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寒假作业(一)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910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寒假作业(一)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寒假作业(一)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寒假作业(一)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寒假作业(一)含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3分)(xx秋林口县校级期末)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ABCD2(3分)某短跑运动员体重70kg,起跑时以1/7秒冲出1m远,消耗的能量为6860J,其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葡萄糖提供,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1)H=2804kJmol1,则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为()A0.22gB0.55gC0.44gD0.66g3(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4(3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记为NA,则关于反应: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的能量B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C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D有2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5(3分)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产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6(3分)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方程式表示为: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反应的焓变大于零D在方程式后增加H及其数值即为热化学方程式7(3分)(xx春吉林校级月考)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8(3分)下列关于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H0时,反应吸收热量;H0时,反应放出热量C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H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9(3分)(xx秋信丰县校级期末)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Q2 kJmol1,2H2(g)+O2(g)2H2O(l);H2=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2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0(3分)(xx秋浔阳区校级月考)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1=+67.7kJ/mol;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1)试计算1mol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kJ,(2)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3分)(xx秋宿州期末)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请写出乙硼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xx学年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二(上)化学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3分)(xx秋林口县校级期末)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判断,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为吸热反应解答:解: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为吸热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反应的图示,题目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2(3分)某短跑运动员体重70kg,起跑时以1/7秒冲出1m远,消耗的能量为6860J,其能量全部由消耗体内葡萄糖提供,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1)H=2804kJmol1,则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为()A0.22gB0.55gC0.44gD0.66g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4kJmol1的意义:人体内每摄入葡萄糖180g时,就会放出热量2800.6kJ,据此回答计算解答: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4kJmol1的意义:1mol即180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热2804kJ,即180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热2804kJ,某短跑运动员体重70kg,起跑时以1/7秒冲出1m远,消耗的能量为6860J,则需要葡萄糖的质量是=0.44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明确物质的质量与热量的正比例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解答:解:A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4(3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记为NA,则关于反应: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kJ的能量B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C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D有2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A、每有1 mol C2H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 300 kJ能量;B、1 mol CO2分子中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即生成了2 mol CO2;C、1mol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D、1 mol CO2分子中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即生成了0.5mol CO2,据此计算解答:解:A、每有1 mol C2H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 300 kJ能量,故A错误;B、1 mol CO2分子中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即生成了2 mol CO2,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B正确;C、1mol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故C错误;D、1 mol CO2分子中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即生成了0.5mol CO2,放出1 300=325kJ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主要是电子转移和化学键形成与反应热量的定量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3分)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产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 分析: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说明正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据此分析解答:解: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说明正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A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C正确;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6(3分)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方程式表示为: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反应的焓变大于零D在方程式后增加H及其数值即为热化学方程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A2NH4ClO4N2+4H2O+Cl2+2O2+Q,+Q表示放热,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燃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燃料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焓变小于零;D热化学方程式应指明物质的状态以及焓变解答:解:A2NH4ClO4N2+4H2O+Cl2+2O2+Q,+Q表示放热,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故A正确;B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燃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故B正确;C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燃料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焓变小于零,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应指明物质的状态以及焓变,焓变有符合、数值和单位故D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掌握分解反应的特点,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标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3分)(xx春吉林校级月考)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改变,主要是由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反之;大多数的放热反应进行时需一定的引发条件才能进行;解答:解: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好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铝热反应,故A错误;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例如氢气和氧气常温下不会反应,但点燃会瞬间完成,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在一定条件下吸热反应也能发生,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进行条件8(3分)下列关于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H0时,反应吸收热量;H0时,反应放出热量C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H的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在恒压条件下,H(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B、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0;C、焓变的大小决定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D、有些反应的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比如氢气的燃烧热解答:解:A、在恒压条件下,H(焓变)数值上才等于恒压反应热,故A错误;B、H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故B正确;C、焓变等于生成物能量和反应物能量和,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故C错误;D、氢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焓变的含义以及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9(3分)(xx秋信丰县校级期末)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2H2(g)+O2(g)2H2O(g);=Q2 kJmol1,2H2(g)+O2(g)2H2O(l);H2=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B0.4Q1+0.05Q2C0.4Q1+0.1Q3D0.4Q1+0.2Q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解答: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0(3分)(xx秋浔阳区校级月考)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1=+67.7kJ/mol;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1)试计算1mol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567.85kJ,(2)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g)+NO2(g)=N2(g)+2H2O(g)H=567.85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1)N2 (g)+2O2(g)2NO2(g);H1=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2=一534kJ/mol 结合盖斯定律2得到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2NO2(g)=3N2(g)+4H2O(g),H=2(534KJmol1)(+67.7KJmol1)=1135.7kJmol1,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567.85KJ,故答案为:567.85;(2)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O2(g)=N2(g)+2H2O(g)H=567.85kJmol1;故答案为:N2H4(g)+NO2(g)=N2(g)+2H2O(g)H=567.85kJmol1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等知识点,盖斯定律计算方法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1(3分)(xx秋宿州期末)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请写出乙硼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16.5kJ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并注意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来解答;先根据盖斯定律写出方程式,然后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解: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2165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故答案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 H2O(l)H2O(g);H=+44kJ/moL,+3得:B2H6(g)+3O2(g)=B2O3(s)+3H2O(g)H=2033kJ/mol,11.2L(标准状况)即0.5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为2033kJ0.5=1016.5kJ;故答案为:1016.5 k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运用以及热量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有: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