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797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觳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罘(众)人日协(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A.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B王位世袭制 的实行C井田制的盛行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 、广西3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5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日微子启,其次日仲衍,其次日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 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6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伏(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猪者为庸 (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7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实行的前提是王权强大 B其存在的根本基础是井田制C赵、魏、韩是西周分封形成的诸侯国 D开拓了西周的疆域9在都城举行了宏大的册封仪式后,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居民征服。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用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状况A西汉初年 B周朝初年 C唐朝初年 D清朝初年10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11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 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12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新13柳宗元封建论言:“陵夷迄于幽、厉,(周)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东周时中国封建制逐渐形成 B周朝推行的分封制在走向崩溃C东周的统治越来越腐败 D诸侯争霸导致天下大乱14.下列关于商朝内外服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B外服制度主要管辖自动归附或被商征服的方国,类似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内服制度是管理商人本族活动区域的制度D商王对外服和内服基本采取统一的管理制度15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6我国奴隶社会的“天子”制度与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的最根本区别是A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不同 B对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的规定不同C最高统治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最高统治者拥有的权力不同17史记记载 ,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18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19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文中的“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 措施是 ( )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0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21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2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 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 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3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2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5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 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26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重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各国间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和其他国 不同,只任用外来人才27“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 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权。 材料二 (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明太祖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 太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分析“三公”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太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2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2分)(3)根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不同。(5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3分)答案:1、A2、C11、A12、D13、B14、D15、B16、C17、B18、A19、B20、B21、B22、D23、C24、C25、C26、A2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