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776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注意: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一、语言文学运用(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榫头(sn) 敛裾(j) 正月(zhng) 畏葸不前(x) B熟稔(rn) 岑寂(cn) 蟊贼(mo) 浅尝辄止(zh)C赍发(j) 酒馔(zhun) 糍粑(z) 揆情度(du)理D猗郁(y) 訾詈(z) 相勖(x) 椎(zhu)心泣血2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模棱两可 调动/调虎离山B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冠冕堂皇 为难/为虎作伥C复辟/无可媲美 劲头/疾风劲草 干脆/外强中干D量刑/量才录用 称道/称心如意 塞外/敷衍塞责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截流 开源节流 教课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B恭敬 事必躬亲 摄像机 众口铄金,积毁消骨C树荫 绿草如茵 钓鱼竿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涣散 焕然一新 水蒸汽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4下列各句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17年前的唐伯虎点秋香令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风格成为影史上的精典,也令身为该片的导演李力持声名雀起,成为香港红极一时的喜剧片导演。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无可明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刚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的暇想。C秋躁,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秋季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就显得很频烦。 D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在内地影坛掀起一股“纯爱电影风”。纯爱电影中那些像初恋般淡淡而唯美的情感总是让人觉得意尤未尽。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的心灵。 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 A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是怎么过除夕的?那是相当的有味,全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中央台主办的联欢晚会,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守候着新年的来临。B有些人真是胆大,打出一两万字半通不通的片段文字就能做出三四百页的大书来,而且书中的图片与文字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但这样的书就摆到书店里去了。C南昌一家生产酱油的企业,一直在它们生产的酱油中添加人工色素、黏稠剂等,却大做广告说“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这简直是掩耳盗铃。D他昨天到我家做客,泡的新茶他一口没喝,说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远不如外国的饮料好喝。才出去镀了两年金,怎么就不能喝茶了呢?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3D影院时代,3D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然而日本的一些电子公司却警告观众,观看3D电影有害健康。B如果把干旱的原因归咎于大自然的无情,恐怕还会遭遇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因为,人类活动对于少雨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C上海世博园中的最佳城市实践区给了城市一个在世博会上独立参展的机会,这里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优秀实践方案。D与父辈不同,新一代农民工对土地的感情远没有上一代那么深,同时,新鲜时尚的城市文化对他们耳濡目染,因此他们不再想做城市的打工仔,而是希冀成为城市人的一员。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B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C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D在朱清时看来,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这种大锅饭式的机制,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9按顺序排列下面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中年人不见得都会把两力交汇的困惑表达成哲理的外貌,但他们大多置身于哲理的磁场中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学家都是在中年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的到了老年,人生的磁场已偏于一极、趋于单相A B C D10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认识到,植物除了能利用阳光进行光能合成外,还有更多的功能。植物通过许多复杂手段获取并解读阳光携带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植物不仅能感觉到其他植物的存在,并以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几率,而且还能通过阳光确定春天是否已经来临,冬天是否已经结束。通过阳光,种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芽,成年植物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大多数植物能做到与季节变化保持高度一致。如果白天时间太长,某些种类的植物就不会开花;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白天持续足够长的情况下才会开花。观察结果表明,植物能随着季节的变化估算出白天的变化长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它们必须会区分白天和黑夜,测量时间长度,综合各种信息。植物真的具有这种能力吗?研究表明答案是肯定的。就像植物通过受光体测量光线一样,它们也能测量时间,准确地说是通过生理钟来测量的。早在很多年前,植物学家就已认识到,光在决定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开花时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那时的科学家认为,光合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个结论有些过于简单化。实际上植物不是通过聚集光的能量,而是通过搜集和加工光携带的信息来促使其生长。虽然植物没有感觉器官来感知光,但其体内的每个细胞内都生有受光体。受光体就像它的眼睛,能使植物感觉到光的存在、强度、持续时间、方向以及颜色的相对比率。光携带了大量信息,而植物能够解读这些信息。植物是通过“研究”白色环境光(由各种颜色组成)开始解读光所携带的各种信息的。叶绿素有选择地从白光中吸收颜色或波长。绿叶能吸收大部分红光和蓝光,并通过叶片反射,传播一种被称做“远红光”的光线,这种光的波长恰好在可见范围之外。植物不仅能测量各种颜色的密度,而且还能测量某种颜色配对的比率。科学家们曾做过一项实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植物通过测量红色与远红色之间的比率能“看见”其他植物叶子的阴影。这一观点认为,植物所处的环境如果过于浓密,其他植物反射的远红色光就会增多,而吸收的红色光就会减少。因此,植物只要检测出红色和远红色光之间的比率,马上就会知道它是否被遮挡了。随着植物视觉系统的发现,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植物在分子层面的工作原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适应了一天24小时的循环形式,植物当然也不例外。大部分生理过程都是按一天的生理节奏进行的,早在1930年,德国生理学家欧文勃宁就认为植物通过其体内的生理钟测量一天的长度。但是生理钟并不像机械钟那样准确,其循环周期只是大致接近24小时。因此,生理钟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以与太阳的循环周期保持同步。植物的感光受光体就起这种作用。xx年,植物生物学家史蒂夫凯和他的研究小组第一次鉴定了一种能让植物生理钟保持同步的受光体。这些分子就是光敏素和隐秘色素。植物学家克林皮特恩认为,生理时钟直接促进植物生成一种能对光的季节变化产生反应的分子。同时他又指出,无论是这种分子还是受光体都无法单独发挥作用,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促使植物开花。植物学家对近来取得的成功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发现了植物通过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使其生长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的秘密。(选自百科知识xx年第18期,有删改)11下列对文中植物“生长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的秘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植物能够聚集光的能量来进行光能合成。B植物能够获取并解读阳光携带的各种信息。C植物能够通过体内细胞的受光体感知光线。D植物能够借助光体来调解自己的生理时钟。12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植物虽然没有眼睛,但其体内生有类似动物眼睛的用以感受光的器官。B阳光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都与阳光密切相关。C光能合成是植物的一个次要功能,获取并解读阳光中负载的各种环境信息是植物最主要的功能。D生理钟促进植物生成能对光的季节变化产生反应的分子,从而促使植物开花。13什么是植物的“眼睛”?为什么这样说?(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9分)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我记得有一次,身边分文不剩了,但在天黑前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钱呢?我沿着街道徘徊了整整一小时,也想不出一点办法来。后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时一只狗朝我走来,停在我身边,打量着我,好像是在说:“你想交朋友吗?”我好奇地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一位民族英雄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人们都羡慕地望着他那身显眼的制服。这时他突然看见了这只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看得出他也迷上了这只漂亮的畜牲。将军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 “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我爽快地说:“可以。”“卖多少钱?” “三美元。”我回答。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那么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说着,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然后带着狗一直向楼上走去。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相貌温和的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四下里东张西望。我对他说:“你是在找狗吗?”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是的,一分钟前它还在这里。”我说,“我看见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如果你需要我试试的话,我愿意帮你找回来。”我很少看见一个人如此感谢我,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毫无疑问,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少。我说:“三美元。”他惊讶地望着我说:“啊!这算不了什么,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但我说:“不,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二话没说就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吧,怎么多一分钱也不想要。我向旅馆服务台打听到了将军房间的号码。当我走进房间时,将军正非常高兴地在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对不起,我要把这狗带回去。”他吃了一惊说:“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已经卖给了我,价钱是你出的。”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他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 “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了?”“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我说:“哎呀!你真问得稀奇,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呢”将军打断我的话,说:“这正是我生平遇到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你” 我不等他说下去,便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哎呀,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说:“请别再费口舌了,你不能回避这个事实: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如”将军连连挥手:“好啦,好啦,不要说这一大堆令人迷惑的辞令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谢。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 。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大家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我非那样做不可。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那种来路不明的钱。”14“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5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有益于主旨的表达。(3分) 16结合全文,谈谈这篇小说以“光荣的事情”为题的好处。(3分) 17请赏析文中“我”的形象与作用。(5分) 18透过这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睿智,小说不但诙谐幽默,而且耐人寻味。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请联系现实加以说明。(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一:都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C予窃悲其人 悲:悲痛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冰,水为之而寒于冰C而散亡磨灭 惑而不从师D亦因以自警焉 不如因而厚遇之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2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方 其 用 心 与 力 之 劳 亦 何 异 众 人 之 汲 汲 营 营 而 忽 然 以 死 者 虽有 迟 有 速 而 卒 与 三 者 同 归 于 泯 灭 夫 言 之 不 可 恃 也 盖 如 此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听 筝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24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 25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7分)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君子生非异也, 。(劝学)(2)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3)知不可乎骤得, 。(赤壁赋)(4) ,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5)舞殿冷袖, 。(阿房宫赋)(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念奴娇赤壁怀古)(7)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数字化生活”是一种将数字化产品数码相机、IPHONE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等作为必需工具的生活方式。有人说,“数字化生活”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生活方式,如QQ聊天,飞信传情,开心偷菜,新浪围脖,看电子书,网络视频。也有人说,“数字化生活”就是生活在数字世界里,随手拈来的事物可以用数字来量化,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可以用数字来衡量。根据上述材料,以“我的数字化生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浙江省慈溪中学xx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每小题3分)1B【A正月(zhng) C糍粑(c)D椎(chu)心泣血】2B【Abi/bi m/m dio Bkng/kng gun/gun wi/wi Cb/p jn/jng gn Dling chng/chn si/s】3C【A教课书教科书,B积毁消骨积毁销骨,D水蒸汽水蒸气】4D【A精典经典 声名雀起声名鹊起,B无可明状无可名状 暇想遐想,D秋躁秋燥 频烦频繁 D意尤未尽意犹未尽】5A【“村庄”侧重房屋连片;“乡村”与“城镇”相对;“村落”侧重人口聚居的地方;“乡井”泛指家乡,书面语色彩较浓。“滋养”指供给养分,多与身体等搭配;“润泽”,滋润,常与植物搭配;“滋润”,指增添水分,常与皮肤等搭配;“滋补”,指供给身体需要的养分。“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兰心蕙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秀外慧中”形容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语境中有“心灵”,只能用“冰清玉洁”。“即使”表让步假设,“然而”、“尽管”表转折,语境则是假设句。】6B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两方面关系很疏远,或者根本没有关联。一起,表同一处所;一齐,表同一时间。应用“一齐”。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7C 【A“3D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包含“为所”和“深受”两个句式,去掉“所”字即可。B语序不当,应为“遭遇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D主客体颠倒,应为“他们对新鲜时尚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8D【A 搭配不当,“销售”不能与“人”搭配。B杂糅,删掉“由于”或“造成的”。C成分残缺,删掉“在”和“中”。】9A【解析:本题思路为先批驳,后立论,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10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9分)11A 【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能合成早已为人熟知,并不是植物学家近来取得的成功。而且,根据文中第三段“植物并不是通过聚集光的能量来促使自己生长”,可知光能合成不是植物“使自己的生长与环境保持一致的秘密”。】12B 【A 由第三段“虽然植物没有感觉器官来感知光,但其体内的每个细胞内都生有受光体”可以知道,受光体并不是器官。C 由第一段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认识到,植物除了能利用阳光进行光能合成外,还有更多的功能”可以知道,光能合成与获取并解读阳光中负载的各种环境信息作为植物的两种功能并没有主次之分,C项所说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D 这种分子必须和受光体结合才能促进植物开花。】13(3分)植物的细胞内的受光体就是植物的“眼睛”。因为受光体能使植物感受到光的存在、强度、持续时间、方向及颜色的相对比率。 (二) (19分)14. 写出小狗的可爱,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3分)15我做了一件光明正大的事。(3分)16设置悬念,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吸引读者;具有讽刺作用,挖苦了所谓用不正当手段赚钱是光荣的;用幽默的手段,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社会现象的本质。(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17形象:“我”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自欺欺人的人,通过玩弄手段不劳而获。(2分)作用: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我”是贯串文章始终的主人公;通过“我”的所作所为抨击丑恶的社会现象,揭示全文主旨。(每答出一点得1分)18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买空卖空、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玩耍伎俩,骗人钱财,但却获得信守承诺、一诺千金、助人为乐的美名;空手套白狼的人的最后很有可能大红大紫、飞黄腾达,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被最广大的社会大众认为是光荣的事情!(本题要求学生能从文本阅读所得感悟、联系到生活,3分;条理清楚,2分;共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8分)19C 【悲叹(为而悲)】20C【C而:却。A所以:的原因/用来的(方法);B于:到/比;D因:因此/趁机】21C22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评分说明:共6处须断,错1处扣1分,3分扣完为止。】23(1)像颜渊这样的人,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罢了,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好像愚笨的人。【“若”字1分,“而已”1分,语句通顺1分。】(2)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的思想,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此文赠送给你。【“摧”字1分,“于”字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二)(7分)24. (3分)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25(4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三)(7分)26. (1)善假于物也(2)闻道有先后(3)托遗响于悲风(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5)风雨凄凄 (6)卷起千堆雪 (7)舞榭歌台 四、作文(60分) 27.按高考作文要求批改。附译文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像颜渊这样的人,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罢了,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好像愚笨的人。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的思想,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此文赠送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