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8345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1(xx安徽黄山一模4)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道,丙墨 B甲儒,乙一法,丙道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甲生说的“以德教化”出自孔子的“以德治民”,属于儒家思想;乙生说的“违纪”“严格惩罚”是从法治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法家思想;丙生说的“无意识”“自我觉悟”反映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xx安徽淮南一模13)战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这两个“法”对君权的影响()A基本一致 B正好相反C相辅相成 D继承发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李悝法经);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主张(论法的精神) 【解析】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法家思想家李悝在相魏时编纂的,它规定了各种主要罪名、刑罚及相关的法律适用原则,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该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为孟德斯鸠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两者对君权的影响不一致,故A项错误;法经维护封建君主专制,论法的精神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两者对君权的影响恰好相反,故B项正确;两者的主张没有相辅相成,故C项错误;两者的主张不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3(xx安徽淮北一模3)先秦的鶡冠子备知记载“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有知者不以相欺役也,有力者不以相臣主也。”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解析】题中引文意为:规律很广泛,山无人迹,水上无桥,人们互无往来,舟车不同,为什么?民众像天真的孩子,有知识的人不用知识欺骗别人,有能力的人不用能力使他们臣服,体现出人们与世无争,没有争斗,没有倾轧,生活恬淡而安宁,是道家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德治国是把道德作为治国工具,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仁政可理解为是仁爱仁慈的统治措施,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而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中表现的是小国寡民的社会状况,故D项正确。【答案】D4(xx安徽淮南一模36)(28分)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8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1)根据材料一“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得出老子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根据“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於民”得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根据“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得出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根据“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得出墨子主张尚贤以贤治国。【答案】(1)主张: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依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8分)5(xx安徽合肥三模36)(3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摘自札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的治国理想,并举例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影响?(任举两例)(6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1)第一小问理想,从材料一“是谓大同”可以归纳为建立大同社会;第二小问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举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等。【答案】(1)理想:建立大同社会。(2分)举例: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相关内容(天下为公、民生主义)。(任举两例均可,4分)6(xx安徽马鞍山二模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10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分歧,由材料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确立具体的分歧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变化,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概括。【答案】(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4分)变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6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xx安徽马鞍山二模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10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分歧,由材料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确立具体的分歧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变化,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概括。【答案】(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4分)变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6分)宋明理学1(xx安徽宿州三模13)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解析】“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说明佛学有其合理之处,“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说明佛学不能知道实际,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学说逻辑严谨”,故B项错误;佛学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见处则尽高明脱洒”,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是三教合一的结果,佛学对儒家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故D项错误。【答案】A2(xx安徽合肥二模13)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A B C D【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与材料意思“孝”不符,故错误;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与材料信息“战陈无勇,非孝也”相符,故正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要涉及“义利观”,与材料信息“孝”不符,故错误;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与材料意思“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相符,故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xx安徽蚌埠三模13)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王阳明心学)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属于理学思想伦理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兼爱求理的途径,与材料中心学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回顾心中记忆印证新认识”体现了内心反省的信息,属于心学范畴,故C项正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属于李贽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4(xx安徽淮北二模18)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考点】文艺复兴;宋明理学 【解析】从材料信息“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以排除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希腊罗马作家”、“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8世纪之后是唐宋时期,正是理学兴起和发展的时期,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世俗的、不神圣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宗教改革依然是神圣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xx安徽合肥一模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材料中“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信息说明是从政治角度阐述李贽生活的时代环境,结合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故A项正确;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B项错误;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2(xx安徽马鞍山一模13)“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亦尊,儒者颜亦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C“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主张 【解析】龚自珍认为,儒家只是九家中的一家,并无特殊之处,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都有其符合真理的一面,不需要依附儒术,后代儒家的地位被愈抬愈高,儒者的脸皮也愈来愈厚。A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独尊地位,故A项错误;B项主张维护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C项主张维护孔子的权威,故C项错误;D项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3(xx安徽马鞍山三模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8分)【考点】(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解析】(1)依据材料一“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等主要信息,指出材料内容抨击君主专制、借鉴古人;结合教材所学,与西方对比,可以指出没有提出未来的蓝图,片面化倾向等。【答案】(1)特点:抨击君主专制,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托古改制(答主张学习古人治国经验也可);未提出未来社会建设方案,没能跳出传统儒家的藩篱;看待历史有偏激和绝对化倾向(8分),科技成就1(xx安徽蚌埠三模14)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指南针) 【解析】材料中“舶商之船风雨晦暝时,凭针盘而行”说明指南针应用与航海,该项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2(xx安徽淮北一模5)下图为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B制度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C科技发明是影响中国和外国发展的双刃D新经济因素推动科技创新【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从图表可知,15世纪后中国科技就开始落后于西方,故A项错误; 15世纪时西方没有出现广泛的制度变革,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是英国在17世纪,因而科技领先不是制度创新带来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科技发明的作用和影响,故C项错误;13、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新航路开辟,西方开始殖民扩张发展资本主义,带动了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故D项正确。【答案】D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xx安徽合肥三模12)右图是皖籍杰出书法家赵朴初的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A创始于秦代成熟于东晋B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C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书法艺术 【解析】从图片字体可以判断是行书。创始于秦代成熟于东晋是隶书,故A项错误;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是楷书,故B项错误;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是行书,故C项正确;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的是草书,故D项错误。【答案】C2(xx安徽黄山三模13)右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书法艺术 【解析】“工笔重彩”是对中国画的表述,材料中介绍的是书法,故A项错误;“象端庄浑厚”是对隶书的表述,材料中书法属于行书,故B项错误;“字形斜正交错”是对行书特点的表述,与材料书法字体相符,故C项正确;“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是对楷书的表述,与材料中书法字体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xx安徽宿州三模22)旅法艺术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朱德群(1920xx),安徽萧县人。图6朱德群先生作品体现了()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B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C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D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考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中国画;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中国传统文人画注重意境,诗书画相结合,图片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朱德群的画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神韵,“旅法艺术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又使他能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抽象的风格,故B项正确;图中的画除了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还有中国画的笔墨神韵,故C项错误;图中似梅非梅,似山非山,未体现“借物抒情”,故D项错误。【答案】B4(xx安徽黄山三模15)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铚县(今濉溪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戴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C明清皖南棠樾牌坊群,每座牌坊都有情感交织的故事,如父慈子孝的,乐善好施的,守节的等建立牌坊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封建宗法制统治D安庆内军械所的“内”至上含有以下几层含义:内部供应;内部使用;技术完全来自中国国内。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代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绘画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A项史实只是对盐酒征税,得不出盐酒税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故A项错误;B项结论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故B项错误;C项中的牌坊故事实例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不出血缘维系政治的宗法制内容,故C项错误;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从D项史实中“内部供应”、“内部使用”,可知不是私人创办、产品投放市场的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正确。【答案】D文学成就1(xx安徽淮南一模12)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和“楚辞”分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奠基之作。若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两者应分别列入()A经部、集部 B经部、史部C子部、集部 D经部、子部【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诗经、“楚辞” 【解析】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属于经部。“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心诗体,是并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属于集部,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