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习目标,1、熟悉建国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问题,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教材内容,回答建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开展扫盲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2001年,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标准为:,一、扫盲教育,1、措施:,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召开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世界教育报告(1990年),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温家宝(2006年7月18日),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一、扫盲教育,2、原因:,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农民在田间进行扫盲学习,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一、扫盲教育,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文盲数量和文盲率不断下降,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3、成就:,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还有些地区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难以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据官方数字,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竟然达到4.2亿!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也是国家民族的不幸。,二、义务教育,1、含义:,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措施:,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二、义务教育,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生活费),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曲折发展历程,19531957年,教育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但忽视了中国国情,出现了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于狭窄等问题。,建国初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高校实行全日制、半工半读、各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过多参加体力劳动,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许多改革,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实施“教育大革命”,“大跃进”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实施“教育大革命”,“大跃进”时:,调整期:,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文革”时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大学不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高等教育的发展,遭到严重破坏,1、曲折发展历程,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实施“教育大革命”,“大跃进”时:,调整期:,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文革”时:,素质下降,人才断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文革”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果断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的新生,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曲折发展历程,2、新时期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数量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合理。,建立起学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我国大学建立起完善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情况,民族和民办高等教育长足发展,西藏大学培养的硕士毕业生,民办大学校园一角,启示:,“文革”期间,教育遭受严重破坏,人才断层损失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迅速,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成就巨大举世瞩目,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明确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实施。发展科技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培养人才,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并展开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且终身教育观念已成为普遍共识。(2)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现代化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提供强大的动力。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重视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3)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科技教育水平在整体上还不是很高。发展科教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4)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尤其是“教育大革命”和“文革”对教育干扰与破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时代要求,中国国情,现代化建设要求,经验教训,当堂检测,1.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育破坏最为严重的A.1957年的反右运动B.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C.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D.十年“文革”运动,3.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B.教育大革命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在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建设速度加快ABCD,5“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