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86869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殉职 (xn) 狭隘(y) 热忱 (chn) 鄙薄 (b) B. 纯粹 (cu) 干涸(h) 坍塌(tn) 酬劳(chu)C. 灼热(zhu) 滑稽 (j) 恍惚 (h) 抽噎(y)D. 附和(h) 呻(shn)吟 晕眩(xun) 突兀 (w)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3(2016长沙)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3分) 管理 治理 昨天 推测 汉语 创新 清楚 宽阔 减少 懒惰 A / / / B / / C / / D / /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6( 2016鄂州改编)综合性学习。(11分)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4分) 调查年份所占比例调查内容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2013年2014年2015年不喜欢阅读423220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02324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诫子书 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 9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5分) 1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2.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13.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 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对比的语句: (2分)好处: (1分)15.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6.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分) (三)(2016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守 桥 葛俊康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 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 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 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 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 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 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 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 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7.阅读文章第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18.第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19.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20.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 三、作文(50分)21. (2016永州)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题目:特别的经历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 【解析】A.狭隘(y)应读 狭隘(i) C滑稽 (j)应读 滑稽 (j) D. 附和(h)应读 附和(h)2. C 【解析】烘堂大笑 应为 哄堂大笑 惊慌失挫 应为 惊慌失措3.C 【解析】 A语义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即可;B不合逻辑,“防止”与“不要”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语义不符,应 去掉“防止”或者“不要”;C表述正确;D搭配不当,“发扬产业”搭配不当,可将“发扬”改为“发展”。4. B【解析】管理 治理 推测 创新减少都是动词 昨天 汉语都是名词 清楚 宽阔懒惰都是形容词。5. C【解析】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6.(1)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设计合理即可)(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意思对即可)(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意思对即可)二、阅读理解(一)7. 励:振奋 险:轻薄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8.(1)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9.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0.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1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二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的。13.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主要是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14.对比语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或“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好处: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15.(1)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2)作者用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议论得热情洋溢,增强了语言气势,收束非常有力。“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16.开放性试题,联系选文,结合实际来谈,言之有理即可。(三)17.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 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 18.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19.(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担心,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 (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时,由不解到理解再到心生敬佩的心理变化过程。 20.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 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 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