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396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A省际人口迁移呈减弱的趋势B省际人口平均迁移率呈扩大趋势C上海市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率均高于北京市D我国人口由西向东的迁移模式发生逆向变化【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及趋势,考查考生获取图形信息、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据不同时期省际人口迁移分布图,观察平均人口迁入率和平均人口迁出率,两者都升高了,说明省际人口迁移呈增强的趋势,故A错;结合材料“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和图形可知,省际人口平均迁移率呈扩大趋势,故B正确;观察图形可知,上海市的人口迁入率高于北京,而人口迁出率低于北京,故C错;观察图中人口迁移临界线(迁入率迁出率的那条虚线)可知,该线左上方为人口净迁出地区,而该线右下为人口净迁入地区,再观察图示省份可知,我国人口由西向东的迁移模式并未发生改变,故D错;正确答案为B。2大量农民工在迁入地落户定居导致A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B迁出地环境人口容量减小C迁入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D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缩小【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人口迁移状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考生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人口迁入,经济活动量增大,城市环境问题加重,故A错;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由迁出地的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决定,和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人口迁入地,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利于城市化水平提高,故C正确;观察图形可以发现,我国人口主要从中西部迁往东部省份,使得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大,西部人口密度减小,扩大了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故D错,正确答案为C。读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完成35题。3曲线代表含义依次是A风速、降水量、气压 B气压、降水量、风速C气压、风速、降水量 D降水量、风速、气压【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空间定位、常见天气系统(飓风)的特点及其判断,考查考生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印度洋,联系所学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等)的特点(气压、风速、降水中的两项在约81E处都降低)可知该天气系统为气旋,位于北印度洋上的飓风水汽充足,中心附近狂风暴雨,因此表示风速和降水,表示气压,再结合飓风的雨区范围比风的影响的范围小可知为降水量,为风速,正确答案为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此时吹东南风 B气压越低降水量越大C该天气系统向东南方移动 D受其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风向画法、降水条件和飓风过境时的天气现象,考查考生解读地理信息、分析、推理、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低压中心位于甲地东侧且甲地位于北半球,依据风向的画法可知甲地此时吹东南风,故A正确;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气温、水汽含量、凝结核,降水多少由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故B错;北半球飓风生成于海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移动路径一般是西进北上,故C错;飓风过境时会带大风、暴雨天气,并没有降温;正确答案为A。5该天气系统来临之前,沿岸居民早就做好了应急准备。这得益于下列哪些技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3S技术的区别,考查考生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通过卫星云图(云层厚度与形状差异)可以观察飓风所处的位置,预测飓风的行进路线和行进速度等信息需要借助GIS进行相关分析才能完成,故正确答案为B。【误区警示】易错选GPS,飓风中心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GPS信号接收机置于飓风中心并随飓风移动,这很难做到且成本高,而使用RS方便、快捷、成本低。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完成67题。6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AB1、L2 BB3、L2 CB2、L3 DB3、L3【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交通线的区位选择和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考查考生解读地理图形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新建居住区B1占用部分基本农田,位于工业区西北方向,又位于盛行风向(东南风)的下风向,易受工业区污染物影响;新建居住区B2地势起伏大且周围没有交通线,功能区组合效益低,生活成本高;L2线路经过基本农田,缩减耕地面积,影响农业生产,没有经过新建居住区B1、B2、B3,组合效益差,而L3绕过农田,保护基本农田,通过新建居住区B3,方便居民出行,沿等高线修建,难度小,成本低,正确答案为D。7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考查考生解读地理图形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工业分散布局,污染物集中程度降低,利于环境自我净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基本农田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农产品及副食品需求,并非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故B错;工业新区的布局既要考虑环境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应位于整个城市的下风向而不仅仅是市中心的下风向,故C错;观察图形可知,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影响而非交通线影响,故D错,正确答案为A。下图示意某山脉东、西两坡部分垂直地带分布。位于该山10S附近山顶,有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台,人们在不同日期可以看到太阳在不同位置的升落。完成810题。8.关于15S山脉东、西两坡雪线高低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东坡高,气温高 B东坡低,降水少C西坡低,气温低 D西坡高,降水少【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布及非地带性,考查考生解读地理图形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图形中50S仍为陆地,说明这是南美洲地区,根据两坡山麓自然带纬度的递变可以判断山体走向大体为南北走向,结合山麓自然带热带荒漠带的延伸范围可以判断,该山为安第斯山山脉且左图为西坡自然带分布图,15S盛行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东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而西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故正确答案为D。9山脉南段基带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非地带性,考查考生解读地理图形信息、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山脉南段地处中纬西风带,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东、西两坡基带自然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示东坡基带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结合所学知识,东坡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热,形成温带荒漠带,说明南段基带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故正确答案为B。10该天文台10月1日可以看到的太阳运动是 A【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太阳视运动,考查考生空间想象及方位判断能力。【解析】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临近赤道,该地位于15S,因此正午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北方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图中地平圈的中心为观察者位置,上空为天顶,结合图形可判断正确答案为A。读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1112题。11“北山”属于A背斜形成褶皱山 B向斜形成褶皱山C断层形成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火山【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判断,考查考生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观察地质剖面图可知,图中存在明显的断裂面,地质构造为断层,观察地形起伏可知“北山”为地势较高的地区,正确答案为C。12.图中“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相同的地质形成过程是断裂下陷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河湖沉积A, B C D【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考查考生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观察地质剖面图可以发现,“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的古老基岩以上均存在沉积层,由此可判断两地曾经地势低洼接受沉积,结合图中明显的断裂面可判断,两地曾经都发生过断裂下陷地质作用,结合图例可以发现两地共同的沉积层为“第三纪河湖相相砂、泥岩”,因此正确答案为C。第II卷(共160分)注意事项 第II卷共8道题,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考生必须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试卷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6(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山地进入平原。引滦入津工程水源地位于河北省潘家口水库,正常情况下每年可向天津市输水10亿立方米。下列左侧为滦河流域图、右侧为滦河上游多伦附近湖泊水面面积变化及降水情况统计图。(1)说明滦河径流量主要来自潘家口水库以上河段的原因。(5分)(2)描述多伦附近湖泊水面面积变化趋势,并推测形成原因。(8分)(3)指出滦河上、下游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4)简述引滦入津工程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答案】(1)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地坡度大,利于水的汇集;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答对两项得4分,答对三项得5分)(2)趋势:水域面积向减小的趋势发展。(2分)成因:降水量减少(2分);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2分);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增加。(2分)(3)上游:发展畜牧业和林业(4分)下游:发展种植业、园艺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答对两项得4分)(4)缓解水资源短缺,解决居民用水(2分);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2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影响湖泊面积大小的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引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考查考生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推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主要从降水、流域面积、汇入支流多少、沿岸使用、蒸发量、下渗强弱等方面分析,结合图形知,上下游河段气候类型相同,降水相同,所以要从其它角度去分析。(2)观察右侧图形可知水域面积向减小的趋势发展。其原因有两个角度:上游来水减少(降水减少,流域内生态恶化,水体补给不稳定);库区用水增加。图形中显示降水有减少趋势。(3)观察图形可知,上游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下游年降水量大于400mm,结合材料“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山地进入平原”可知上游适合发展林牧业,下游适合发展种植业,又因为图中有水库、临近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在保证生态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发展附加值更高的园艺业、养殖业、观光农业。(4)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去谈,此题调水的直接影响就是缓解水源短缺,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由于世纪初的IT泡沫,全球IT产业进入低速发展时期。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发展。xxxx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万亿元级达到五万亿元级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急剧上升,xx年占全国对外贸易比重为385。xx年软件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世界为39,我国为12。材料二:xxxx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增速材料三:xx年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构成(1)指出该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2)归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并提出发展建议。(9分)【答案】(1)中国加入WTO,政策优势明显;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世界IT产业增长缓慢;劳动力廉价素质较高、土地成本较低;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通达度的提高。(答对1项得2分,共6分)(2)特点: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呈现较大波动性;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主要以外资企业、进料加工生产(或主要处于该产业生产的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中硬件生产占绝对比重。(答对1项得2分,共6分)建议:增加投资,形成内外资企业结合企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劳动者素养,增强行业创新水平;增强软件业发展,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只要合理即可,答对两项得3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区位分析,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推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1)由材料中“由于世纪初的IT泡沫,全球IT产业进入低速发展时期”可知,这是由量的扩张引起的,接下来国际IT产业即将进入结构调整时期,中国抓住了难得的机遇承接部分IT产业;材料“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发展”显示出政策优势;观察材料三“xx年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构成”可知中国IT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再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得出答案。(2)材料一显示我国信息电子产业特点为: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中硬件生产占绝对比重;材料二显示我国信息电子产业特点为:增长速度呈现较大波动性;材料三显示我国信息电子产业特点为: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主要以外资企业、进料加工生产(或主要处于该产业生产的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针对其特点,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稳定并扩大市场、增加本土企业比重。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6分)(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4分)【答案】(1)分布特征:从低纬到高纬、从海拔低处向高处终霜冻日变晚。(4分)纬度位置、地形(2分)(2)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选用耐寒作物品种;寒潮到来之前农田灌溉、熏烟,入冬前增施有机肥、覆盖作物秸秆等(答对两项得4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霜冻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冻措施,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解析】(1)观察图形中终霜冻日与海拔与纬度的关系,分析归纳总结即可得到答案,(2)霜冻是大气环流产生的一种现象,人类无法控制,只能缓解,对农业而言,总体方向:霜冻产生前预报、准备防冻材料(增大地表比热、覆盖材料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作物抵御冻害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