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529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3.中招考点 “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二、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能说出主人公成长的历程。、通过品读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能说出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3、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细节描写,能总结出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把这种学习经验灵活运用到下一段的学习中。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正值十五、六岁,可谓是花季少年,在你们成长的岁月里,快乐和幸福充满着你们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每个人面对孤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财富,是历经磨砺后铸就的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作者)(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20xx年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背景介绍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嬉闹( ) 觅食( ) 驱除( ) 戳破( ) 旧茬儿( ) 雍( ) 撩逗(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厚实 嬉闹 觅食 驱除 回应 撩逗 歇斯底里(三)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通过诵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能说出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边读边用笔给各自然段标序号,并勾画出有用信息。时间:5分钟。要求:快速阅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及内容。自学检测一: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芦荡放鸭。孤独、寂寞和恐惧迫使小康渐渐走向成熟。在一场暴风雨中小康独自一人出去寻找逃窜的鸭子,他感到自己长大了。2. 文章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能说出主要内容1.找关键句2.抓关键词学习目标2:通过品读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能说出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方法:先自学,再同桌交流,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10分钟。要求:跳读课文,找出表现杜小康成长的语句加以分析做批注。自学检测二: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杜小康成长的过程的?并找出有关的语句来加以分析。(主要通过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事件的细小环节或对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写。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1)“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软弱、恋家(2)“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克服想家,展望未来(3)“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4)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5)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6)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是委屈的,激动的哭(7)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8)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总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2、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1)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越长越大,是它们使杜小康成长。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坚强”了。鸭子们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作用: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它们与杜小康一起成长。(2)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作用:它们使杜小康在恐惧中成长。(3)暴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作用:给杜小康成长的机会和舞台。总结归纳: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 能总结出赏析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细节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学习目标3、通读课文 ,能说出小说的主题,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合作探究:内容:课文方法:同桌交流,归纳方法要点。时间:5分钟。要求:通读课文,理解“孤独之旅”含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深层次地理解主题)。检测归纳:、孤独之旅:杜小康在孤独之中成长的过程。、“孤独”可以概括为两点: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题: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能总结出归纳小说主题的方法并会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1、从情节发展的角度2、从人物形象的角度3、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四)课堂总结作者通过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孤独,如何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民文学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作者不是诗人,却凭着他对儿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爱创造了小说的诗的世界。作者在这里把草房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时常会想起傅雷的一句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同学们,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要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最后送同学们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怀特曼(五)当堂训练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丑小鸭、韩麦尔、闻一多、贝多芬、鲁滨逊、夸父、孔子、居里夫人)总结:孤独是一种创造,是灵魂的舞蹈。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是它坚韧而又柔软的追求和理想。(六)作业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成长之旅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