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纲内容解读,固基础助识记,一、形象(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景物形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第一组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第二组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4)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第三组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3)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第四组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如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第五组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第七组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二、语言(一)品味词语1.叠音妙用的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2.颜色渲染的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又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3.拟声形象的词有些拟声词也属叠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二)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常见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三、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二)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有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作用: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三)表现手法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2.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典型。,3.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4.衬托或烘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7.对比或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1.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12.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13.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物、事件与想象的景物、事件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四)篇章结构,四、古代诗歌内容主旨情感归类(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表解,(二)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解第一组(诗歌按题材分类)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送别之情,突要点探规律【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1.审读标题,挖掘其信息诗歌题目能传达很多重要信息。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题目就交代了写作对象卖炭翁,这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形象,诗歌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对黑暗现实的控诉。,2.了解背景,知人也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个人的身世、处境的不同,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如赏析李白的诗歌,就要理解其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诗人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昂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赏析时应该抓住这些特点。,3.整体感知,定形象身份对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首先要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塑造的是一个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4.抓关键语,析形象特点古人写诗填词,很讲究炼字炼句,可以说流传至今的名家名篇,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细节、侧面描写来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抓住“千万恨”“不知心里事”“空落眼前花”等心理描写就能概括出主人公的形象。,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竹轩诗兴宋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答题步骤】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例如本题鉴赏的对象就是诗人自己;鉴赏的要求是“简要分析”,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第二步:找。找到诗歌中描绘形象的有关句子。本诗描写的是诗人闲适、洒脱、高雅生活情趣,其形象由此呈现出来。具体可从下列词句看出:“竹轩”“柴门”“狭径”“倦卧”“闲吟”等。第三步:析。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第四步:结。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词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本诗中的主人公是闲适、洒脱、高雅的形象。最好把这个结论放在答案的首句。,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答题模板】(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即点明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身份;(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3)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意义,即分析人物形象身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1.缘景明情,探知诗人感情古代许多写景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感情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契合的体现,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感情的重要途径。在意境的创设上,有不同的风格,同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3.透过表面,挖掘深层含意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宋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答题步骤】第一步:仔细审题,捕捉关键信息。从题目和注释可知,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画境和感受是主要内容。第二步:搜索景物,描绘画面内容。第三步:感受意境,分析作者感情。抓住画中的景物,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第四步:组织答案,简要赏析诗歌。,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答题模板】描绘画面概括特点分析作用,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的野菊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菊”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1)关注时令色彩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杨万里的野菊中“重阳”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萧瑟的。,(2)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3.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杨万里的野菊就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4.明确解题关键,把握形象特点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清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答题模板】(1)分析事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等)和环境特点;(2)挖掘事物形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塑造此事物形象的意义,即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操,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追求。,炼字,1.选准关键词(或“诗眼”)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鉴赏诗歌的语言】,2.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手法。回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钓船归宋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净”传达出的韵味。第三步:点情境。景语即情语,联系“绿”字以及“好染衣”可揭示出作者内心世界的纯净。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答题模板】(1)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3)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炼句,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句对于主旨句或信息含量比较大的句子的赏析,要从抓关键词语入手,因为很多句子的含意,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语传递出来。如“不忧衣单忧饼冷”中的“忧”。,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写作特点古诗词炼句主要有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以及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等。其中,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常因句式不同,其赏析的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结合表达技巧去分析各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示例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文本”见【要点一示例】【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答题模板】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1.品味整首诗歌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2.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3.联系诗歌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4.从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也可放在最后作为总括)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种语言特色或风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出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答题模板】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具体诗句作者情趣一般模式:本诗的语言具有()的特点,本诗通过()的描写(刻画、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写出了()(分析效果、作用),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一般重点考查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达意。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叙事抒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借古讽今。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表达方式。3.这种表达方式的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答题步骤】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第二步:明确表达技巧。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第四步:整合得出答案。答案借楼上笛声、春水暝云、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听觉、视觉的角度,以用典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答题模板】这首诗(词)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结合诗歌分析怎样运用这种表达手法的有何效果。怎样叙述(描写)叙述(描写)什么抒怎样的情,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判定方法:读懂诗找标志析意象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选自清诗选)【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题步骤】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此诗用清冷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轻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第二步:明确表达技巧。对偶,对比手法。结合诗歌分析怎样运用的。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此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富,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第四步:整合写出答案。答题时首先要用规范的术语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内容,指出其表达效果。,答案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答题模板】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解释手法分析表达的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宋黄庭坚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装。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答案虚实结合。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答题模板】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鉴赏诗歌的结构,“起”即一首诗的首句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即“起”句有奠定基调的作用。“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句“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萧萧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叶唐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题步骤】第一步:把握诗歌内容。通读诗歌,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咏怀诗,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尾联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依然翠绿如常!第二步:明确表达技巧。诗歌写物绘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几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写。,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前三联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别具一格。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答题模板】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思想情感就是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感情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1.抓住关键内容,以一窥全把握诗歌的情感抓关键内容,主要抓诗题、抓关键词语和抓题材等。(1)抓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抓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词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题材古诗按题材分成若干类,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诗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2.品味语言、意象,领会景物蕴涵的情感诗歌借助语言描摹塑造形象,而诗歌创作讲求含蓄、凝练,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3.剖析结构、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梳理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进而把握诗歌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裕,这是切合题目的,下阕却写到北伐失败、扬州烽火、神鸦社鼓、廉颇尚能饭否等四件互不关联的事,抒发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叹。4.借助背景、动机,把握诗人的内在情感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5.抓住注释内容,提取诗歌暗示信息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直接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列表如下:,示例文本见【要点二示例】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上片发端直倾怀长恨作短歌,接写无人理解、难得知己的忧愤,后两韵转写自身的志节和操守,化用离骚诗句,表明严于自律,决不随俗浮沉。下片换头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接着批判南宋苟安妥协、是非颠倒的现实,再折转到当前的离别情,末以不求个人富贵、宁可寄身园林收结。全词文意繁富,层次曲折,融前人诗句和故事,丰富多彩,表达自我忧愤和衷情,深沉勃郁。,第二步:知人论世,结合注释和典故,品味作者的情感。结合注释可知,宋光宗绍熙二年末,已经闲居了十年的辛弃疾,又被南宋小朝廷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他次年春才赴任,但岁末又被召赴行在临安。这首词就是他被召离闽时写的。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将概括内容梳理成完整答案。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答题模板】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读全诗,找意象,抓修饰语)。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总结意境特点)。抒发了什么或寄寓了什么感情(结合注释、背景和作者品味情感)。,易错防范一、答非所问所谓“答非所问”,指的是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答非所问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大忌,它将直接导致整个答题过程前功尽弃、劳而无获。答非所问的罪魁祸首是审题不清,如将写景技巧答成抒情技巧,将抒情技巧答成语言技巧,将表达方式答成表现手法等,更有甚者将整个题目理解错误,把评价类题型理解成赏析类题型,把意象、意境类题型理解成情感主旨类题型等。,二、要点残缺“要点残缺”是考生在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时的普遍病灶,是指考生答案出现“缺胳膊少腿”“对又不尽对”等缺陷。常见的有答题步骤缺少、情感种类缺少、景物特征缺少等。三、缺乏分析诗歌鉴赏是不能够脱离文本的。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切不可不加分析地空对空作答,而应该结合诗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必要的诠释,让结论有据可依。如情感不能只说“快乐”“忧愁”,而要说明“因什么而快乐”“因什么而忧愁”,手法类题型在手法之后必须要对手法有个解释,指出哪里体现出这种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等。,四、未说术语诗歌有诗歌的术语,大量外行话的出现是解答诗歌表述题的大忌。语言表达上的术语一般有清新、平淡(质朴、自然)、绚丽、委婉(含蓄)、悲慨、雄奇、奔放等,景物特点上的术语一般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描写技巧上的术语一般有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诗画结合、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