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88102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隆中对 一、基础识记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好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 屯新野先( )主遂诣亮( ) 倾颓( ) 陇亩( ) 不可胜数( )乐毅( ) 欲信大义( ) 存恤( ) 帝室之胄( )颍川( ) 殆( ) 刘璋( ) 北据汉沔(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谓为信然( ) 此人可就见(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6、(1)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所著记载了三国的历史。(2)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二、整体感悟1、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段): 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 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 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三、课内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其岩阻,西 诸戎,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胄( ) 戎( ) 箪(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国险而民附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箪食壶浆 2、 (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 ,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3、 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保 抚 和 争锋 修 B. 保 和 抚 结好 修 C. 守 和 抚 结好 修 D. 守 抚 和 争锋 修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5、翻译下列句子(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曹操:孙权: 刘表、刘璋:诸戎、夷越: 7、 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抚边境各民族; 广布“仁义”;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巩固荆、益基地;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摘好内政。正确顺序是 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 (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四、迁移提高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随笔。 出师表练习一.注音殂( )陛( ) 以塞( )陟( ) 臧否( )()攸( )祎( ) 以遗( )咨( ) 裨( ) 阙( )倾颓( )桓()猥( )危难( ) 二十有( )夙() 驽()攘() 彰()咎() 诹()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2)臣本布衣。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古义:今义:(5)开张圣听古义:今义:(6)临表涕零古义:今义:(7)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三、课文掌握(一)翻译重点段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译:_(二)内容分析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_2、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_3、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_4、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_四、阅读课文57节:一、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躬耕于南阳 B、败军之际 C、先帝不以 D、苟全性命达于汉阴 兵革之利 以俟夫观人风者 奉命于败军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三、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B、 “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C、 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D、 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四、填空: ,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第6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写出与“先帝比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出师“的战略是 。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句) 。(9) 诸葛亮出山时,正是东汉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 。文中的先帝指 ,陛下指 ,文章的作者是 ,体裁是 ,它是 的文体。(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贞良死节”意思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就是这样的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12)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我们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 这一成语。(13)“计日而待”与今天 这一成语意义相近。(14) , 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15)作者在出师表中写了自己所受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内容默写出来 。(16)“由是感激”中“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17)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名称。五、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六、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 亲贤臣,远小人 B未尝于桓灵也 C牺牲玉帛,必以信 D此悉之臣 亲戚畔之 战于长勺 愿亲之信之 男女衣着,悉23、隆中对答案一、基础识记 1、 2、常常 器重、重视 大概 亲自 确实这样 接近、趋向 3、D 4、D 5、A 6、(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晋 三国志魏、蜀、吴 (2)则名微而众寡 非惟天时抑 亦人谋也 二、整体感悟 1、自比管仲、乐毅。 徐庶 3、4、5 详陈对策 6 2、成就霸业,统一中国 3、(1)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诸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2)根据当时“天下大势”。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三、课内阅读 1、zhu rng dn(析:掌握重点字字音)尽 地势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 用箪(盛) 用壶(装) 2、(1)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析:注重书下注解)(2)亲自 躬(析:掌握词义) 3、B(析:根据文意) 4、 D(析:掌握句意)5、(1) 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 (2)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 6、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取而代之 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析:熟读课文,理解文意)8、 成霸业,兴汉室(析:联系上下文)四、迁移提高 1、(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a、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b、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c、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 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能自圆其说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答案:一、二略三、课文掌握(一)翻译重点段落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付给我,如果我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于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提出足以发扬先帝美德的谏言,那就责罚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在这方面的疏忽与怠慢以显示他们的过错;(同时)陛下也应该亲自多加考虑,来(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为此)我就受恩不浅,感激不尽。(二)内容分析1、三条建议: (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 目的: 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2、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作者以先汉、后汉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亲贤远佞的利弊,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3、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宜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三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4、贤臣稳定政局,提兴德之言 后主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赏罚分明,以保持国内政局分明四、阅读课文57节一、B.二、B.三、C.四、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邀请。3.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4.布衣。5.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6.南方已定,兵甲已足。8.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9.天下三分,益州疲弊。10.刘备。刘禅。诸葛亮。表。11.忠贞优秀,以死报国。岳飞等。12.任人唯贤。13.指日可待。1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5.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16.三顾茅庐。17.空城计、舌战群儒等。五、D.六、D.词五首同步训练1给加粗的字注音。(1)斜晖脉脉( )(2)白蘋洲( )(3)人不寐( )(4)右擎苍( )(5)锦帽貂裘( )(6)鬓微霜( )(7)舴艋舟( )(8)麾下炙( )2解释下列加粗字。(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也拟泛轻舟( )(5)五十弦翻外声( )(6)马作的卢飞快( )3默写。(1)过尽千帆皆不是,_。(2)_,燕然未勒归无计。(3)千嶂里,_。(4)_,将军白发征夫泪。(5)为报倾城随太守,_,_。(6)_,西北望,射天狼。(7)物是人非事事休,_。(8)_,载不动许多愁。(9)马作的卢飞快,_。(10)_,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温庭筠的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认识。_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_6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7江城子一词描写了打猎的场面,抒发词人怎样的心情?_8请你谈谈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的理解。_9破阵子一词中描写将士酒足饭饱后列队布阵场面和描写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分别是什么?_10破阵子一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_11武陵春上片的哪句诗表明季节是春天?_12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_13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_词五首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望江南作者是_(朝代)_(姓名),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朝文学家_(姓名)。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朝_(姓名)字_,号_,与_并称“三苏”。“江城子”是_,_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4武陵春作者是_朝_(姓名),号_。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朝爱国词人_(姓名),字_,号_,与_并称“苏辛”。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能力提高1简要说说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_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_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回答问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_(2)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_(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4)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_(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_(6)假如你是词人的好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_参考答案1(1)m(2)pn(3)mi(4)qng(5)qi(6)bn(7)z(8)hu 2(1)姑且、暂且(2)一人一马称一骑(3)定将(4)打算(5)奏(6)像一样3(1)斜晖脉脉水悠悠(2)浊酒一杯家万里(3)长烟落日孤城闭(4)人不寐(5)亲射虎,看孙郎(6)会挽雕弓如满月(7)欲语泪先流(8)只恐双溪舴艋舟(9)弓如霹雳弦惊(10)了却君王天下事4这首词描写了女主人公梳洗打扮完毕,独自登上可以眺望江面的楼台,倚栏而盼,强烈地盼望亲人的归来,水面上成百上千的船只都驶过了,没有她盼望的那一只,眼前只有斜晖脉脉,照着悠悠流水,望着她送别亲人的白蘋洲,怎不令她心伤肠断!5写出边塞的荒凉,冷清豪迈的景致。6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7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8这是作者借用典故。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派使者来,让我获得重用,效力疆场呢?表达了作者渴望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0可叹壮志无法实现,只能听任白发增生,抒发了词人的伤感和悲愤之情。11风住尘香花已尽。12物是人非、国破家亡。【达标训练】1晚唐 温庭筠 花间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2宋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3宋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词牌名 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宋 李清照 易安居士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5宋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苏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能力提高】1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摸。然后“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2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3(1)写了挑灯看剑、听吹角的活动。梦见了自己已经置身于抗敌的前线。(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3)“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争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5)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时,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