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911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期中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元素周期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解析结构决定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答案B2.U和U是铀的两种主要的同位素。U是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曾经人们觉得U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就把它叫做贫铀。后来,美国人利用U制造了贫铀弹,它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U与U互为同位素D.U与U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U的中子数为23592143,其核外电子数为92,故A、B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U和U应互为同位素。答案C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解析吸热反应是生成物的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总和。答案A4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答案D5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尚无定论B氢气的制备耗能很大,廉价制氢的技术尚未成熟C氢气分子的结构尚未完全研究清楚D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答案B6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H2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BNH3的结构式为CHCl的电子式为DH2O的比例模型为解析H2O2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H;H2O是V形结构,不是直线形结构。答案B71934年居里夫妇用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P):AlHePn,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B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D对于P有: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解析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只有核反应中原子核中才发生变化,核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n代表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P中,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5,故选A。答案A8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 B1和8 C11和8 D7和12解析选项A,Li和Cl能形成稳定的LiCl;选项B,H和O能形成稳定的H2O2;选项C,Na与O能形成稳定的Na2O2;选项D,N与Mg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形成的是稳定的Mg3N2。答案D9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解析甲烧杯中铜片表面有H2产生(原电池),乙烧杯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不是原电池(置换反应);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原电池的原因使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答案C10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N23H2 2NH3起始浓度(mol/L)1.03.002 s末浓度(mol/L)0.61.80.8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其速率为()。A0.2 mol/(Ls) B0.4 mol/(Ls)C0.6 mol/(Ls) D0.8 mol/(Ls)答案B11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H2化合;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反应生成乙的单质;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一般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只有 B只有C D解析非金属性指的是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般可用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有少数例外)或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由可知甲单质的氧化性强于乙单质,一般可认为甲的非金属性比乙的强。答案C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铁棒上析出铜,而铁的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原电池是()。A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B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C镁棒作负极,铁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FeCl3溶液D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H2SO4溶液解析A中铁棒作负极,铁棒溶解,质量减小,铁棒上不会析出铜;同理,D中铁棒作负极,质量减小。B中铁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铁棒上析出Cu,但Fe的质量不变。C中发生反应2Fe3Mg=2Fe2Mg2,铁棒上不会析出铜。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管什么反应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A(g) 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B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第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解析A项中同周期的第A族和第A族的金属元素比较,第A族的元素比第A族的元素的金属性强,但不同周期的是无法比较的,如Ca的金属性比Na的金属性强;B项中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由于氢键的存在,H2O的沸点是该族氢化物中最高的,稳定性也是最好的;C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依次增强;D项第3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是逐渐减小的,但在形成离子时Na、Mg2、Al3比其原子少了一个电子层,而S2、Cl电子层并不变,仍是3层,所以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答案BC15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2SO2O22SO3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选择适宜的条件,SO2和O2就能全部转化为SO3B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完全停止了,即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达到化学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在工业合成SO3时,要同时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能达到的限度两方面的问题解析A项,2SO2O22SO3属于可逆反应,SO2和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SO3;B项,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但反应并没有停止。答案CD16右表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还原性大于Y的氢化物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表判断出X、Y、Z、W、R对应的元素为N、S、Br、P、Ar。S、P元素的单质为固态,单质溴为液态,A错;S2有3个电子层,Br有4个电子层,故B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故C正确;同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答案CD第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0分)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滴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与H2的总能量_(填“”“”或“”)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解析本题设计一个实验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中加入的镁与盐酸反应放热,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烧杯中应有Ca(OH)2固体析出,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答案(1)镁片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有固体析出(2)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析出固体溶液变浑浊(3)Mg2H=Mg2H2(4)18(10分)常温下由三种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X、Y、Z,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X分子中含共价键最多;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1)写出单质X的结构式是_;(2)化合物甲的电子式是_;(3)化合物丙中存在的作用力是_。解析含共价键最多的气态单质分子为N2,其结构式为NN;根据气态单质Y与单质X(N2)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甲,且甲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推知Y为H2,甲为NH3,其电子式为:;根据气态单质Z与单质Y(H2)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乙,且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推知Z为Cl2,乙为HCl,进一步推知丙为NH4Cl,结构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答案(1)NN(2) (3)离子键、共价键19(10分)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8 min时,v(正)_v(逆)(填“”、“”或“”)。解析(1)分析图中从反应开始到第4 min时,A、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A减少0.4 mol,B增加0.2 mol,可知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且反应为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最终达到化学平衡),因此化学方程式为2AB。(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5 molL1min1。(3)4 min时,反应尚未建立平衡,正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8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v(逆)。答案(1)2AB(2)0.05 molL1min1(3)否20(11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2)已知阴离子aX2和阳离子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a、b、n之间的关系为a_;(3)比较下列大小(填“”或“”)A原子半径:Cl_NaB酸性:H2CO3_H2SiO3(4)某元素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量为,已知该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则该元素的名称是_。解析(2)中,两种离子aX2和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有下式成立:a2bn,abn2。(4)中,由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RH3,可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在氧化物中含氧量为,可求出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进而确定该元素为氮。答案(1)O(2)bn2(3)A.B(4)氮21(11分)部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 _;负极反应:_。解析(1)该反应是FeCl3氧化金属铜,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2)将(1)中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必须是Cu作负极,选择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碳棒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2Fe32e=2Fe2;负极反应:Cu2e=Cu2。答案(1)2Fe3Cu=2Fe2Cu2(2)如图所示正极反应:Fe3e=Fe2(或2Fe32e=2Fe2)负极反应:Cu2e=Cu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