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693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如何高效备考?相信这是每一位正在备考中的师生都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我们常说效率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财富,但当前的备考中却仍然存在许多低效的备考方法,而它恰恰是阻碍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那么究竟哪些现象属于低效的备考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最明显的低效现象表现为两种: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只满足于完成课标内容的教学,认为只要按考纲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即可,至于学生考好或考不好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这种做法主要是对考纲和教材尤其是对高考缺乏认真的研究,只求自我心理安慰,属于完成任务型教学。二是教学的方法陈旧落后,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效果的检测,属于填鸭式教学。而从学生“学”的环节上,许多学生只顾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懂得如何归纳总结,不知道如何系统地理解知识点,缺乏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更不懂对典型错题进行整理分析,不懂得基本的解题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多位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一、给教师的四点建议(一)熟悉教材,学会整合取舍。艺术考生真正的文化科学习的时间非常少,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要在短短不到四个月内完成这么多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就有必要学会对教材重新整合取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考纲、研究高考。历史教材无论有多少内容,无论从多少个角度去讲解,都可以按时间顺序切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三个时期的历史再向下切一点,就是按中外历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再做第三层细分,每一块都可以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合,如中国古代史就包含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做了这样的划分之后,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中外历史在高考中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只要再通过对高考命题的研究,理清每一块内容在高考命题中,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的地位,即可以依此进行取舍,对于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考点优先、重点进行复习,如中国近代史政治和思想,中国现代史中50年代的经济和外交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等;而对于一些高考中多年都不考的知识点则要有勇气舍弃或略讲。果真能够这样做,则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由于对重点考点有较多时间训练,复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二)认真研究高考,熟悉高考的命题方式和命题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研究高考,不仅是为了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整合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训练更有针对性。为了让大家认识研究高考命题的好处,我想举例说明。以新中国的历史为例:由于中国现代史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因此全国高考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命题非常密集。究竟怎么考?请看全国高考命题:,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例1】(相似题,均考小农经济的抵制)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更具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2.(2014新课标全国卷,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材料显示“1853年”,中国对英国的棉纱、棉布消费量很低。结合史实,此时处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布的滞销是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故答案为D项。由此可见,中国现代史的命题点相对集中,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重要命题点的复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例2】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答案】D【解析】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事实,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击了国民党专制局面,为了维护“一党专政”,国民党对这些名称进行封杀,故选D。指定“谬误名词”及其禁止转载的做法,会激化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与冲突,排除A;政府把“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归为“谬误名词”,显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排除B;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军队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排除C。,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从防御工事构筑于华东要塞及华北部分地区,可知材料仅指中国局部并非指全国各地,A、D项错误。至1937年国共已合作抗日,且19331934年时,红军主要活动于南方一带,1934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与材料所述地域不符,C项错。,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三)认真统计学生解题中的错误率,有针对性地讲题。艺考生考前复习的关键就是高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需要做的事情。最后几个月,除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考试和做模拟题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时间,所以试卷评讲就成了关键。有些人不习惯做错题统计,考完试后教师拿了一张试卷从头讲到尾,有时一份试卷就能讲上两三节课。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弄清这份试卷上究竟学生做错了哪些题。有的题目没有一个学生做错,说明这个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了或掌握得比较好,但因为没有错误率统计,老师并不清楚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学生不会的,这样的讲题显然缺乏针对性,难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要能静下心来,认真统计每一份考卷的错误率,针对学生错误集中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实在是一件不能不为的事情。,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总之,高考备考是需要讲究技巧而又很有艺术性的事,也是需要每一位备考教师用心去思考的事。带着千千万万学子渴望成功的美好愿望,我们唯有用心去对待,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我们自己的成功,那又是一个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四)精心选题。考前复习题多如牛毛,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精选对考生训练相对有效的题目。选题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难度不宜太大;二是内容上要关联到核心知识点;三是题型设计上要符合高考命题的形式;四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熟练运用教材知识点的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等。总之,恰当的选题一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二、给学生的三点建议(一)根据考纲要求,构建整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简化知识点,让知识记忆更有效。考生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通过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通过“世界市场形成”这个点,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这四件事紧密地串连在一起,然后通过向下辐射知识点,从而形成有关世界市场形成的小网络。把一个一个这样的小网络再串连起来,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的大网络,而在构建网络的过程中,知识点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了。,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二)学会对错题进行反思整理。学生做题的过程,不是看哪些题会做,而是要看哪些题不会做。许多学生做完题后就不管做过的题了,这样的做题其实没有意义。做题的目的是找错和纠错,要通过做题发现知识点的漏洞,然后最关键的就是补漏洞。所以,考生做完题后要认真总结,对于错题点,要弄清错题原因,也就是要弄清是思维性错误还是知识性错误,无论是何种错误都要考生进行总结,如果是思维性错误,那就要学会纠正自己的思维方法;如果是知识点错误,那就要重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直到真正弄懂了为止。只有这样,做题的时间才算是花得值得。考生要记住,会做的题目永远都会,不会做的题目弄懂了才能体现知识水平的提高,才会在下次考试中有更好的成绩。,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三)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做到时间的合理利用。知识总是会遗忘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但如果我们能掌握遗忘的规律,在即将遗忘的时候进行再复习再巩固,遗忘就会向我们低头。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实验证明:在学习仅过了20分钟后,就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经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提示我们,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一天之中,有几个时间段是能显著提高记忆效率的:,高考历史高效复习思路与方法,1.课后花费12分钟“过电影”,回忆一下本节课的核心内容。2.午休时间利用1520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回忆一遍,便可巩固记忆。3.晚上复习,安排时间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以找出偏差和失误。4.晚上睡觉前再“过电影”回忆,便可把记忆保持两周以上。当然,贵在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考生能够坚持下去,相信一定有不错的成就。此外,考生要听好课,记好笔记。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更要丢掉思想包袱,轻装前进。高考是一生的重要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俗话说,谋事在人,只要我们有勇有谋,那么在人生的征途中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等待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