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押题卷 理综物理.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9232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押题卷 理综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押题卷 理综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押题卷 理综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押题卷 理综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第1-13题每小题4分,第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C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BC说法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伸长量小于弹簧的最大限度),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选项D正确。15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a、三角始终相等【答案】AD对物块A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当把物块B移至C点后,绳子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但细线的拉力不变,故B错误;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Tcos=f,由于角变小,故B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力变大,故A正确;对滑轮受力分析,受OA绳子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OB绳子的拉力T以及悬于墙上的绳子的拉力F,由于OA绳子的拉力和OB绳子的拉力相等且夹角变大,故其合力变小,故墙上的绳子的拉力F也变小,故C错误;由于OA绳子的拉力和OB绳子的拉力相等,故其合力在角平分线上,故=,又由于三力平衡,绳子拉力沿着绳子方向,由几何关系知=,故D正确;故选AD16“星跳水立方”节目中,某明星从跳板处由静止往下跳的过程 中(运动过程中某明星可视为质点),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圈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为10m B该明星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处于超重状态 C1s末该明星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答案】BD由题图可知0-1s明星向下做匀加速运动,1s末到达水面,1-1.5s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1.5s末速度减为0.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等于0-1s内的位移m=5m,选项A错误。该明星入水前向下做加速运动,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0-1.5s明星一直向下运动,速度方向不变,选项C错误。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选项D正确。本题选BD。17.据悉,我省女宇航员王亚平将搭乘“神舟十号”飞船于xx 年6月上旬飞向太空,“神舟十号”发射初始轨道为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交会对接轨道为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假设“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先后经历了多次变轨,调整到处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方约52km处,并与“天宫一号”处于同一离地面高度相同的圆形轨道上,最后与“天宫一号”实施对接,完成浪漫的“太空之吻”。忽略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则 A“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受到地球吸引力的大小相等 B“神舟十号”由初始椭圆轨道变为最终的圆形轨道时周期变长 C“天宫一号”的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速度大D对接前,“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答案】BC“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质量不相等,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大小不相等,选项A错误;由可知“神舟十号”由初始椭圆轨道变为最终的圆形轨道时周期变长,选项B正确;由于二者处于同一离地面高343 km的圆形轨道上,由公式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速度大小相等,它们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低,所以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速度大,选项C正确;如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神舟十号”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轨道,所以D错误18如图甲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输出交流电的电动势图象如图乙所示,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的理想变压器给一灯泡供电如图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灯泡额定功率为22W,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则 At0.01s时刻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1A 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V【答案】BCt0.01 s时刻交变电流电动势为零,线圈处于中性面,磁通量最大;由图象可知周期T0.02 s,转速n50 r/s;变压器原线圈中电压有效值为U122 V,原线圈中输入功率与副线圈输出功率相同,由P22 W,PUI,得I1 A;由知副线圈两端电压U2220 V正确选项为B、C.19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种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b是M、N连线的中垂线,交MN于O点,a、c关于b对称,点d、e、f、g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a、c的交点,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e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 Bd点的电势低于f点的电势 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相同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f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C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e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说明e点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规律结合电场线的方向跟等势面垂直,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M点处放置的是负电荷,N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选项A错误;e、f在一条等势线上,故选项B正确;由电场的叠加结合对称性可判断出选项C正确;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f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一直增大,选项D错误。20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己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象中内数据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B 金属线框的边长为 C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D 金属线框在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答案】ABC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a方向,A正确。由图乙可知,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2-t1,所以金属框的边长:l=v1(t2-t1),B正确。在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所受安培力等于重力:mg=Bil,I=Bl v1/R,解得:B=,C正确。金属框在进入磁场过程中金属框产生的热量为Q1,重力对其做正功,安培力对其做负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1=mgl=mgv1(t2-t1),金属框在离开磁场过程中金属框产生的热为Q2,重力对其做正功,安培力对其做负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2=mgl+m(),Q总= Q1+Q2=2mgv1(t2-t1)+m(),D错误。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 1第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 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l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试题作答。答题前,考生必须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在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计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 的_部分进行测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数据其中、表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表示小车每次获得的速度,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W-v图象,由图象形状得出结论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2)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仅有一个电压表(内阻很大)、一个 电阻箱、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若利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应作_图象; A B C D根据,利用测得的数据,在试卷的坐标纸上画出适当的图线,由作出的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答案】(1)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点距均匀 不合适由曲线不能直接确定W、v2的函数关系,应进一步绘制Wv2图象(2)A 如图所示 1.47(1.461.48均可)0.94(0.901.00均可)(1)把木板末端垫高,倾角为,若fmgsin,则平衡了摩擦力,此时只有橡皮筋的作用力使小车运动小车先加速后匀速,匀速时橡皮筋的弹力刚好全部做功,所以应选纸带的均匀部分测量因为Wv图象是曲线,不能确定W与v2的函数关系,所以不合适(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整理可得,由于是不变量,所以图线是直线,故应作出图线,从图线上取两点代入可解的的值。22(15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4.9m,以v=8m/s的速度沿逆时针运动,B端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轨道BC相切(传送带轮半径不计)轨道BC的半径R=3m,所对的圆心角。现将质量m=lkg的质点轻放在传动带的A点,质点经过B点后滑上圆轨道并从C点冲出,刚好以水平速度由D点滑上质量M=2kg的薄木板,C、D高度差为h。木板左端固定一处于原长的轻弹簧,轻弹簧右端距平台D端距离为d=0.4m,质点在木板上滑动并压缩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此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功1.5J。已知质点与传送带、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板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求 (1)质点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质点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和平台距C点的高度h(3)弹簧的最大形变量【答案】(1)1.4s (2)5m/s,0.8m (3)0.2m(1)质点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由,得a = 5m/s2(1分)假设质点在传送带上以加速度a 一直匀加速到B点,由,得(1分)可知上述假设成立。因此质点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1分)(2)从B点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2分)质点到达C点的速度为(1分)从C点到D点,质点做斜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1分)由,得(2分)(3)质点刚滑上木板的速度(1分)由可知,质点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状态(2分)根据动能定理,从质点滑上木板到弹簧达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2分)弹簧的最大形变量(1分)23(18分)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有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电 场强度E=40N/C在,轴左侧平面内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后磁场消失,选定磁场垂直向里为正方向。在y轴右侧平面内还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恒定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一个半径为,r=0.3m的圆形区域(图中未画出),且圆的左侧与y轴相切,磁感应强度。t=0时刻,一质量m=电荷量q=C。的微粒从x轴上处的P点以速度向x轴正方向入射。 (1)求微粒在笫二象限运动过程中x轴的最大距离(2)求微粒在第二象限运动过程中的时间 (3)若微粒穿过y轴右侧圆形磁场时,速度方向的偏转角度最大,求此圆形磁场的圆心坐标(x、y)【答案】(1)(1.4+0.6)m (2)(3)(0.3m,2.25m)(1)因为微粒射入电磁场后受 =Eq=810-3N mg=810-3N=mg,所以微粒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1分)因为qB1=m (1分)所以R1= (1分)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1分)结合乙图可知在05(s)时间内微粒向上匀速圆周运动在510(s)时间内微粒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在1015(s)时间内微粒向上匀速圆周运动在15(s)以后粒子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穿过y轴因此,距离y轴的最大距离S=xp+ 5v + R1 =(1.4+0.6)m (2分)(2) 在05(s)时间内微粒向上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t1=5 s在510(s)时间内微粒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5 s在1015(s)时间内微粒向上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t3=5 s粒子从15(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穿过y轴的的时间 (2分)粒子在第二象限的运动时间(2分)(3) 如图,微粒穿过圆磁场要求偏角最大,必须入射点A与出射点B连线为磁场圆的直径 (2分)由 (1分)得 (1分) 所以最大偏角 (2分) 所以如图圆心坐标 x=0.3m (1分) (1分) 圆形磁场的圆心坐标为(0.3m,2.25m)【选做部分】36【物理一一选修3-3l(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E露珠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己知状态A的温度300 K 求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 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BCE (3分)(2)1200 K放热理由见解析(1) 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但绝对湿度大小不能确定,故A错,B对;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对;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即使单晶体,也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D错;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而呈球状,故E对(2)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分)得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1200 K(1分)由状态B到状态C,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则600 K故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为等容变化,不做功,但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U0,W0,故Q0,可知气体要放热(2分)37【物理一一选修3-4】(8分)(未命题)38【物理一一选修3-5】(8分)(未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