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综测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867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综测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综测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综测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理综测试试题含答案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 注意事项:第卷的答案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C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的不同 D含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60个,则其连续复制两次至少需要42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CO2可以直接穿越8层磷脂分子参与光合作用过程 B细胞内的ATP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合成C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B用苏丹染液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C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的结果呈黄色D. 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4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m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网织红细胞因细胞核已排出,因而不能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成熟红细胞的高度特化使其成为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5.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B过程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为培养材料C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获得的植株都能表现抗病性状D过程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6. 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 AAAXBY BAaXbY CAaXBY D. aaXbY第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27.(8分) xx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实例之一,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2)两种膜结构之间可以融合,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是 。(3)右图中的d、e、f曲线所代表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填序号)(4)该细胞能够吸收某种小分子物质,但是若破坏了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吸收马上停止,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 28(9分)图1表示某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的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1)图1中b的名称是 ,的名称是 ,通过 作用进入液泡。(2)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给水稻提供H218O,发生如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则较长时间后在所代表的物质中能检测到18O的有 (填序号)。(3)据报道,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若在图2所示条件下,因雾霾天气的影响,光照强度由原来的8 klx降为4 klx,则每小时每100 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是原来8klx情况下的 (填比例)。(4)植物的气孔一般长约730m ,宽约16m,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大小则190m不等。据此分析,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有怎样的影响? 29.(12分)如图表示某种植物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表示物质或结构。、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1)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 结构中 (填序号)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2)结构中 (填序号)中含有核糖结构,另外上图 中也含有核糖结构。 (3)由图可知,所携带的氨基酸为 。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丙氨酸,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 (5)若由于(4)所述的替换使得某植株表现为罕见的红花性状,而其自交后代中只有部分植株具有红花性状,则其原因最可能是 。将自交后代中的红花植株连续自交3次,并逐代淘汰白花性状个体,则最终获得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0.(12分)基因型为Aa的植株(2N=36)在某个侧芽的分化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变异枝条,其它枝条正常。变异枝条上也能开花结果。(1)该植株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条。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最多有 个染色体组。(2)上述变异枝条上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 。(3)请补充完善变异枝条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的细胞内各时期染色体、DNA数目的柱状图。(4)在上述变异枝条上的一朵花接受了该植株其它枝条上基因组成为a的花粉,所产生种子的胚的基因型为 。这些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 倍体,是否可育?为什么? 。 31. (13分)某动物的毛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D基因具有削弱黑色素合成的作用,但Dd和DD削弱的程度不同,DD个体完全表现为白色。现有一只纯合的白色个体,让其与一黑色个体杂交,产生的Fl表现为灰色白色11,让Fl的灰色个体杂交,产生的F2个体中黑色灰色白色367。已知子代数量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毛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2)亲本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F2白色个体中的纯合子比例为 。(3)现有一杂合白色个体,现在欲确定其基因型,可以从F2中选出表现型为黑色的个体与其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这样也能同时确定所选黑色个体的基因型。若子代中 ,则该白色个体与所选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子代中 ,则该白色个体与所选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子代中 ,则该白色个体与所选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子代中 ,则该白色个体与所选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高三生物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题号123456答案DDCBBC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54分)27.(8分)(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 (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磷脂双分子层 (3)(2分) (4)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分)28.(9分)(1)线粒体 丙酮酸 渗透 (2)(2分,少答1项或2项给1分)(3)2/3 (2分) (4)雾霾中的颗粒物可能导致部分气孔被堵塞,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光合速率减慢(2分)29.(12分)(1)复制、转录、翻译 和 (答不全不得分)(2)和 (答不全不得分) 核糖体(3)苯丙氨酸(2分)(4)T/A替换为G / C(或:A/T替换为C / G)(2分)(5)红花性状属于显性突变,亲本是杂合子,自交有性状分离(2分) 15/17(2分)30.(12分)(1)144 4(2)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2分) (3)3分(末期数目不做严格要求,时期、数目、图例等各占1分)时期染色体数目7236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DNA染色体(4)AAa或Aaa或aaa(2分) 三 不可育,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很难产生正常配子(2分)31.(13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2)Bbdd bbDD 3/7 (2分)(3)全部为灰色 BbDD、BBdd 灰色:黑色=1:1 bbDd、BBdd 灰色:白色=3:1 BbDD、Bbdd 灰色:黑色:白色=1:1:2 bbDd、Bbdd 高三化学练习题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2、请将第卷选择题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第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卷答题纸。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B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C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D氯化钠注射液和淀粉的水溶液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Na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C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2NA个NaD常温常压下,71g37Cl2含有NA个37Cl2分子XYZ9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W的氧化物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比X强C可以用电解法制备Z单质D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10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性辅助配置之一。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 2KNO3 = K2O 5Na2O 16N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NaN3是还原剂B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5D标准状况下,当有10mol电子转移时生成358.4L N211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MgO、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CO2与SiO2都是第IV A族的最高价氧化物,则它们的物理性质相似D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但反应实质不同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正确的是A实验室灼烧胆矾测定胆矾中结晶水的含量B过滤除去粗盐中的沙子C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除去CO2中的HCl气体13过量的硝酸和6.4g铜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A. 0.05mol B. 0.1mol C. 0.2mol D. 0.25mol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26(15分)已知:X、Y、Z、R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Y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Z和R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铜反应生成Cu2Z和CuR2,请根据要求填空。(1)画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2)Y、Z、R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3)X气态氢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 ;检验该产物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4)R的单质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2分)A、B、C、D为中学化学四种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已知:A + H2O M + C;D + H2O N,M、N是酸雨的主要成分。(1)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 + H2O M + C 。A + B C + D 。(2)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与N的浓溶液反应 。aNH3 bH2 cSO2 dH2S(3)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B的是 。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浓H2SO4加热(4)某同学认为:将A通入到Na2S溶液中能够证明A的氧化性,此说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28(16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铁触媒(2价铁和3价铁组成的氧化物)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列流程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1)步骤中需用1.50 molL1的硫酸100mL,若用18.4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则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mL(2)步骤通入Cl2的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步骤后需用 (填仪器名称)取25.00mL稀释后溶液。(4)步骤消耗0.10molL1的Na2SO3溶液25.00mL,则铁触媒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目前的研究表明,铁的某些含氧酸盐可用于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1)用K2FeO4处理中性废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和其它物质,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处理废水时既利用K2FeO4强氧化性,又利用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的 作用。(2)MFe2O4可以与氢气反应制备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 (3x c 0;则b点的电势有可能b 0D电势差必定Uab = 2Ubc18如图所示,可绕固定转轴B点转动的直木板OB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为,在直木板O点处用铰链连接一长度一定的竖直直杆OA,且OA=OB,A与坡底B间有一个光滑的可伸缩的细直杆AB,细杆上穿一个小钢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所用时间用t表示,现改变直木板的倾斜角,在改变的过程中,始终使直杆OA保持竖直方向,则 t 的关系图象为 19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如图所示,当木板固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1,现由静止释放后,木板沿斜面下滑, 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若斜面的高为h,底边长为 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稳定后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F1dF2hB稳定后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F2hF1dD=20xx年10月1日,继 “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之后, “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嫦娥二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 = 100 km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C嫦娥二号在轨道上绕行的线速度为D嫦娥二号轨道处的加速度为21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 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4 m的竖直圆环内侧,且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圆环顶点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然后沿CB圆弧滑下,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速度为零,则h的值可能为A10 mB9.5 m C8.5 m D8 m第卷三、非选择题:2226题为物理必考题,请考生将解答写在物理答题纸上相对应的题框内,在本试卷上作答不得分。22(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该小组在实验中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小车,而且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也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则对该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A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砂桶和砂的拉动下带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B实验中必须使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细线对小车的真实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D该实验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23.(12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的,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打点计时器所打在纸带上的点进行计算 (1)(3分)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3分)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3分)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3分)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如图所示的纸带回答) 24.(12分)如图甲所示,电荷量为q=110-4C的带正电的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方向沿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运动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前2秒内电场力做的功。(2) 物块的质量。(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E甲v/(ms-1)t/sO12324t/sO12324E /(104NC-1)乙丙25. (18分)如图所示, A、B、C、D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绝缘轨道,AB段、CD段均为半径R2.5m的半圆,BC、AD段水平,AD =BC = 8 m,B、C之间的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场强E 6 105 V/m;质量为m = 4103 kg、带电量q = +1108C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与轨道AD段之间存在摩擦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小环与轨道其余部分的摩擦忽略不计,现使小环在D点获得某一初速度沿轨道向左运动,若小环在轨道上可以无限循环运动,且小环每次到达圆弧上的A点时,对圆轨道刚好均无压力求:(1)小环通过A点时的速度多大; (2)小环与AD段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环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多大选修(15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 0.1m,两板间距离 d = 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已知微粒质量为 m = 210-6kg,电量q = 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 =10-6 F求:(1)为使第一个粒子能落点范围在下板中点到紧靠边缘的B点之内,求微粒入射速度v0范围。(2)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落到下极板上?LBm,qdv0A高三物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4. C 15. C 16.A 17.B 18.A 19.AD 20. ABD 21.BC22.BCD23. (1)交流,(2)D,(3)B,(4)GJ24解:(1)前2秒内电场力F=E1q=3N (1分)位移: m (1分)电场力做的功 W =FS(1分) W = 6(J)(1分)(2)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a=1m/s2 (1分) E2q =mg (1分) E1q E2q=ma (1分) m =1kg (1分)(3)由图像:,有= =0.2 (4分)25.(16分)解:(1) 3分 3分联立可得: 3分由图像可得H = 0.4m , F = 0N ; H = 1.0m,F = 6 N 代入可得:r = 0.16 m 1分= 4 m/s2 1分(2) 3分= 4103 m/s 2分26.(18分)解:(1)进入半圆轨道AB时小环仅受重力,在A点由向心力公式得: 3分 3分(2)由题意可得:物体在AD段损失的能量跟在电场阶段补充的能量是相等的,故摩擦力做的功与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故: mg LAD = qE LBC 3分 = 0.15 3分(3)从A到D列动能定理可得: 3分解得:vD = 7 m/s 3分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