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 新人教A版 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在中,若,则的形状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已知数列中,且,则() A6042 B6048 C. D.3 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等于( ) A5 B25 C D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的值是() A64 B72 C54 D以上都不对5某海上缉私小分队驾驶缉私艇以40 km/h的速度由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进行海面巡逻,当行驶半小时到达B处时,发现北偏西45方向有一艘船C,若C船位于A处北偏东30方向上,则缉私艇B与船C的距离是( ) A5()km B5()km C10()km D10()km6由1开始的奇数列,按下列方法分组:(1),(3,5),(7,9,11),第组有个数,则第组的首项为() A B C D7.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A B C D8.如表定义函数:x12345f(x)54312对于数列,n2,3,4,则的值是() A1 B2 C3 D49 在锐角中,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10. 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则称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上的如下函数:; ; ;.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的序号为() 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在与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_.12.设的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若,则则角_. 13.在数列中,则_.14.如果数列满足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_.15.下列结论:若则有; 若,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 若是锐角三角形,则; 若,则是正三角形. 其中的正确的有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角A,B,C成等差数列.()求的值;()边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零,且成等比数列. ()求的通项公式; ()令,求的前项和.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I)求角B的大小;(II)若,求的面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20.(本小题满分13分)某地正处于地震带上,预计年后该地将发生地震.当地决定重新选址建设新城区,同时对旧城区进行拆除.已知旧城区的住房总面积为,每年拆除的住房面积相同;新城区计划用十年建成,第一年建设住房面积,开始几年每年以的增长率建设新住房,然后从第五年开始,每年都比上一年减少.(I)若年后该地新、旧城区的住房总面积正好比目前翻一番,则每年旧城区拆除的住房面积是多少?() 设第)年新城区的住房总面积为,求.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满足且(I)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若,求数列的前项和.巢湖市四中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2345678910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_ 12_ 13_ 14 _ 15_ 3、 解答题阅卷人分数16(本题满分12分)阅卷人分数17(本题满分12分)阅卷人分数18(本题满分12分) 阅卷人分数19(本题满分12分) 阅卷人分数20(本题满分13分) 阅卷人分数21(本题满分14分)巢湖市四中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文科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ACACD 6-10BDABC 二填空题:11. 12. 13. 2045 14. 15. 三 解答题16解:()由已知 ()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解法二:,由此得得 所以, 17解:()由成等比数列得: 解得: ()18解:(I)由正弦定理知 化简得: 即 即,. (II)将代入 得 即 故.19 解:(I)由点在函数f(x)3x22x的图象上,得.当n2时,3n22n3(n1)22(n1)6n5,当n1时,a1S11也适合上式,an6n5.()(),() (1).20.解:(I)年后新城区的住房总面积为 .设每年旧城区拆除的数量是,则, 解得,即每年旧城区拆除的住房面积是.()设第年新城区的住房建设面积为,则所以:当时,; 当时,. 故 21解析(I)由题意, 当n2时,得,即,又,故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由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则,所以,.(), 得:12()(2n1) 12(2n1)(2n3)3.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