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学科模拟试题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945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学科模拟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学科模拟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学科模拟试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学科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2X24=48分)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3、“近数十年,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材料反映的“风气”是指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经世致用 D.尊孔复古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5、右图是一张大公报的残片,上方出版时间仅剩月份和日期能看清楚,而年份则残缺,请你推断该报纸残片大概出版于哪个时间段A20世纪五十年代初 B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C20世纪六十年代 D20世纪七十年代6、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迹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9、下表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示意表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20世纪50年代3.3%2.8%4.5%7.9%5.6%3.9%9.1%20世纪60年代4.3%2.9%5.7%4.4%5.3%5.6%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B、第三次科技革命C、两级格局的影响 D、凯恩斯主义的应用10、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名 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制定机构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 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君主专制为实,立宪为虚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 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11、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A封建势力B资产阶级 C巴黎市民 D法国王室12、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13、“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郡国并行 B.采用黄老之学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14、顾炎武读旧唐书时曾感慨:“事变日新,人情弥险,有以富厚之名,而反使其后人无立锥之地者,亦不可不虑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土地所有权短时间内大规模转移的可能 B、此时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C、富厚者土地的丧失可能是因为农民起义 D、社会上存在土地兼并现象15、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16、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A、国民政府的倡导 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17、“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18、有人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某次运动时称“自有家国以来未有之奇变”,它的狂飙起落成为介于变法和革命之间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应该指:A、洋务运动 B、天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19、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但一些对国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也会登上邮票的版面,与右侧这张邮票有关的信息是,当时A、会议倡导人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此次会议之后掀起了大跃进运动C、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D、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读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时间数额(亿元)1980年5201997年40000xx年4300044000它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市场不断扩大21、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22、下表是183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183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45550041717617美国3445404533205396735下列关于英美关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提高关税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关税逐步降低A B C D23.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共同点是A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启蒙思想的传播C呼唤自由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24、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这主要说明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B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C新兴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二、综合题(52分)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论语材料二 1929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危机,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三R”,即复兴、救济、改革。从邓小平同志在“文革”后期复出以后搞整顿,到拨乱反正工作,再到“南巡讲话”,经历了不断思考,回答和解决许多历史问题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急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2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罗斯福新政之前,社会上出现了哪些不利于美国社会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罗斯福新政是怎样解决的?(4分)(3)结合材料和中国1978年以前的情况,思考中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存在哪些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改革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4分)(4)根据材料,你认为古代中国、西方新政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可借鉴之处?(3分)25、参考答案:(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分)(2)问题: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2分) 解决措施:整顿银行、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建立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为百姓提供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生活状况,缓解社会危机。(2分)(3)问题:人民公社体制经营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2分) 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发展乡镇企业。(2分)(4)加强国民的道德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26、(13分)近(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核心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材料三 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梁峰从现代化看辛亥革命材料四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五 资本主义现代化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其自身的发展,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钱乘旦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原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3分)(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各自原因。并分析“中体西用”论指导社会实践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分)(4)根据材料五,试举两例说明十月革命后到上世纪90年代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分)26、参考答案:(1)答案一: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英国自身因素来考虑。(2分)英国崇尚经验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牛顿力学和热学的确立。(若回答“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也得分,总得分不能超过2分)答案二: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世界因素来考虑。(2分)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扩张引发了技术革新的热潮。答案三: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把英国因素和世界因素综合考虑。(4分)既有英国因国素又有世界因素,参见答案一和答案二。(2)成果:政治: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移风易俗(3分,答对3点即可)(3)原因:改革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保守派:维持了封建制度。 (2分) 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不根本变革中国政治体制,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近代化受挫。(2分)(4)曲折举例:国内战争时期,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建立斯大林体制,但逐渐僵化;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继失败,苏联最终解体。(任举两例即可,2分)27、(13分)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体制改革”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材料一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子路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文化有何贡献?(2分)(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1分)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2分)(4)你认为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和国内机遇是什么?(2分)并据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时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2分)27、参考答案;(1)创立的儒学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万世师表”,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编撰“五经”等。(2分,答对两点即可)(2)“五四”以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来驾御西方的“器物”;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2分)“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2分)(3)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1分)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2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4)国内机遇: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2分)对待:批判继承。(1分)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1分,答到两点即可)28(13分)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请回答:(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2分)(1)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或(技术革命和政治革命)(2分)(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4分)(2)这两场革命发生的时间几乎相同;并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都对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具体史实,且言之成理也可。(任二方面4分)(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3分)(3)双元革命将会扩展到各地,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摧毁当地传统的社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其它言之成理也可。(3分)(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4分)(4)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开启了现代化之路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北美和东亚等地实现工业化(或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范,和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或答教材具体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