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200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应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3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都受“实业救国”思潮推动C都受到民国政府的政策扶植 D都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4.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A. 打开市场 B. 传播宗教 C. 倾销鸦片 D. 输出资本5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五四运动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6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7据山东东昌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自然经济占主导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ABCD8有学者指出:“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很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则往往遭到严厉的谴责。”这种对义和团的评价模式也可用于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9.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东耽。处四强邻之中者,岌岌哉!”危局之下,中国民众展开的将爱国救亡与追求社会进步紧密联系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10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封建伦理纲常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A BCD11189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1896年康有为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该运动A.因受清政府大力压制而收效甚微B.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未能延续下去C.有利于启发民智促进社会进步D.彻底杜绝了全国范围内的缠足陋习12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 B. C. D. 13“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说的是辛亥革命未能根本改造传统社会,但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体现“促进”作用的是A清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 B民主共和思想被普遍接受C使国体、政体发生了变更 D使民族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近代化的领导权14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ABCD15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跑马场中的生意也随之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D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16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A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C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17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A. 北伐战争 B. 长征 C. 工农武装割据 D. 建立抗日根据地18“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月6 日至翌年1月24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19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A申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国闻报20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C. D.21.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C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引发了新文化运动221919年5月执教予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泱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D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23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A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B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24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5“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上述材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 A五育教育理论 B平民教育理论C生活教育理论 D乡村教育理论二非选择题: 2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生活运动发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国民政府已取得政权七八年,加上各层官吏中,东西洋留学生出身者甚彩(注:多)较有时间和精力,注意到民众的生活状态,譬如生活肮脏、杂乱、缺乏公德意识,人际关系苟且自私,毫无羞耻心,社会气氛黯淡杂乱,暮气深重,乌烟瘴气。新生活运动闲话材料二:新生活运动开展初期,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南京、上海、南昌等大城市,卫生状况有明显的好转,为了整顿秩序,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娱乐的法令,如禁止饭店、舞厅夜间营业等。1935年4月17日,在吸食、买卖、鸦片最严重的四川成都,关闭了1300多家大烟馆,许多城市的社会治安以及卫生等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张岚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评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生活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效,并谈谈你对国民新生活运动的认识。(16分)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5年,清政府首次考察、任用留学生,下面是部分试题:“一、国际公法类:两国交战,局外之国不得干预,谓之局外中立。局外中立国与交战国之间,其权利义务若何,试据学理与各国成例而详论之。二、法律诉讼类:各国裁判均尚证据,不尚口供,无刑讯之弊而能得其真情,究其办法若何,试条陈之。三、商业财政类:银行为一国财政之枢纽,其种类功用若何,试详论之。四、机械学:火车头之制造法。五、化学:安全火柴之前途及其制造法。 大公报1905年6月8日材料二 考试后,清政府对考生赐予出身等级:“金邦平、唐宝锷均著给予进士出身,赏给翰林院检讨。张锳绪、曹汝霖、胡宗瀛,均著给予进士出身,按所习科学,以主事分部学习行走。陆宗舆著给予举人出身,以内阁中书用。王守善、陆世芬、王宰善、高淑琦、沈琨,均著给予举人出身,以知县分省补用。”大公报1905年7月16日材料三 “若中国之考试留学生为何哉?如谓考试学问欤?则各国学校之文凭,岂竟不足为凭?如欲用之欤?则习理科而使之外交,习商业而使之知县,已甚不伦矣。况乎若今之徒与以翰林、进士、举人之空名者,更安有所用?然则此学部考试也,特一种愚人之术耳”。时报1910年3月31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当年清政府考察留学生的试题内容的特点。(16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你如何评价清政府对留学生的考察方式?(6分)历史答案(B卷)12345678910111213CBDACCCBBACA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CACCCCDBACC26(28分)背景:国民政府建立,欲改良社会风气,留洋出身的各级官吏关注中国民众的落后,社会上缺乏公德意识,民众生活卫生质量较差。(12分)成效:改善了城市的卫生,整顿了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治安的好转,改善了人们健康的生活观念。(12分)认识:新生活运动有利于树立国家新的生活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环境。(4分)27. (22分)答案: (1)结合时事,如第一题与日俄战争有关。引进西方新思想,如第二题觉得中国法律有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学习西方的审判方法。重视经济,如第三题已经认识到银行的重要性。重视科技实学,如第四、五题都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科学技术。(各点4分共16分)(2)在考试内容上,清政府已经关注现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一个进步。(3分)在留学生的任用上,清政府只给留学生一个身份头衔,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