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部分专题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374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部分专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部分专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部分专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部分专题练习1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 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C搜刮财富 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2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 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了礼崩乐坏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6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度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 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8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家国亲情本是一体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封邦建国利于统治9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10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A都是以同样的权力维持的 B都是依靠某种力量维持的C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D都是依附于传统习惯的11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主要反映出宋朝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明化12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表明孟子认为A实行仁政,要将田地分给农民 B实行公平,要反对暴君和污吏C实行仁政,要厘清土地归属权 D实行平等,要均等地分配谷禄13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A土地兼并出现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14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15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来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1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17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有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A B C D18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田庄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19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20“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材料体现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21“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22“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之亦庸众人类也”。以上言论最可能出自于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23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24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A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 B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C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25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与书法相伴而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 B C D26有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A民本思想 B保留君主制 C工商皆本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7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字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镇江在修建“米芾公园”期间征集其流落在民间的书法作品,以下书法作品中最有可能是米芾作品的是 28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A理学受到冲击 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C社会转型完成 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29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30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31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32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3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 B C D34“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 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戏曲35在十二铜表法中,有同态复仇、遗嘱自由等法律条文。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以习惯法为主 B程式繁琐复杂C新法旧法并存 D条文明确清晰3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37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吸收平民参政,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 B议事会的任职资格开始不受财产限制C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 D议事会开始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38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时,该子即脱离家长监护权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39“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 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40马啸原引用恩格斯的话评价某一历史事件:“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这一历史事件是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C分封制的瓦解 D万民法的实施41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42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A成立四百人会议 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43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A B C D44(12分)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2分)45(12分)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梁启超建议,仿行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以取代中国封建主义的诸法合体中的中华法系。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谋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 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他认为)“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个,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的基本主张。(4分)(3)概括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在制度建设上的本质区别。(2分)4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摘自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2分)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3分)47(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德国人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记载: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到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据中国农史记载:18世纪中叶,中国每年出口(欧洲的)生丝约1万担,价值约140万两白银;据英国人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18世纪中叶,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华茶约xx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材料二 正是在西方列强的挤杀和清政府军队的镇压中,中国海商的海上贸易链条越来越旺,最终不得不退回到中国沿海,彻底失去了他们在海洋贸易上的市场份额。到18世纪末时,中国东南沿海和印度洋已基本上是欧洲商船的天下。李金明清嘉庆年间的海盗及其性质试探材料三 晋商、徽商最初的兴起都与盐业贸易有关。然最后使他们走向顶峰的则是茶叶出口贸易,只是徽商是通过东南沿海岸将茶叶出口,晋商是通过北方陆地将茶叶出口。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材料四 明清主要商帮鼎盛和衰落的时间、各时段内主营商品表中国经济史研究商帮鼎盛时期衰落时期时间主营商品时间主营商品及备注海商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丝、茶、瓷器、香料等18世纪下半叶原来的海商或改行或沦为纯粹的海盗。徽商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茶、盐业、典当、瓷器、丝绸19世纪40年代出口贸易的亏损造成的资金紧张,进而又带来典当业务的衰落。晋商19世纪初茶叶、食盐、丝绸、粮食、票号1862年后晋商的茶叶出口贸易市场份额逐渐减少。20世纪初,晋商的票汇业务在与外国现代银行的竞争中衰败。请回答:(1)据材料一、四,分析明清主要商帮进入鼎盛时期的国际背景。(4分)(2)据材料二、四,分析海商在各商帮中最早衰落的原因。据材料四,指出各商帮衰落的共同因素。(3分)(3)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徽商为什么会在19世纪40年代进入衰落时期?晋商为什么衰落得最晚?(4分)4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王栻严复集第1册材料三 欲为立宪之国,必先有立宪之君,又必有立宪之民而后可。立宪之君者,知其身为天下之公仆,眼光心机,动及千年,而不计一姓一人之私刑。王栻严复集第2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2分)(2)材料二中的“唯天生民,各具赋畀”是指什么思想?如何理解“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这句话?(2分)(3)依据材料一、二,对比黄宗羲与严复在思想来源和人的诉求两方面的不同点。(5分)(4)对比材料一、三,黄宗羲与严复在如何看待君主制度的问题上有何异同?(3分)49(15分)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四 清明上河图局部:“说书老者一声拍案,令四座惊奇”突火枪罗盘针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6分)(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4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5分)50(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种职务包括:筹备公民大会的开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材料二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员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材料三 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他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集中在同一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同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尽管三个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妨碍,但是三者还是可以协调运行的。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3分)(2)材料二中的“选出的代表”是指哪种人?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关于公民权力的主张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据材料一、三,说明雅典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定或主张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4分)51(14分)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6分)(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5分)CCABD BABAB DCADC BBDBB BDDDB DDABD CCBDC CABBA ABA44(12分)(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2分)属吏为本地人。(1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1分)(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分)(4)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分)45(1)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礼崩乐坏;由血缘关系逐渐疏远。(4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2)仿行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立法应以谋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宗旨;实行法治必须认真执行,取信于民;立法权应归多数之国民。(4分)(3)人治与法治的区别。(2分)46(14分)(1)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2)宋代经济发达,文化发展。(2分)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2分)文化: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古代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1分)(3)观点: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原因:两位作者看待宋代的角度不同。(1分)材料一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材料三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政治的缺陷和财政的困窘。(2分)47(1)背景:欧洲市场需要大量的中国商品(2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从美洲掠去大量白银,并以此换取中国商品。(2分)(2)原因: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西方列强垄断中国的海上贸易。(2分)因素:出口贸易的衰落。(1分)(3)徽商: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可直接进入中国购买茶叶和设置茶厂。(2分)晋商:主要通过北方陆地外贸,而其他边贸受外商影响较晚;晋商还有票汇业务。(2分)48(1)观点:“存天理,灭人欲”;阶层:市民。(2分)(2)思想:天赋人权;理解:以法律条文限制国君的权力。(2分)(3)黄宗羲:中国古代君主思想;严复:西方启蒙思想。(2分)诉求:黄宗羲:人是自私自利的;君主要为人谋利。(2分)严复:自由平等。(1分)(4)同:都反对君主专制。(1分)异:黄宗羲:保留君主制度;严复:实行君主立宪。(2分)49、(15分)(1)特点: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中国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4分) 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2分)(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每点1分,共2分)(3)现象: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1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1分) 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50(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3分)(2)议员。(1分)变化:公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权力(或间接民主)。(1分)原因: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社会;直接民主可能会导致政治腐败(或权力的滥用、误用)、社会动荡;直接民主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3)变化:材料一: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公民大会;材料三联单:主张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2分)意义:分权可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减少权力的腐败。(2分)51(14分)(1)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3分)(2)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2分)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2分)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2分)(3)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1分)。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2分),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1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