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558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说说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通过拓展阅读增加古诗的阅读积累,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陆游的遗嘱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它蕴含着一种心情,讲述着一个故事,甚至记载着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诗。(板书:示儿)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一位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遗嘱,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师配乐朗诵示儿(出示课件)这位老人是谁?(板书:陆游) 3.看看资料,说说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铮铮铁骨,他的高坚气节,就如他赞咏梅花时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疏通诗意,了解遗嘱的内容。 1、这首诗见过吗?能背诵的背诵,不能背的朗诵。 2、陆游留给儿子的这份遗嘱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有人已经举手,师可以问:“某某同学已经知道,那我们是让他告诉我们呢,还是我们自己去探索一下。 为什么?因为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教导儿子的学习方法,你不妨也去试试,你的理解一定更深刻。) 3、同学们借助书中的注释,自己先去理解理解。 4、自己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过一会儿要请其它组的同学来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师巡视并作适当地指导。 5、组际检查。哪个组敢接受挑战,其它同学可以从字词句方面来考考他们,也可以提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在互动中强调某个字的意思,如元原,但只,乃你的。老师在旁认真倾听观察,时而质问;“你们有意见吗?”时而点拨:“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时而深化:“有意见吗?还有没有说得跟他不太一样的。”) 6、自己悟出来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嘴去说别人的话呢?同桌相互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拓展阅读,体会遗嘱的内涵。 (一)、同学们,作为一个父亲,这是陆游留给儿子的一份遗嘱,但作为诗人,这是他的压卷之作。理解“压卷之作”吗?(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是啊,在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里包含着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更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番。自己静静地读读这份沉甸甸的遗嘱,想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留这个遗嘱时的心情?(悲)“悲”是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悲伤)“悲”什么呢?(不见九州同)怎么理解“万事空”?这说明他在意自己的生死吗?(生无所恋,死无所惧)既然如此洒脱豁达,为什么又对“九州同”念念不忘呢?当时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学生自由看资料。同学们可以划一划,注一注。 (三)、根据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拔。 1.你知道陆游为什么而悲了吗?(为山河破碎而悲)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有着这样的一幅画面:(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陆游68岁时在绍兴写的。请男同学读前面两句,女同学读后面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巍巍华山是祖国的西岳,而今这大好河山被金人所占,怎么不叫人痛心呢?生活在敌人铁蹄下的遗民苦苦盼望着王师的到来,他们翘首南望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们又过了一年怎样的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不见天日,妻离子散,度日如年,猪狗不如,家破人亡,泪尽血流的一年) 但65年过去了,我们的老百姓还是只能等待着,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 83年过去了,国家还是没有统一,想到这里,诗人只是“悲伤”吗?(悲痛)齐声背诵。 3.同学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等收复中原的一天,等了一年又一年,这些年来王师在干什么?南宋统治者在干什么?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由读一读,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西湖边轻歌曼舞,文武百官喝酒赏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 4. 说得真好。是啊!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而南方西湖边却还是一片歌舞欢庆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可西湖上的权贵们却在歌与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军队,望眼欲穿,可南宋的统治者却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遗民忘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陷的。我认为南宋统治者太腐败无能了;我觉得百姓等了一年又一年,而这些达官贵人却整天不思收复失地,眼看自己的国土被人践踏,却无动于衷,感到愤恨。”) 5.陆游想到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统治者,想到这些苟且偷生的统治者,心里除了悲伤、悲痛外,还有什么呢?(悲愤)诗人把这份痛心与悲愤写进了诗中,你能读出这份感受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因为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想到那些花天酒地、苟且偷生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生命即将结束,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所有的悲哀、悲痛、悲愤都融进了这句诗(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6.诗人最后嘱咐儿孙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叫儿孙们不要忘记,实际上诗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呀。那么陆游死后,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读题陆放翁诗卷后这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在陆游诗集后面题写的一首诗,诗写于南宋灭亡后,“九州同”是实现了,但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朝统治者。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能告诉陆游吗?读到这里,你又是什么心情啊?(四)、小结: 1、是啊,诗人一想起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作者心中就十分悲愤;想起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作者又是百般悲怜;想起那些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作者更是万分悲恨。想起自己坎坷的人生,不屈不挠的追求,既悲凉又悲壮。陆游这个“悲”字可谓是入木三分啊,我们该怎样把这复杂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多元朗诵示儿。 2、虽然这颗滚烫的爱国心停止了跳动,但是他的爱国激情却激励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让我们锁定陆游临终前的那一幕,让这个镜头成为永恒好吗?请同学们拿出笔,写写陆游临终前的心情、表情是怎样的?(生写) 3、交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恒的一幕,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们伟大的爱国诗人,让这光辉的一幕如同他的诗,如同他的人格一起流芳百世! 四、课外延伸,了解更多的南宋爱国人士。 课后我们去收集一下南宋时期还有哪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和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下星期的班队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了解那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讲述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流传;爱国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肝胆相照;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天地、泣鬼神。辛弃疾、杨万里等) 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作到(板书):诗史结合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