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2498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周练(六)地理试题 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0题 每题3分 共60分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下图示意台湾地区xxxx年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xxxx年台湾地区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横跨珠江口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计划采用东隧西桥线位方案,xx年内主体工程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整个通道预计五年内建成。届时,深圳与中山两地车程将由经虎门大桥的2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深中同城”指日可待。下图示意深中通道东隧西桥方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修建深中通道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 B经济 C技术 D历史4下列关于深中通道建成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于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北转移B缓解虎门大桥交通压力C降低两地物流和出行成本D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5对深中通道构成威胁的是A赤潮 B咸潮 C风暴潮 D寒潮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题。6图中乙地与湖面高差的最大值可能是:A20米 B45米 C95米 D135米7图中甲、乙、丙、丁中适合建乡村聚落的地点是:A甲、丙 B甲、乙 C丙、丁 D乙、丁8图中-虚线为利用湖泊水源灌溉农田的规划线路,最合理的自流渠是A B C D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下题。9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公园绿地 B园艺苗圃 C商贸中心 D交通枢纽10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 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 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题。1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1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海水 C河流水 D雨水13图中新月形沙丘: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1-4月移动速度快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2014年11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货运铁路线“义新欧”正式开通,列车从“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出发,21天后于北京时间18点到达西班牙马德里。2015年2月22日,满载“年货”的回程班列又抵达义乌。读图回答下题。14“义新欧”开通后,义乌的小商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原因是:A商品质量更加优良 B物流综合成本降低C欧洲消费市场扩大 D商品生产成本减少15回程班列给义乌人带来的“年货”最可能是:A奶制品、咖啡 B箱包、家居饰品C红酒、橄榄油 D柠檬汁、电脑桌16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开往马德里:A出发当天义乌的日出方向为东南B经过俄罗斯境内落叶林郁郁葱葱C到达马德里时太阳直射点在澳大利亚盆地D往返行程总距离不可能超过一万千米由婚姻而引起的人们居住地的变动称为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中的重要方面。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17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婚迁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 )A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 均大于丘陵地区B平均婚迁距离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C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D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18xx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与其原因无关的是( )A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C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D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191950年以来,推动农村居民婚姻迁移时空演变的主体动力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B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C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 D居民社会地位的提高下图我国某城市太阳日总辐射量多年平均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据图分析,该城市应为下列城市中的A拉萨 B杭州 c乌鲁木齐 D北京二、非选择题:共2题 每题20分 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云南普洱茶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坡地上,特殊多变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得不同山坡出产的茶叶,口感有较大差异。在澜沧江与北回归线交汇处,普洱茶区可分为四大板块,即西北茶区(A)、西南茶区(B)、东北茶区(C)和东南茶区(D)。普洱茶有古树茶和台地茶之分。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为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由于存世较少,所产茶叶内质丰富,口感更能体现其独特魅力。台地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在条列式高产的现代茶园中出产茶叶,其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稍逊于古树茶。(1)比较东北茶区(C)与东南茶区(D)日照差异,并分析原因。(2)分析100E附近普洱茶原料品质最优的原因。(3)指出开发古树茶存在的问题。(4)简述大规模种植台地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多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目前主要为水力压裂,将大量水夹杂着化学物质、泥沙,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岩石,收集天然气)开采。美国的页岩气层厚度较大、埋藏较浅,目前开发一口气井的费用仅470万美元,但第二年产气衰减率较快,需要较多的气井投入。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21世纪进入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下图为美国本土页岩气开采区域和天然气管道分布图。(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东北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2)根据页岩气的生产技术特点,判断甲乙两地页岩气生产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3)对于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美国公众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请你表达其中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2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中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时间,这轮的生育高峰是xx年龙年,低谷是xx年虎年。结合材料信息,12年为一个周期。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2024年、2022年,D对。A、B、C错。2据图可知,xxxx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波动下降,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小,B错。台湾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模式,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C对。图示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先持续持续上升,后波动下降,D错。考点:台湾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读图判断能力。3B4A5C【解析】试题分析:3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线路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需要,所以修建深中通道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B对。政策、技术、历史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最主要因素,A、C、D错。4图中中山市位于深圳西侧,深中通道建成,与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北转移无关,A不正确,选A。根据材料可知,能够缓解虎门大桥交通压力,B正确。降低两地物流和出行成本,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C、D正确。5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距水面近,对其构成威胁的是风暴潮,风暴潮掀起的巨浪可能毁坏桥体,C对。赤潮是海洋中藻类过多造成,咸潮是海水倒灌现象, 寒潮对南方影响小,不能对通道构成威胁A、B、D错。考点: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区域主要灾害类型。6B7A8C【解析】试题分析:6乙附近是河流,在两条150米等高线之间,图示等高距是50米;所以乙的高度约是100-150米,湖泊湖岸线是100米,所以乙与湖面的高差是0-50米。选B正确。7甲在图示丘陵东侧高地,近河流,取水便利,宜建村落;乙在河流沿岸的河漫滩,地形低平,易出洪涝,不宜建村落;丙在河流西侧的台地上,平坦,近河流,用水便利,宜建村落;丁在湖边,地势低平,易受水患 不宜建村落。选A正确。8线是先自流后由低向高流需抽水,不合理;丙在两条150米等高线之间的台地,线工程不能自流引水,不合理;线顺着台地下方可自流引水灌溉,合理;线是向两侧引水,一侧可自流,一侧需抽水,不合理。选C正确。考点:考查等高线图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9B10D【解析】试题分析:9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所以绿心适合布局园艺苗圃产业;公园绿地不是产业活动;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会破坏绿心。选B正确。10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改变地理分布的格局,A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B错;城市“空心化”是产业空心化,不是因绿地出现而产业消失,C错;绿地面积增加,增加地下水的下渗,会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选D正确。考点:考查绿地作用及生态城市建设。11D12D13A【解析】试题分析:11图示巴西东部,沿岸是巴西暖流,A错;图示沙漠地处赤道附近,不受副高压控制,B错;沙漠地处河口位置,应该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不是信风吹蚀的结果,C错。选D正确。12河口地带地形平坦,靠近赤道,降水丰富,雨水在沙丘间低洼处集水形成一个个的湖泊。选D正确。13沙漠在赤道以南,盛行东南信风,沙丘的形成风是由缓坡吹向陡坡;新月形的缓坡大致朝向东,A正确;1-4月赤道低压带在南半球,是这里的雨季,风的影响较小,B错;缓坡是迎风坡,C错;沙漠是由于风吹形成的,雨季是赤道低压控制形成的,缓坡的降水不会大于陡坡的,D错。选A正确。考点:考查地理事物特点及成因。14B15C16A【解析】试题分析:14以往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很多都是先海运到西班牙,再分拨到欧洲各地,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义新欧”铁路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走铁路,货物到达时间将大大缩短,物流综合成本大大降低。选B正确。15西班牙地处地中海沿岸,这里盛产葡萄及葡萄洒、橄榄油,是中国人需求的年货物品。选C正确。1611月18日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开往马德里,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南,A正确;经俄罗斯时看到的应是亚寒带针叶林,B错;到达马德里时大约是北京时间12月9日18时,太阳直射点在东 6区,不是澳大利亚,C错;义乌到马德里经度差近120度,纬度差近10度多,往返行程总距离超过一万千米,D错。选A正确。考点:考查交通运输意义、区域地理特征及综合自然地理知识。17C18D19B【解析】试题分析:17读表,根据表中数值,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婚迁距离在各个时期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表中显示 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有的时期小于丘陵地区,A错。平均婚迁距离低山地区有的时期大于丘陵地区,B错。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C对。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有的时期大于丘陵地区,D错。18xx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主要原因是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等因素影响,A、B、C有关。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与平均婚迁距离增大无关,D无关,选D。191950年以来,推动农村居民婚姻迁移时空演变的主体动力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B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只在1978年后,不是78年以前的动力,A错。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不是转变前婚迁的动力,C错。居民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是婚迁的主要动力,D错。考点:人口迁移,婚姻迁移的特点、原因和主要动力,读材料分析能力。20B21A【解析】试题分析:20据图分析,该城市在6月份的太阳辐射量偏低,应是阴雨天气多。7月份偏高,应是晴朗天气多。应是长江流域的6月份的梅雨、7月份的伏旱天气影响,应为下列城市中的杭州,B对。拉萨、乌鲁木齐、北京的太阳辐射在没有6月份偏低的现象,A、C、D错。21(1)差异:东北茶区比东南茶区日照充足;原因:东北茶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降水偏少,晴天多。(2)自然原因:气候湿热,光照丰富;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坡地利于排水。人为原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生态系统良好;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好。(3)植株少,产量少;乔木型大叶茶树,难以采摘;位于人烟罕至的深山区,交通不便。(4)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东北茶区比东南茶区日照充足。因为东北茶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东北茶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东北茶区降水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日照充足。(2)从自然条件分析,100E附近普洱茶分布区,气候湿热,光照丰富。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坡地利于排水,适宜茶树生长。从人为原因分析,该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生态系统良好。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好。(3)结合材料分析,古树茶植株少,产量少。是乔木型大叶茶树,难以采摘。古树位于人烟罕至的深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古树茶开发。(4)大规模种植台地茶,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考点:区域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区域茶树种植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22(1)页岩气层厚度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好,天然气管网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市场广阔;专业化程度高,开发技术先进;市场经济发达,融资环境好。(2)差异:甲地冬季产量大,乙地夏季产量大。原因:开采页岩气需大量利用水资源。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水资源丰富;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水资源丰富。(3)赞同。理由:美国页岩气丰富,生产成本低;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可弥补能源不足;可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反对。理由:页岩气为非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发易致资源枯竭;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水资源,且易致地下水污染;产气衰减率较快,打井多,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解析】试题分析:(1)页岩气开采,要从资源、技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资金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页岩气层厚度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开采方法是水力压裂,耗水量大,区域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区域基础设施好,天然气管网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市场广阔。专业化程度高,开发技术先进。美国的市场经济发达,融资环境好。(2)根据材料,开采页岩气需要利用大量水资源。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水资源丰富,适宜冬季开采。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水资源丰富,适宜夏季开采。所以明显差异是甲地冬季产量大,乙地夏季产量大。(3)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页岩气丰富,生产成本低。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可弥补能源不足。矿业发展可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所以赞成。从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页岩气为非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发易致资源枯竭。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水资源,容易致地下水污染。产气衰减率较快,打井多,会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所以不赞成。考点: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产量季节差异的原因,区域资源开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