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560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1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解析:变法运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需要。答案:B规律方法:对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认识各国推行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当时时代潮流,打击奴隶主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A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B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D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B两项不正确,因为这两种表现出现于春秋时期;C项只是吴起变法的内容,D项是最主要的内容和影响。故选D。答案:D规律方法: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不同的原因经过春秋时期的改革,奴隶主阶级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已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势力越来越大,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而顺应地主阶级的要求进行改革,发展经济。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C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解析:初税亩的实施,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从而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B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吴起镇的得名与古代著名改革家吴起相关,在吴起镇至今还有吴起的雕像。下列有关吴起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侧重于政治方面B与李悝变法侧重点相同C取得一定成效D促使楚国成为强国的重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理解能力。A、C、D说法符合史实,是正确的。吴起变法侧重于政治方面,李悝变法侧重于经济方面,所以选B。答案:B5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礼乐制度崩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籴法是针对“谷贱伤农”而提出;以盗法为法经首篇主要是用刑罚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君权。结合材料可以判断是因为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农民因谷贱破产而沦为盗贼,所以以盗法为法经首篇,A、C、D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6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项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材料中提及“独秦不然”即用相并非必是其宗族及国人,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充分暴露了列强之间战争的残酷性,也说明了弱肉强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秦国有六代国君的废立,完全由大臣操纵,史称“数易君,君臣乖乱”。吴起在楚国主持变法时分析贵族专制之害“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民众反对过于繁重的徭役征发和赋税盘剥,以及厌战、逃亡,乃至爆发规模不等的暴力反抗。“盗贼公行”屡见于史册,就是明证。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李悝在魏国“作尽地力之教”;商鞅治秦,“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设二十等军功爵以奖励战斗之士,“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赵武灵王则采取“胡服骑射”。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李悝变法制定法经六篇,将盗、贼两篇放在最前,原因就是统治者认定“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商鞅变法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的规定。历史学科专题讲座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战国时期主要存在着哪几种社会矛盾?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各国是如何通过变法解决这些矛盾的?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各国变法的背景。第(1)题材料一信息比较明确,关键是三类矛盾的归纳要到位。第(2)题在归纳材料二的变法措施时要特别注意回答的针对性,找到措施与解决三类矛盾的对应关系。答案:(1)矛盾: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霸权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如君臣之间、大臣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统治者与普通民众的矛盾。(2)解决:奖励耕战,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力求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抗衡中居于主动;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等特权,强化君权;制定公布法律,以严酷的法治手段加强对基层和民众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