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705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检查(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黄山市、淮南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宿州市等7个地级市和江南十校、皖西高中教学联盟、皖南八校、A10联盟、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等重点名校xx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联考、模考、开年考等考试的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1(xx黄山一检24)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2(xx黄山一检3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洪亮吉(17461809) ,祖籍安徽歙县,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朴学、经学、训诂学、史学、舆地学,并因人口方面的学说而著称。其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 他指出:“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 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洪亮吉人口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9分)(1)历史背景: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3分)成因:政局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三点既得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洪亮吉人口思想的影响。(6分)(2)评价:洪亮吉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洪亮吉扬弃了传统人口的思想。洪亮吉否定了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人口多视为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观点,看到了人多的负面影响。受时代所限,洪亮吉没有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钥匙,但却给后人以思想启迪。3. (xx芜湖马鞍山一检48)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巳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琉失中仍是-)l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一摘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6分)(1)列宁认为拿破仑的战争起初是带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但是后期则带有侵略、奴役性,正义性的战争也演变成帝国主义战争。(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并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9分)(2)雨果从法国大革命对于摧毁欧洲封建制度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拿破仑的战争。评价拿破仑功过时,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树立正确的史观。既要肯定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又要认识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战争的一面,也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4(xx宿州一检28D)【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作为晚清名臣的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1 8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今京汉铁路北段);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武汉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朝政府决定实行“新政”。1901年3月(光绪二十七年),成立督办政务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连续上了三道奏折。第一折主要是关于兴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提出设立文武学堂,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三折主张采用西法,提出了编练新军,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在第三折里,他说:“施之实政则不至于病民,至若康有为之邪说谬论,但以传康教为宗旨,乱纪纲为诡谋,其实与西政、西学之精要,全未通晓,兹所拟各条皆与之判然不同。摘编自谢放张之洞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兴办实业的背景。(4分)(1)背景:内忧, 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内忧外患造成清朝统治危机加深。(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之洞的“新政”主张。(6分)(2)评价:张之洞的“新政”主张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的传播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主张是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具体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6分)5. (xx江南十校联考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Nicolaus Copernl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Krak6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0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才收到出版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样书,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竺可桢哥白尼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原因及意义。(9分)(1)原因: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哥白尼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前人的基础(6分)意义: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对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有重要贡献;掀起了天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近代科学开始大踏步地前进。(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哥白尼在临终时才决定出版天体运行论的。(6分)(2)天主教会势力的强大,社会影响广泛;哥白尼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智慧。(6分)6(xxA10联盟开年考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西塞罗(公元前106 -前43年)出生在一个虽非贵族但家道殷实的家庭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修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是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西塞罗认为“当政权落在一人手中,我们称他为王,这个国家形式便是王政;当一些显要的公民掌握政权时,我们说这个国家实行贵族制;当所有的权力握在人民手中时,便叫做民主制。”“有一种我认为最值得赞赏的第四种政体,它是从我所提到的那三种政体混合而成的。”按照西塞罗的说法,在实行混合政体的国家中,“应保持最高的王权的因素,一些显要的公民也应赋以一定的权力,某些事务则应留给公众来审议和监督”; “行政长官有足够的权威,显要公民的意见有足够的影响,人民有足够的自由。”西塞罗关于混合政体的理论原则,基本上因袭希腊思想家的观点,但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罗马实际时,对此理论却加以重要发挥。整理自西塞罗的共和国政治理论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塞罗“混合政体”理论形成的因素。(9分)(1)原因:罗马疆域扩大,政体的变化;受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影响;个人的从政阅历和丰富经脸。(任答三点即可,9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塞罗“混合政体”的优势所在。(6分)(2)优势:兼顾多方利益,实现权利平等;充分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巩固罗马统治。(言之有理即可,6分)7(xx六校教研会二测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1937年,白求恩坦然放下故国的一切,来到中国。而他回到加拿大,却是在去世33年后1972年,白求恩的“踪影”才逐渐出现在他的故乡上世纪70年代,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970年,特鲁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早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乖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年,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加拿大英雄”至此,加拿大政府不再因白求恩的共产党员身份而回避。但他们对白求恩的理解,却非中国人所熟知、毛泽东所言的“真正共产主义者”,而是一位“胸外科及战地医生、发明家、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倡导者、艺术家、人道主义者。生于格雷文赫斯特,白求恩大夫以他在医疗和追求人类幸福事业中所作出的努力在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赢得了公认。”一朱绍杰一个你所未知的白求恩材料二 白求恩在延安时代的中国之所以推为伟大,不仅因为他的革命热情,还在于他的科学威力,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影响不仅在于他博大的心灵,还在于他精严的双手今天,当中国踏上现代化征途之际,白求恩精神将永远昭示于后来者在我们时代的历史流光中,白求恩的形象今天显得格外辉煌夺目他的生平,他的工作,无不说明一个真理:只有那些身心一致要将革命与科学真正熔于一炉的人,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使人民得以既迅速而又稳妥地向他们的解放事业前进。林达光白求恩和今天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加拿大人对白求恩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1)变化:由回避到肯定、赞美。(3分)原因:国际冷战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与加拿大建立了外交关系;钦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肯定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白求恩精神的内涵。(6分)(2)内涵: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崇高医德,廉洁行医。(分,任答3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8. (xx皖南八校联考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与张謇,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政治家,被誉为“国父”;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被尊为“实业之父”。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1 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期间,张謇发起劝业研究会,提出振兴实业首推发展棉业和铁业。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民国之后,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以振兴实业,其主要内容为:(1)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三大世界级港口;(2)修筑总共10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3)修筑100万英里长的公路网;(4)整治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4)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疆;(5)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6)发展轻重工业和现代农业,规划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的各项实业。摘编自马敏孙中山与张謇实业思想比较研究(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异同点。(8分)(1)(8分)相同点:认为实业乃救国之本;借鉴西方实业经验。(每点2分,共4分)不同点:优先发展方向:棉纺与钢铁工业交通与运输;主张更多基于地方、民间立场主张则更多基于全局、国家立场(每点2分,共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产生的原因。(7分)(2)(7分)1 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剧;张謇和孙中山的爱国情怀;中国与西方的现实差距;西学东渐的影响。(每点2分,共7分。言之成理、答对三点给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