,定会蓬荜生辉,起居安适。C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如果放弃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盲目效仿西方,这是舍本逐末,这样就造不出适合于今天我们中国的建筑。D“毛泽东日常生活账本”一展出,便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展台前连续多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人们都为开国领袖生活的俭朴所感动。解析A喜闻乐见:限于文艺形式;B.蓬荜生辉:谦词,只用于自己不用于他人;C.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D.川流不息:大街上人来车往,非常热闹。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B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C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解析本题中,A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B项“提升”和“意识”搭配不当。D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去掉“否”。答案C6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面句子,正确的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ABC D解析按“建筑一般对称特殊的建筑不对称自然成趣的需要”的顺序排列。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甲)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乙)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7该如何正确理解(甲)文中画线句子?答:_答案建筑必须遵循其“文法”,但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文法”,从而有独特新颖的创造。8灵活地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答:_答案可以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9请概括(乙)文中“词汇”和“文法”的内涵。答:_答案指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循的规则和惯例。10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样的?答:_答案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概念易于理解。三、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xx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来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又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xx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11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力,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2段中“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其中的“败笔”指什么?答:_答案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3阅读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答:_答案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继承与发展。14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答:_答案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四、语言表达15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评论。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透过现象谈本质,每个角度不超过40个字。 某著名学者曾在某市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智慧漫谈”的精彩讲座。在互动环节中,有听众提问道:“今天听您的讲座,主办方安排市领导坐在第一排,公务员坐在正当中,我们这些普通听众却一票难求,还只能坐在旁边、后面,对此您有何评价?”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一经抛出,主持人随即陷入不知所措的尴尬之境。这位学者则立即以其惯有的幽默风格回答道:“主办方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吧!”此语一出,全场笑声一片,市委书记带头为之鼓掌。答:_答案示例:主持人(或主讲人)需要以智慧来应对听众提出的尖锐问题,用幽默化解现场尴尬,使各方皆大欢喜。主办方的座位安排和普通听众的质疑反映出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值得全社会反思。政府官员和市民一起聆听专家讲座,和民众共同接受教育,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16根据课文内容及下面的图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不超过100字)答:_答案房屋建筑的基本格局为四合院形,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东西厢房四面围合,用卡子墙把房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式院落,中心有个庭院,作往来、采光、通风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