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918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xx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 )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C墨子的“尚贤”思想 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2.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3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4.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讲授四书五经,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6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7.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 .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 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9.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 )A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B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C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1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11.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12.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 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法制 C共和 D平等13对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项数)比较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1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15.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该著作的出版( )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16.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B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171873年,对外国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时行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豕羊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也。然则得其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上述言论体现了( )A顽固拒变的腐儒心态 B通权达变的自我安慰C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D平等友好的外交理念18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主张用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来代替封建伦常。两者的共同目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19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 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20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1.“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的民生主张为(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 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22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23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24.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C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5.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要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C史学研究的标准是客观公正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21分,28题14分,共50分)26(1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 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四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1917年1月1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相通的地方”(2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伏尔泰、罗伯斯庇尔推崇儒家的意图是什么?(2分)与他们同时期的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哪些资产阶级国家蓝图?(2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2分)(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4分)27(21分)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1)据视角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2分)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分)视角二:中外思想的民主启蒙(2)视角二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视角三,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2分)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2分)视角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注民生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三代领导集体为关注民生,形成哪三大理论?(3分)各自解决什么重大问题?(3分)视角五:当代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5)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1分)28(14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二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材料四 xx 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xx 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2分)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2分)(2)根据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2分)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1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2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2分)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1分)(4)据材料四,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2分) 历史试题答卷页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 非选择题26(1) (2) (3) (4) 27. (1) (2) (3) (4) (5) 28.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