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人琴俱亡教案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 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 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内容自主设计一、导入 :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这或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二、了解世说新语及作者:此书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刘义庆撰。南宋文学家。三、梳理课文 1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吗? 病笃 语时了不悲 此以丧矣 索舆来奔丧弦既不调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2 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翻译文言文方法。(1.)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 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2.)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3.) 语时了不悲。 语,动词,说话。了,完全。(4.)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索,要。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5.)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掷地云。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既,已经。(6.)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亦,副词,也。 卒,死。四、课堂交流:1.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明确:一 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二 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3. 请合上书回忆: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明确:“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由此归纳;全文仅84字,就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原因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微的举动,也就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才使得人物这样鲜活。五、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六、课后练习:1、背诵课文2、积累有关兄弟情深的成语、俗语、诗句示例:手足情深;难兄难弟;兄弟合心,其力断金。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结合本文和曹植的七步诗谈感悟。教后记4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