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381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xx.5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 ,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 ,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 。A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C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C.xx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3下面文言句子中解释加点词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细大不捐 捐:舍弃 B.而忧其度量之不足 忧:担心 C.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成:完美 D.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訾:咨询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 _。_。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 B C D5下列句子中的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离开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修 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 (选自毗陵横山梅氏宗谱,有删节) 注: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路不绝 属:嘱托 B.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C.未尝忤于物 忤:抵触 D.未奏而卒 奏:上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 以明年正月丁丑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不同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4分) 答: (2)头童齿豁,竟死何裨!(进学解)(4分)答: 9.梅圣俞去世后,为什么“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答: 三、古诗词鉴赏一(11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答: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答: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斜月沉沉藏海雾,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 ,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张九龄)(3)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4) ,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高适)(5)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 ,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进学解韩愈)(7)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韩愈)(8) ,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司马迁)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鹤顶红 李碧华张爱玲对照记看老照相簿,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此批幸存的老照片,不但珍贵,而且颇有味道,是文字以外的“余韵”。人生的“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在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小小附注也是故事。我发觉,集子收入她很多照片,捧在手中一页页地掀,如同乱纹中依稀一个自画像:稚嫩,成长,茂盛,荒凉。我的印象至深,是大部分张的倩影,总是仰镜,镜头自低角度往上拍摄,而她又不自觉(或自觉?)地微仰首,高瞻远瞩,睥睨人间。因为这不断出现的神情,令人有“鹤立鸡群”之强烈感觉。一个人的小动作往往介绍了自己,也出卖了自己。即使什么也不说,却说了很多。“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但,各个淘古井的人,却又互相看不起,窃笑人家没有自己“真正”领略她的好处,不够了解。对很多读者而言,除了古井,张还是紫禁城里出租的龙袍凤冠,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膻中的膻,闻鸡起舞中的鸡,鹤立鸡群中的鹤“鹤”,俗称仙鹤。嘴、颈、脚皆特长,身高,翼大,善飞。体白色,眼赤,尾黑。鸣声高朗。鹤之头顶朱红,相传此丹顶有剧毒,食之杀人。她的书,留传了五十年,直到今天,仍然具备“再来”的魅力,读者们对她的恋慕并不冤枉,好像爱一个人,没有爱错那么理直气壮。连那些“毒”,亦甘之如饴。张的小说是小说,张本身,也是一个小说。据说,有个男人,因时局变迁,逃至温州避劫。他的女人,竟千里迢迢特为看他来了。斯时,男人面不改容地又有了个女人。正是红啼绿怨,旧爱新欢。因两女同是他的人,不免好看好待。一天,甲看乙,叹道:“真是生得美。”当下给她画像,男人站在一边看。勾了脸庞眉目,正待画嘴角,忽地停笔。乙去后,甲道:“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惊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你还只管问我为何不画下去!”言下不胜委屈,她看着他,只觉眼前这个人一刻亦是可惜的。以上情节,由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披露。张爱玲是什么人?何以被迫如此大气壮阔?提供机会予胡某这等坏分子角色做传,俾他粉向自己脸上擦?虽然张末了去一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我是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惟彼时以小劫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亦不要来寻我,即使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的。”回复一点本色。但,也够委屈吧。古老照片堆中,有她青春妍丽的岁月,也有“在人屋檐下”的叹喟。即使不着一字。“1950年或51年,大陆解放后不久,不记得是领什么证件,街边人行道上,穿草黄制服的大汉佝偻着伏在桌子上写字,西北口音,似是老八路提干。轮到我,他一抬头见是个老乡妇女,便道:认识字吗?我笑着咕哝了一声认识,心里惊喜交集,不像个知识分子!” 红遍上海的作家,半生作文字工作,在工农兵跟前,不很乐意被看出来是知识分子。趋时,惧祸,无奈记得照片中的人吗?每以鹤姿仰视,冷静,自信,独立,而且毒辣。我们永远见不着她顶上的朱红。在这世界上,能叫一个扬眉女子低头,挫其锐气的,只有两样:一爱情,二政治。后记:张爱玲于1995年中秋前一天,被发现安详地躺在几乎完全没有家具的美国洛杉矶寓所,享年七十五。寂寞老人常以急冻食物加热充饥。她并无向任何人告别。遗作小团圆未写毕,一生最灿烂的作品,在二十五岁之前几已完成。直至今天,不见后来者。她擅写月亮,却不团圆。 (选自李碧华随笔集。有删节)12作者以“鹤顶红”为题,有何作用?(5分)答: 1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张的小说是小说,张本身,也是一个小说”的含义。(4分)答: 14综观全文,简要概括张爱玲的形象特征。(6分)答: 15赏析文章的结尾。(5分)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聂昱冰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活隔了一层”。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而文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宠溺和放纵的。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羁的方式。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婴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的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的宠溺。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大家都明白,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剧作大概也是如此,她们仍旧在努力地进行并完成着各自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我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还不会失去你对我的爱。1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 17.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怎样“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18.作者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请简析“难”在何处?(6分)答: 七、作文(7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木匠晚年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于提醒,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当初做得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下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做人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请据此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阶段测试(三)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A(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第一句“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选用“作茧自缚”;第二句“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选用“自食其果”;第三句“玩弄”“等同于召唤恶魔”,选用“玩火自焚”。) 2.C(A.句式杂糅,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或“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成分残缺,“82%的糖尿病患者”后加“的症状”。D.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3.D(訾:批评)4C 5.D( A,惠存:敬词,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B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C,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D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6.(3分)A(属:连接)7.(3分)D(于:都是表处所的介词。以:都是介词,分别表时间、凭借)8.(8分)(1)(4分)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达”“穷人”“殆”“工”各1分) (2)(您自己的)头发脱落牙齿缺损,这样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呢? (或者:您头顶秃了,牙齿也缺了,就是到死,又于事何补呢?) 9.(4分)人品好,仁厚乐易。诗文成就高,影响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嘉祐五年,京城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月乙亥(十七)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城东汴阳坊里。第二天,朝廷贤士大夫前往探问病情的人,路上接连不断。城东的老百姓,做买卖的停市了,过路的不能往来通行,都惊讶地看着,相互议论说:“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谁呀?怎么招来这么多客人?”过了八天,到癸未(二十五)日,圣俞去世了。这时候贤士大夫又都前往吊唁痛哭,情形如同前些日子一样,而且人数更加多了。他最为亲近、交情最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相以下,人们都赠送钱财,帮助办理丧事,周济他的家人。六月甲申(二十八)日,他的儿子梅增用车装着他的灵柩起程回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安葬。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尧臣,姓梅,宣州宣城人。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询则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从武夫、贵戚到儿童、农夫,都能说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无知、不能懂得诗歌含义的人,只是说他的诗是社会上看重的,我能得到他的诗,以此来自我夸耀。所以求诗的人每天都接连不断登门,圣俞的诗于是流传天下。他的诗起初喜欢追求清丽闲雅、恣肆平淡的风格,后来就变得涵容深邃、发挥广远,偶尔也雕琢词句表现得怪异奇巧,然而气势充沛,富有力度,笔法更加苍老遒劲。他应别人的请求而作的诗歌很多,所以他的诗并非只有一种风格。至于其他的文章,也都令人喜爱,并不像唐代那些号称诗人的人的文章,都很怪僻拘泥,狭隘浅陋。圣俞为人仁爱厚道,和乐平易,从不曾和人有过抵触。当他穷困忧伤、感慨忿懑时,凡是对事情有所谩骂讥讽、嘲笑戏谑,全都在诗歌里表现出来。然而他只是以诗取乐,而不是借此怨恨什么,真可谓君子。当初圣俞在河南时,王文康公看了他的文章,慨叹说:“二百年来没有这样的文章了。”此后大臣们多次荐举他应该在馆阁任职,朝廷曾经召他应试过一次,赐他为进士出身,其余的建议都未批复。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多人在朝廷上陈言说:梅某的学问人品整饬清明,希望留用他,让他给国子监的学员们讲解道德准则,创作雅颂歌乐,以歌颂圣明的教化。圣俞这才获得了国子监直讲的职务。圣俞当初凭借叔父的恩荫,补为太庙斋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由德兴县令担任建德知县。又任襄城知县,监管湖州盐税,兼任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管永济仓,任国子监直讲,积功升到尚书都官员外郎。他曾经上书自己所编撰的唐载二十六卷给朝廷,这本书对旧史书中的缺漏和错误作了很多补充和纠正。朝廷于是命令圣俞编修唐书,书完成后,尚未上书给朝廷,圣俞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圣俞的学问在研究毛氏诗方面有专长,作小传二十卷,他的文集有四十卷,注解孙子十三篇。我曾经评论他的诗歌说:“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圣俞认为我说的是内行话。10(1)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对偶手法也对,每点2分) (2)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1分)。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2分)。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2分)。11.1.碣石潇湘无限路2.不堪盈手赠3.明月松间照4.少妇城南欲断肠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6.焚膏油以继晷7.行成于思毁于随8.忠言逆耳利于行12.(1)文章以“鹤”(“鹤顶红”)喻张爱玲,切合张爱玲的形象、才华。(2分)(2)以“鹤”的形象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张爱玲的敬佩和同情。(2分)(3)想象奇特,意象鲜明,激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 13.(4分)(1)“张的小说是小说”赞美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价值高,影响力大;(2分)(2)“张本身,也是一个小说”指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也像小说一样曲折坎坷,耐人寻味。(2分)14.(6分)(1)才华出众。(2)如鹤立鸡群,高瞻远瞩,睥睨人间;(3)冷静,自信,独立,孤标傲世,看透世态人生(文章称之为“毒辣”)。(每点2分)15.(5分)(1)与上文“遗作小团圆未写毕”呼应,(1分)喻指张爱玲写作才华高但未尽其才,爱情与人生历尽坎坷。(2分)(2)深化中心,强化作者对张爱玲才华的敬慕惋惜和对她曲折人生的同情,余韵悠长。(2分) 16.(6分)(1)首先,由东西方戏剧的区别联想到小说的区别,指出中西方文艺作品对生活的反映是不同的;(2)其次,揭示造成中西方文艺作品差异的原因,进而分析把文艺作品当成慈母的种种表现;(3)最后,得出当下文艺作品与读者既相互需要又存在矛盾的结论。(每点2分)17.(6分)很少反映现实生活,只是在取悦观众;给予观众饱受束缚的思想与行为以想象中的放纵;即使要发挥说教功能,也是用一些荒诞不羁的表现形式。(每点2分)18.(6分)文艺作品要达到教化与娱乐(放纵)的统一很难;观众通过文艺作品既想放纵娱乐,又不想受到教化的约束很难;文艺作品的功能和观众的心理需求二者统一很难。(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