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668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满分150;时间150分钟)一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袅(nio)娜 霎(sh)时 倩(qin)影 一椽(chun)破屋 B 愆(qin)期 垝垣(hun) 陨(yn)落 疏疏落落(lu) C 溘(k)死 挚(zh)鸟 侘傺(ch) 夙(s)兴夜寐 D 窈窕(tio) 蕈(xn)菌 磐(pn)石 义愤填膺(yng)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风姿 宛然 阡陌 拾掇 B 譬如 聘请 裨益 敷衍 C 切磋 商榷 潦草 邮戮 D 蜕变 缔造 诅咒 肄业3 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体无咎(责怪)言 女也不爽(过错) 不遑(无暇)启居B 忍尤攘(忍受)垢 便(言辞敏捷)言令才 否(坏运气)极泰来C 正襟危(高高的)坐 干(追求)禄 宗旨既乖(背离)D 风俗日偷(苟且) 责无旁贷(代替) 旁稽(查考)博采4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只称诗,唐代重视诗歌的学习,把诗奉为经典之作来学习,才称诗经。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C “风骚”一词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离骚,这个词用来泛指“文学”。D 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与木兰诗并称汉乐府“双璧”。二 本大题7小题,共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放鹤亭记(节选)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有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誥,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8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 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 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 全文表达了只要与山林、自然为伍,无论是位高如国君还是位卑如草民,皆能怡情养性,无不能善终之虞的观点9 断句和翻译:(1)给文章中画线部分用“/”断句;(3分)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2)翻译: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3分)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分)阅读下面一首汉代乐府诗,回答1011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阿谁,即谁,阿为语气词 兔:野兔 雉:野鸡 旅通“稆”不经播种而野生的曰“稆”10填空:这首诗通过记叙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3分)11请简要赏析一下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3分)12 补写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作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2)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3)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4)而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三、本大题共四小题,共18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6题 科学与青年 爱因斯坦 看到你们这一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人的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可以唱一首赞美诗,来颂扬应用科学已经取得的进步;并且无疑地,在你们 的一生中,你们将把它更加推向前进。我所以能讲这样一些话,那是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应用科学的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我倒想起一个娶了不称心的妻子的小伙子。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时,他回答说:“如果要我说真心话,那我不得不扯谎了。” 我的情况也正是这样。试设想,一个不很开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样丰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么喜欢扮“印第安人”玩,这是值得深思的。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地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应用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兴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惟恐失去他们那一点点可怜的收入。 你们会认为在你们面前的这个老头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调。可是我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向你提一点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和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13 下面哪两项不属于爱因斯坦关于应用科学的见解:(6分) A 我们生活在应用科学的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应用科学已经取得了进步,而且将更加推进。 B 应用科学节约了劳动,使生活更舒适,把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劳动中很大程度地解放出来。 C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应用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 D 应用科学带给我们的幸福这样少,是因为人类的幸福是不以物质的丰富或生活的便捷来衡量的,一个不很开化的印第安人并不是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样丰富和幸福。 E 关心人本身,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才能保证应用科学造福人类。 14 第段中“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一句中的“这样来谈”是指什么?第7段中的“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中的“这一点”又是指什么?(4分) 15 “我倒想起一个娶了不称心的妻子的小伙子,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时,他回答说:如果要我说真心话,那我的得不扯谎了。”爱因斯坦说这件事的用意是什么?(3分) 16 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四、本大题为选考。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所选试题组对应的括号内打“”(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花可吃(有删改) 冯杰 我最敬仰的诗人该属陶渊明。他有风骨,不为权势而折腰,当是我学习的典范。民间奉他为“九月花神”,自然该是吃菊。有一年过重阳节,陶老正在采一束菊花自赏。这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原是江州刺史,陶老即欣然酌酒,以菊花烹饪作菜肴,食菊而饮。菊花经霜,不怕霜,是最后撤退的花。陶渊明就是一朵不怕霜的菊花,在马鬃般的秋风里,文章幽香。河南乡下有吃槐花的习惯,每年槐花开放,故乡田野、村口就会如雪似玉,散一地月光下的碎银。我们便挎篮,上树捋槐花。泡。拌面。蒸。我是吃着姥姥的这些蒸槐花菜长大的。杜甫是我的河南老乡。自然,他也得食槐花。我看杜甫传,随他上路,心中便一丝凄凉,觉得杜老一辈子都在路上颠沛奔波,只忙于“粮食与诗歌”。杜甫不但吃槐花,还吃槐叶,“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据我在北中原的乡村饮食经验,槐树中最好吃的当属槐花,槐叶涩,槐皮苦。后者多用来度荒年。杜甫是“诗史”,话都是真的,若李白对你说吃花、吃月亮,那绝对是浪漫主义,大不可信,老杜的话你得当真去听。有吃梅花的,是杨万里。杨万里精致,嚼梅得蘸蜜。还写过纪实诗:“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苏轼是我热爱的诗人,酒小吏中记着,他在定州时得松花酿酒,还作中山松醪赋。将松花、槐花、杏花在一起蒸,密封后成酒,并写诗记到:“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已有点替保健美容店作广告的嫌疑了。保健商们若想有文化联姻,此时是机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架语言的梯子爬上去。袁枚是一位懂花的“食花客”,他春天制藤花饼、玉米饼,夏天炙莲瓢食荷花,秋天蒸桂花栗子糕。到冬天,围着炉子,红袖添香,开始做蜡梅芥菜羹。雅到极致。我说以上这些吃花,可列为“行为艺术”。若是饿个半死再醒来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必是先来“二斤大饼,三五斤牛肉”,断不会先来四钱梅花细品。想一想,其实我们北中原乡下人早已食花,只是我们不会说,不会写出来而已。历史从来记不住小人物。我家种有北中原乡村移来的粉色木槿花。母亲告诉我,木槿花可吃,能炒吃,蒸吃。我知道木槿花叫“舜”,“舜”就是“瞬”啊!朝开夕落,像一场梦。母亲逝去了。木槿花仍在开放。17 文章第五、六两段写杜甫吃花,为什么要写到李白?(4分)18 “母亲逝去了。木槿花仍在开放”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什么?(5分)19 文章通过写花写了很多文人,比方说陶渊明的从容闲适、杜甫的苦难人生,苏轼的热爱生活。他们与你心中的诗人形象吻合吗?任选陶渊明或杜甫或苏轼,引用诗人的诗文简要阐述他的或从容闲适或苦难人生或热爱生活。字数80字以内。(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王安石逸事林语堂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人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的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朋友们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做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二十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因为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货款法,把他的新社会思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佑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17作者开篇就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从文中的叙写看,王安石的“怪”表现在哪里?(3分)18作者说王安石“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请结合文章事例,说说王安石为什么与别人无法相处(6分)19这篇人物传记写的是古人古事,作者却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这样写你认为好吗?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6分)五 本大题2小题,共12分20概括下面一项研究的结论(不超过35个字)(4分) 对哥斯达黎加4000余人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一半人具有让“咖啡因”在体内停留的遗传特点,被认为是“咖啡因代谢缓慢者”。这些人喝咖啡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另一半人则有相反的遗传特点,这种特点使他们的身体能迅速对“咖啡因”进行代谢,喝咖啡反倒能帮助他们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一位参与研究的人说,此项发现能解释为什么早先那些检验“咖啡因”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1为迎接xx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8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文明的种子撒遍五洲四海。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2作文随着新年钟声敲响,07年渐渐离我们远去了。过去的一年里,家事、国事、天下事有多少触动了你的心弦?个人私事、社会大事有多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你喜过、忧过、幸福过、痛苦过,是“盘点”07年的时候了。请以“盘点07”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07年有价值的事,可以议论07年的进步与遗憾,可以把触角缩小到个人的小世界里,也可以把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大天地里。主题不限、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学校_年级_班级_姓名_ 性别_学号_任课教师_ 密 封 线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说明: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答题区域答题。 单选题部分 1 2 3 4 5 6 7 8文言文主观题得分( )9 断句和翻译:(1)给文章中画线部分用“/”断句;(3分)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2)翻译: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3分)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分) 诗歌鉴赏得分:( )10填空:这首诗通过记叙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3分)11请简要赏析一下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3分) 默写得分:( )12 补写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作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而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三、现代文必考得分( )13 (6分)14 第段中“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一句中的“这样来谈”是指什么?第7段中的“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中的“这一点”又是指什么?(4分) 15 “我倒想起一个娶了不称心的妻子的小伙子,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时,他回答说:如果要我说真心话,那我的得不扯谎了。”爱因斯坦说这件事的用意是什么?(3分) 16 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四 选考得分( )请在选择试题组对应括号内打“” 文学类文本阅读 ( )该题得分 (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 该题得分 ( )17 18 19 五 语言表达得分( )20概括下面一项研究的结论(不超过35个字)(4分)21为迎接xx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8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文明的种子撒遍五洲四海。六、写作(60分)学校_年级_班级_姓名_ 性别_学号_任课教师_ 密 封 线 题目: 200400600 800字学校_年级_班级_姓名_ 性别_学号_任课教师_ 密 封 线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 B垝垣 应为“yun”2 C “邮戮”应为“邮戳”3 B A项中 “体无咎言”中的“咎”字为“灾祸”之意 C项中“正襟危坐”中的“危”字为“端正”之意 D项中“责无旁贷”中的“贷”字为“推卸”之意4 A 诗经汉代开始这样称二、5 B 和:应和(3分)6 A 以:拿、用(B 它/难道;C表并列/表修辞;D在/对)(3分)7C(A明年:第二年;B适当:正好对着;D南面:面向南方)(3分)8D(作者认为“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之)(3分)9(1)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每处0.5分,共3分) (2)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放鹤,听任它们飞到想到的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注意“旦”“焉”“纵”“如”“或”“表”的译法,错一处扣0.5分)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幕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把这看做乐事。(“从”可译为“使从”或直接译为“带着”,“乐”作意动处理或直接译为“感到快乐”这两处各占一分,“宾佐僚吏”占1分)附译文: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风景奇特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幕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10 长期戍边的老兵回家的所见所闻;长期的征战、社会的凋敝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前一空格1分,后一空格2分,后一空格如果只谈到征战带来的苦难,而没谈到社会的动乱经济的凋敝让本能苟活的家中亲人也无一幸存这一点只给1分)11 写野兔、野鸡在家中活动,写野谷野菜在庭院中水井边生长,暗示家中早已空无一人,与前面的“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相照应,点出亲人离世已久(1分)。这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荒凉衰败之景,既烘托了老兵心中难言忧伤,又深刻地揭示了动乱凋敝的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2分)12(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13 BD14 “这样来谈”指的是“颂扬应用科学已经取得进步”。(2分)“这一点”指的是“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回答“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和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也可)(2分)15表明应用科学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带给人们的幸福是那么少(3分)16 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谈到的应用科学带给人们的幸福很少(2分),引出下文我们不会正当使用应用科学的事实。(2分)文学类文本:17 用李白的浪漫作对比(2分),突出杜甫吃花吃叶的真实性(2分)18 含义: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我还保持着吃木槿花的习惯,母爱也难以忘怀。(3分)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眷恋与怀念(2分)19例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即使生活在尘世,也“心远”之,只钟情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从容悠闲的隐逸生活。 例2 落魄的杜甫,一生度过了许多苦难的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去了他“屋上三重茅”,顽皮无知的群童还“抱茅入竹去”,留下无奈的老人“唇焦口燥呼不得” 例3 被贬黄州,苏轼以自然作伴,继续享受人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于是携酒邀友,泛舟赤壁,同享“造物主之无尽藏也”。(正确引用诗文,即诗文本身无误且符合论述的需要占3分;结合诗文略作评述占3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7不善与人相处;仪表邋遢,不重衣食;屡次拒绝朝廷的提升。第点可以抓开头一段中的“除去与他自已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一句,以及与韩琦的相处相关叙写概括;第点可根据“洗浴换袍”和“吃鹿肉丝”等事例叙写作概括;第点见本文最后一段作者的直接性的评议。(共三分,每点1分)18从王安石与韩琦的交往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他与人交往过于自大高傲,发生误解时,他不屑于向别人解释,反而埋怨别人不理解他。例如他彻夜读书,韩琦以为他“纵情声色”劝导他几句,他立在那儿不辩解,后来就埋怨韩琦“不赏识他”。其次,他气量甚小,韩琦后来对他的看法改变了,他却“很恼怒”。最后,也有责人太过之嫌,他批评韩琦的话很尖刻“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共3点,一点2分,占6分)19 示例:1不好。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让我们很难进入王安石生活的那个时代,不能设身处地地想象,通过想象还原王安石其人,王安石的形象不古不今,很模糊,不利于真实传神地了解传主。 2 好。这样语言活泼易懂,读来有趣,能拉进传主与读者的距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言,也更容易从文章中获得人生启示。 (开放探究题。明确表态占1分,能结合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这些鉴赏理论谈,根据表达优劣,酌情给36分,不能结合鉴赏知识谈,在3分以下酌情给分)五20“咖啡因”导致或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取决于两种相反的遗传特点。(4分)21示例:高擎五环旗,我们激情满怀。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 大家走到一起来。 同在一个地球,(每句2分,共8分)六(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