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150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2题。1图中()A比气温高 B比气温低C比气压低 D比气压高2图中()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B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C近地面气流流向为:D等压面分布状况一般出现在夏季的白天12.【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的判读。第1题,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气压也降低,因此比气温低,比气压高;海洋等压线向近地面弯曲,陆地等压线向高空弯曲,表示同一水平面,海洋气压低,陆地气压高,比气压高;如果是受冷热不均引起的,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比气压高;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比气温高,D正确。第2题,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地气压高于地,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等压面的分布是大陆气压高,气温低,若是夏季,应该是夏季的夜间,因此C正确。【答案】1.D2.C读图,回答下题。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反射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晴朗天气,大气反射弱;湖泊湿地,热容量大,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慢;CO2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地面热量多;冰雪地面,地面的反射增加,地面吸收热量少,地面辐射减少,ab的转化率减少。【答案】B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甲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5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45.【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下的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的地中海气候,所以乙地的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C正确。丙地气候类型是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0,冬季不常有较厚积雪。【答案】4.B5.C读xx年10月412日,某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移动经纬度示意图,回答67题。6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大致为()A由正西转向西北 B由东南向西北C由西北转向东北 D由西南向东北7该天气系统可能是()67.【解析】本题组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图形的判读。第6题,从图中天气系统的移动可以看出,纬度由低纬到高纬,由南向北运动;经度由150E到100E,再到110E,即先向西运动,再转向东,即由西北转向东北,C正确。第7题,该天气系统发源于温暖的低纬度太平洋上,短时间内其向偏北方向运动,为气旋,因此A正确。【答案】6.C7.A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89题。8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B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得出丙丁线处于低压槽,且丁为低压中心附近,又因为该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故甲处盛行偏北风,乙处盛行西南风,丙丁线有可能存在冷锋天气系统,甲位于冷锋后多阴雨天气,乙位于冷锋前多晴朗天气,故甲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答案】B9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刮风下雨C连续阴雨,风力减小 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解析】现在乙位于冷锋前,未来几天,冷锋过境,乙地将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B正确。【答案】B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011题。10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而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不同B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地区移动【解析】气流因气温低而冷却下沉形成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因此丙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为极地东风带,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风向相同;丙气压带夏季向高纬地区移动。故选C项。【答案】C11若受甲风带控制的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解析】受甲控制的地区盛行西北风,甲应为南半球西风带,丙应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乙应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受乙控制的地区也可能干燥少雨;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故选D项。【答案】D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区域甲地连续三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214题。12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甲地气压变化情况的是()Aa BbCc Dd【解析】由图中锋线的移动方向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冷锋天气系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知,b曲线所示的天气系统是高压系统(反气旋),a曲线所示的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气旋);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对应c曲线;d曲线示意暖锋过境。故选C。【答案】C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时甲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情况的是()【解析】图时甲地处于冷锋控制下,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垂直方向上出现了逆温现象。故选D。【答案】D1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沙尘暴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对流雨 D寒潮【解析】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寒潮、沙尘暴以及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等都与冷锋天气有关;对流雨是空气受热上升导致的降雨,与冷锋无关。【答案】C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516题。15此时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甲、乙两地都晴B甲、乙两地都有雨C甲地有雨,乙地晴D甲地晴,乙地有雨【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和锋线的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故选D。【答案】D16此天气系统最可能出现在下图中的()A处B处C处D处【解析】锋面两侧空气性质差异大,由图中的气温变化情况可知,处气温变化最大,由此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最可能位于处。【答案】C17下列信息中,不能确定锋面天气系统性质的是()A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B锋线的移动方向C冷暖气团的空间位置D锋面相对于气旋中心的位置【解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因此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确定锋面天气系统的性质;锋线是冷暖气团的交界线,由锋线的移动方向,可知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故可确定锋面天气系统的性质;冷锋一般位于气旋的西侧,暖锋一般位于气旋的东侧;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都是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因此,根据冷暖气团的空间位置不能确定锋面天气系统的性质。【答案】C读某地气温分布图和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820题。18图2天气系统最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解析】图2所示天气系统为暖锋,锋面处气温变化剧烈,根据图1气温的分布即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最可能出现在丙处。【答案】C19根据下面信息不能判断锋面性质的是()A锋面符号B锋线移动方向C冷空气运动方向D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空间位置【解析】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根据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空间位置无法判断锋面性质。【答案】D20P地此时()A气温较低 B多阴雨天气C即将受锋面过境影响 D气温较高【解析】P地位于暖锋的锋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答案】D二、非选择题21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我国首都北京受_(高压脊或低压槽)控制。(2)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_地,试说明判断理由。(3)指出此时两地的风向。(4)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地,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1)从图中可知,北京受高压中心向外凸出部分的影响,为高压脊。(2)风力的大小,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及摩擦力的影响。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平面摩擦力小,风力大。(3)近地面风向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来判断。(4)不同天气系统,天气状况不同,大气热力作用不一样,气温日较差不同,另外,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也不同,气温日较差也有差异。【答案】(1)高压脊(2)R理由:R地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R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Q地等压线密集且位于海洋,摩擦力小。(3)地为西北风,地为东北风。(4)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且地位于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而地受低压控制,且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22读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判断图示季节为冬季还是夏季,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析该区域北部等温线密集的原因。(3)说出该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和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可判断出,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第(2)问,图示区域北部为山区,地势高,温差大,故等温线分布较密集。第(3)问,从图中经纬网及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南亚,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该气候类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答案】(1)冬季。理由:同纬度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2)受地形地势的影响。(3)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_,B_,C_,D_,E_。(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填字母)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填字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实现的。(填字母)【解析】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到达地面热量转换过程如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实现的。【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反射大气吸收(2)D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