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苏教版必修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点燃甲烷不必像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B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D如果隔绝空气,将甲烷加热到1000 以上,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AC6H6 BC8H10 CC2H4O DC4H10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该实验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B甲烷气体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C甲烷分子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等体积的甲烷和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严后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集气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B集气瓶内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C集气瓶底部出现黑色颗粒D取下玻璃片可能会看到白雾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高温,C2H2B2HICl2=2HClI2CCH42O2点燃,CO22H2ODC2H6Cl2光,C2H5ClHCl6甲烷和氯气以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得到的有机产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HClA只有 B和的混合物C只有 D的混合物7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重49.6 g ,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 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12.5 g B13.2 g C19.7 g D24.4 g8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9如图L311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下列问题:图L311(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是_。(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_。(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气体X可能是_。10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A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B甲烷分子电子式 C球棍模型D比例模型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汽油是纯净物B沸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C分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成分完全相同D石油的分馏是物理过程,而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过程2下列对于乙烯与甲烷的描述正确的是()A乙烯比甲烷的含碳量低B燃烧时,乙烯的火焰亮度比甲烷弱C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D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CO2和水3下列物质不能用加成反应得到的是()ACH2Cl2 BCH3CH2ClCCH3CH2OH DCH2ClCH2Cl4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使乙烯生成CO2。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适量溴水的洗气瓶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5将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15 g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2H4的体积之比为()A12 B21 C32 D236有乙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200 mL,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H2 100 mL(相同条件),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乙炔的体积之比为()A21 B31 C11 D13 7在石油处理的以下过程中: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将直链烃变为芳香烃;十六烷变成辛烷和辛烯;高温下将石油分馏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分子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不饱和烃,如乙烯、丙烯等。其中属于石油裂化的是_,属于石油裂解的是_,属于石油分馏的是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填序号)。8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类型是_。(3)上述两种制备乙烷的方法中,_方法好;原因是_。9现有CH4、C2H4、C2H6 3种有机物:(1)等质量的3种气体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2)同状况、等体积的3种气体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3)等质量的3种气体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生成水最多的是_。10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含有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图L312(1)图L312中,、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可重复)。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3)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4)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11香蕉是我国南方主要水果之一,为了使北方的人们能吃到香蕉,人们往往选择八成熟的香蕉运往北方,一段时间后出售熟透了的香蕉,这是因为香蕉本身会释放出对水果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下列叙述中与乙烯无关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B能与水蒸气反应制乙醇C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D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12在下列分子中,能够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原子数最多的是()A甲烷(CH4) B一溴甲烷(CH3Br)C乙烯(CH2=CH2) DCH2=CHCCH第3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1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是对其进行加热直接变为气体B煤干馏可以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苯、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是仅由碳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3苯与乙烯、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燃烧,且燃烧现象完全相同D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5通常情况下,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这是由于()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不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苯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D苯是芳香烃6浓溴水加入苯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的原因是()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7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8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乙烯、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C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9如图L313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L313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呈碱性,液体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二氧化硫 B乙炔C苯 D乙烯11已知己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分子式为C6H12。现有己烯和苯两瓶无色液体,下列方法能将二者区分开的是()取少量样品,分别点燃后生成浓烟的是苯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红棕色消失的是己烯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静置后紫红色不变的是苯A只有 B只有C只有 D12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 B79 C80 D8113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溴水中洗气14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其中加成反应是_,取代反应是_(填序号)。由乙烯制氯乙烷;乙烷与氯气光照;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苯制取溴苯;乙烷在空气中燃烧;由苯制取硝基苯;由苯制取环己烷。15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_褪色。(2)实验验证:苯不能使_褪色。经科学测定,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_上。(3)结论:苯结构简式中的双键跟烯烃的双键_,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_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而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特殊共价键。(4)应用: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结构式用_表示,用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式是不准确的。16如图L314所示是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B、C是改进后的装置。请仔细分析,对比三个装置,回答以下问题:图L314(1)写出三个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写出B中右边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A和C均采用了长玻璃导管,其作用是_。(3)在按装置B、C装好仪器及药品后要使反应开始,应对装置B进行的操作是_;应对装置C进行的操作是_。(4)装置B、C较好地解决了A中加药品和使装置及时密闭的矛盾,方便了操作。A装置中这一问题在试验中造成的后果是_。(5)B中采用了洗气瓶吸收装置,其作用是_。(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1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结构简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18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H2O和67.2 L CO2(标准状况)。(1)通过计算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_。(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A与Cl2反应生成B:_。A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_。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6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1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1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乙醇的体积约为22.4 L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7个共用电子对C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D乙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3可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 D浓硫酸4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A蒸馏水 B无水酒精C苯 D75%的酒精5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掺入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同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产物相同,产生CO2的量也相同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酸雨A B C D6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L321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图L321A生成物是乙醛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7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位置是()图L322A BC D8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A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B乙醇可以制饮料C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到0.5 mol H2D1 mol乙醇可生成1 mol乙醛9在一定条件下,将乙醇蒸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V L点燃,使其完全燃烧后,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是()A2 V L B2.5 V LC3 V L D无法计算10按图L323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固体变为红色,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已知NH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图L323AH2 BCO和H2CNH3 DCH3CH2OH(气体)11实验室利用如图L324所示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数目。图L324试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实验装置的错误:_。(2)若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氢气的体积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有人设想用该实验装置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用一定质量的钠与水反应,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并由此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实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是_,否则会发生的事故为_。12近年来大面积持续的“油荒”“电荒”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终将成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如下装置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应将乙醇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填写装置编号)_。编号装置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_;B瓶溶液的作用是_;C瓶溶液的作用是_。(4)装置的作用是_;装置中所盛试剂是_溶液,作用为_。(5)装置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_,它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6)尾气应如何处理?_。(7)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物。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 较多的是_。13将一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取出后洗涤、干燥、称量。铜片变化正确的是()盐酸甲醇(CH3OH)石灰水A变轻变重不变B变轻不变变重C变轻不变不变D变重不变变轻14欲用含96%乙醇的酒精制无水乙醇,可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是()A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D将酒精直接加热蒸馏出乙醇15如图L325是A分子的球棍模型和B分子的比例模型,又知A、B均由三种元素构成,回答下列问题:图L325(1)A和B的关系是_。(2)写出A分子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和氧气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A和B都可以作汽车的燃料,被称为“绿色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作汽车燃料的原理:_。16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1)X的分子式是_。(2)X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下反应生成Y,Y的结构简式是_。(4)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Z的名称为_。第2课时乙酸1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乙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乙酸具有酸性的是()ACH3COOH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BCH3COOH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有气泡冒出C向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投入锌粒后有气泡冒出D0.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或碳酸钠都能产生气体的物质是()AH2O BCH3COOC2H5CCH3CH2OH DCH3COOH4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2H5OHCH3COOH溶液H2OA BC 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液体6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B酯化反应可看成是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吸水剂7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乙酸乙酯和醋酸B醋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酒精和醋酸D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8下列是关于生活中的醋酸的说法,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流行性感冒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A B C D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HNO3H2O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10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1)乙酸的电离与酸的通性有关的反应,是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 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键断裂(4)2CH3COOHH2O,是键断裂A(1)(2)(3) B(1)(2)(3)(4)C(2)(3)(4) D(1)(3)(4)11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白酒、食醋、碱面、食盐等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进行有趣的化学反应原理验证。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B鉴别食盐和碱面C蛋壳能否溶于酸D水壶中的水垢能否溶于酸12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A只有 B和C和 D和13已知含有羧基的物质具有和乙酸相似的性质。巴豆酸是一种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对呼吸中枢和心脏有麻痹作用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巴豆酸反应的是()氯化氢溴水纯碱溶液乙醇酸化的KMnO4溶液A只有 B只有C只有 D14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1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纯碱溶液反应,可得到气体V2 L。若在同温同压下V1V2,那么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中的()A BHOCH2CH2OHCHOOCCOOH DCH3COOH15常见有机物A、B、C、D、E有如图L326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有机物,实验测得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请分析回答:图L326(1)写出C物质的结构简式:_。(2)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3)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有机物A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除去甲烷气体中混有的A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16如图L327,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 mL 95%的乙醇,在摇动情况下缓缓加入5 mL浓硫酸,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g无水醋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7 mL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加热,当观察到试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图L327(1)甲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3)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4)在实验中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5)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17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CH2=CH2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类型为_。18为了确认CH3COOH、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L328所示装置,一次实验达到目的(不能再选用其他酸性溶液)。图L328(1)锥形瓶内装有上面三种酸中的某种可溶性正盐固体,此固体为_,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_。(2)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_;作用是_。(3)装置C的现象是_。19分子式为CnH2nO2的羧酸和某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分子式Cn3H2n6O2的酯,则此醇的分子式为_,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第3课时 酯 油脂1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豆油酱油牛油甘油重油 A BC D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会浮于水面上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不如在纯水中易水解D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一定有甘油3下列各组液体的混合物中均有两种成分,其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苯和油脂 B乙酸和乙酸乙酯C豆油和水 D花生油和四氯化碳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5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用的正确实验是()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产生泡沫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并滴几滴酚酞溶液,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6下列物质或者物质的主要成分与乙酸乙酯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酒精 B花生油C猪油 D硬脂酸甘油酯7在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中硫酸的作用分别是()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C都作催化剂D吸水剂;催化剂8下列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用汽油洗油污B乙醇与乙酸制取乙酸乙酯C油脂的皂化反应D油脂的酸性水解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物质,后者为选用的洗涤剂,其中不合理的是()A银、氨水 B油脂、热碱液C石蜡、汽油 D晶体碘、酒精10根据下列描述的实验现象,能判断相应的化学反应基本完成的是()A酯化反应后滴加有酚酞的饱和Na2CO3溶液,红色变浅B皂化反应后静置,混合液不分层C蔗糖水解后,混合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苯和液溴反应后,导出的气体用AgNO3溶液吸收有浅黄色沉淀生成11某天然油脂10.0 g,需1.8 g 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1000 g该油脂硬化加氢时消耗氢气12 g,则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碳碳双键()A3 mol B4 molC5 mol D6 mol1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有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AC6H13COOH BC6H5COOHCC7H15COOH DC6H5CH2COOH13回答下列问题:(1)石蜡油是一种矿物油,是从原油中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得到的无色无味的混合物。(2)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食用油的主要成分属于_类(填有机物类别,下同),石蜡油属于_类。(3)如何用两种化学方法鉴别食用油和石蜡油(简述所用的试剂、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方法一:_。方法二:_。14人造奶油又名麦淇淋,它的发明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品种已达5000多种,是当今食品工业和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油脂。它是以氢化的植物油、液体油和动物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与乳化剂、色素、调味剂、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调和而成。(1)脂肪和油都属于酯类物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2)将植物油进行氢化时的反应类型是_(填序号)。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进行氢化的目的是_。(3)人造奶油在人体中消化的过程属于_反应。15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易溶于水C1 mol A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16一股淡淡清香能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主要由香精、酒精和水构成的香水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又知香精里面含有酯类物质。下列对香水的看法中,不正确的是()A香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B香水中的酯类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香水中的酒精可以溶解酯类物质D香水中的酯类一定是气态物质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软脂酸是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以软脂酸甘油酯为原料制取软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2)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油酸(C17H33COOH)甘油酯氢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18已知化合物A是一种酯,它的分子式为C4H8O2,请根据图L329中的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L329(1)请写出A、B、C、D的名称:A_,B_,C_,D_。(2)请写出A转化为B和C的化学方程式: _。第4课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1下列物质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该物质或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A葡萄糖 B蔗糖C纤维素 D蚕丝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D葡萄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易溶于水,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淀粉 B葡萄糖C蔗糖 D乙酸乙酯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5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如下实验,在该实验中,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取少量的淀粉加水制成溶液加热煮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入几滴稀硫酸加热加入碱液中和呈碱性A BC D6把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A葡萄糖B乙醇C蛋白质 D食醋7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1)浓硝酸(2)福尔马林(3)硝酸银(4)硫酸铵 (5)硫酸铜(6)苯酚(7)乙醇A(1)(2) B(4)C(4)(5)(6) D(4)(7)8小明用青苹果和熟苹果榨出果汁后分别向其中滴加了碘酒和新制Cu(OH)2悬浊液后加热煮沸,结果发现前者显蓝色,后者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青苹果中一定含淀粉B苹果转熟时存在葡萄糖聚合成淀粉的过程C熟苹果中一定含葡萄糖D苹果转熟时存在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之分,但都属于酯10分子式为C8H14N2O5的物质,经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A,则A的分子式为()AC5H7NO3 BC5H9N2O5CC5H9NO2 DC5H9NO411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已知:半透膜只能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胶体和固体不能通过)A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变蓝色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不能用半透膜来分离氯化钠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D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变浑浊,加入足量水后又变澄清12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急救解毒的方法中有效的是()A服用大量水 B服用足量的牛奶C服用足量的酒精 D服用足量的豆腐13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棉织品毛织品腈纶织品蚕丝织品涤纶织品锦纶织品A BC D14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后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15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16已知一些分子很大的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一种只允许小分子透过的材料)。现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置于一半透膜制成的袋内,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如图L3210所示)。一段时间后,取出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和浓硝酸(蛋白质遇硝酸变为黄色)作用,其相应现象分别是()图L3210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17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通式都是(C6H10O5)n,是同分异构体B它们都是混合物C它们都可以发生水解,其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8糖类、蛋白质是基本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识别这些物质的真伪,既可以检验同学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水平,又可以减少伪劣物品对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填写下表:烧焦羽毛味;蓝色;银镜(析出银);砖红色沉淀。被鉴别的物质鉴别物质(或鉴别方法)现象(填入序号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