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韩国总统朴槿惠酷爱中国哲学,曾在韩国文艺月刊月刊随笔上发表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文章。哲学如灯塔是指()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一门科学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具有实践性2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科学的科学 正确的学说A B C D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向是相同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B. C. D.4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曾携其作品易经的奥秘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该作品中,易经的成书、阴阳的由来、八卦的成图以及卦的解读等都突出表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6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能够展望2020年的远景,这进一步佐证了( )A存在决定思维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水火不容的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8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A B C D9“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10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电磁场 科学发展观 市场经济改革 人脑A B CD.112014年7月7日,墨西哥发生里氏6.9级地震。8月3日,我国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由此可知(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有些运动的一次性难以准确发现,认识是不断深化的A、 B、 C、 D、12.下列关于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的论述,认识正确的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A、 B、 C、 D、13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至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或李四。这表明了(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C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集句成妙。“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妙对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联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5国共两党领导人xx年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的主张,大多都已得到实现。这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7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18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从“两手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这些变化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19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20唯一两获老舍文学奖的作家宁肯为了写蒙面之城,在西藏生活了2年。他原以为到了西藏肯定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但事实却相反。后来经过15年的生活磨砺,才完成了这种超越。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 B真理都有条件和范围C.人的认识水平是无限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1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B C D22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全国沿海地区均有望享受“改革红利”。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C事物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人可以突破条件创造联系23. 从手机通话到视频,从QQ到微信,从3G到4G时代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惊喜的同时使我们之间联系的也更加紧密,这表明(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C.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可以随便建立,主观臆造24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近水知鱼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 B、 C、 D、25“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 A要重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C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D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26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法启示是( )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 B. C. D.2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下列选项与该名句哲理相一致的是(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28承载中国登月梦想的“玉兔号”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因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其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经过专家的努力,“玉兔号”虽然“睡过头了”,但再次“醒过来”。材料表明(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索A. B. C. D.29某同学赏析图12牛蛮牛,戏曰:多人推牛牛不走,全力推牛牛后退,保守僵化干发愁。遇到难事谋良策,牧童用草引老牛,牛受激励有奔头。从中启示我们要( )A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B抓住主流,化解矛盾,具有批判精神C根据人们的生理活动状态调节好情绪D根据一定顺序和方向协调好各方关系 30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1(15分)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xx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32(13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是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33. (12分)xx年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3周年。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哪些道理?31(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5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民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532(1)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共同反映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43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4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4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