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1924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鹰潭一中: 章 跃 李光明 刘 松 九江一中: 宋健伟 徐苗苗 黄晓明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42、43、44、45、46、47、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卷 选择题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文物中有一盏雁鱼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尤其令人惊叹。从雁鱼灯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中国人自古重视节能环保,在海昏侯时开始出现“环保灯”B西汉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C西汉海昏侯直接使用生活器皿当照明用具,一物多用D为西汉列侯的车與制度做了全新的注释25.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C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26.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是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下列对这种观点看法最正确的是( )A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清官有其进步性 B清官的清根源是封建的小农经济C运用了阶级分析法,过分强调价值判断的阶级性 D清官的清在于受儒家思想的控制27.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28.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了“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9“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下列材料能够为之佐证的是A“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 )B“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C“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D“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3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 )A民主团结意识增强 B革命阵营达成协议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31.魏晋南北朝时期及五代十国,中国经济受某一重要客观因素影响而发展缓慢,下列各项经济状况也受这一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A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经济的萎缩C1959-1961年中国经济严重困难 D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滞缓32.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C建立了中日中美邦交关系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相符33.罗斯福在新政中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调整金融、复兴工业等措施,客观促进了( )A法国雅各宾派颁布限价法令B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国民党通过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34.有人把苏联某一探索社会主义的实验叙述为“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甚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此观点印证的苏联的实验是( )A“追随理想的实验” B“面对现实的实验”C“回归理想的实验” D“破茧未成的实验”35.小王喜爱文学,收藏很多图书,下列与哈姆雷特同一文学体裁的有( )蔡文姬李慧娘人间喜剧玩偶之家A B C D 第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xx年9月3日)材料二 xx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材料三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xx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xx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xx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10分)(2)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6分)(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杨,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杨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张、杨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发动政变。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危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请问:以上表态的势力里面,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至少两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他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君主制乃世间之最崇高者,国王不仅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而且高居上帝的御座,甚而因上帝之名被尊为神圣经里是把国君比作神,明确地把他们的权力与上帝的权力相提并论。国君正被比作一家之长。一位国王乃名副其实的“一国之主”,是其臣民的政治家长。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只能由国王在议会的建议下制定。国王制定日常法令,推行他认为合宜的法令,并非出自议会或哪个等级的建议,没有国王的权威参与其间,议会无权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 (1610年)材料二 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贯之,堪与一种哲学体系相媲美的观念。所有的举措必定是深思熟虑的,举凡财政、政治和军事,惟须朝向一个目标,即国家强盛,国势昌隆。如此一种体制只能源于一个人的头脑,此人非君主莫属。君主是国家另一公仆。他有优厚之报酬,是为了维持职位之尊严,而且人们要求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干练地工作,最起码要密切关注最重大的问题。一个人如为其同等的人推许为杰出人才,这是希望他应该为他们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法律的维持,司法的严格执行这个君主有责任重视农业,使商业和工业受到鼓励。他是一个应该时常警惕国家敌人行动的终身哨兵。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1752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姆斯一世演讲的主要目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与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材料二:1951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等48个战胜国将中国排除在外,与日本私下达成了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钓鱼岛所属关系的看法。(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未须理会相发,且各项做将去。若知有未至,则就知上理会,行有未至,则就行上理会,少间自是互相发。今人知不得,便推说我行未到,行得不是,便说我知未至,只管相推,没长进。”摘编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摘编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于“知行”的不同理解。(9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知行说的历史影响。(6分)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xx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答案历史参考答案24.B 25.C 26.C 27.A 28.C 29.A 30.B 31.B 32.D 33.C 34.C 35.D 40()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分)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分)()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分)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分)()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分)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分)41. 英美等国势力:担心蒋被杀,主张和平解决。(2分)原因:担心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统治地位前提下,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中国统一抗日,可以牵制日本的战线。(4分)中间阶层(或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讨伐张杨,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2分)原因:大多数人赞成抗日在民族危机关头,不认为张杨行为是叛逆,认为不应该同室操戈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4分)中共及其领导的力量:力争和平解决事变。(2分)原因:从大局出发,为了民族的利益。 在民族危机上升的情况下,应该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4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至少答两个方面)45.(1)主要变化:西方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行政、司法分立,确立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任用专业的审判官员;审判效率提高,冤案减少;确立辩护和律师制度,给予法律当事人辩护的权利。(8分)(2)对传统的司法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改造,司法原则有了较大的转变并与国际接轨,培养了一批有专业素质的司法人员,标志着司法审判制度迈向近代化,对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新法律大部分没有得到执行。(7分)46(1)鼓吹君权神授,目的是为了较强国王的权力;国王不受议会的约束,君主在国家政治和议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定法律的权力在国王而不在议会。(6分)(2)同:都是君主制,都强调君主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3分)异:詹姆士二世强调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约束,国王是来管理臣民的;腓特烈二世认为君主是国家的公仆,是为了整个国家富强而服务的。(6分)47.(1)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置喙。(6分,每点2分)(2)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3分)影响:结束对日本战争状态,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加据了亚洲的冷战;中日、苏日等双边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6分)48.(1)朱熹:知行相辅相成,知先行重;知行二分;知需要不断向外求索,实践才能得到,知行自然相互启发(6分)王阳明:知是先天就有的,是一种先验的内在的本质属性,知行合一。(3分)(2)积极:有助于挽救道德危机,维护统治秩序,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继承发展的儒学消极:强调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人性。(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