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世界经济.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1520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世界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世界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世界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近代世界经济1(xx安徽淮北一模16)仔细观察右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解析】从图中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进行贸易往来可知体现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黄金白银大量输入欧洲,以致物价上涨,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三角贸易主要指奴隶贸易,涉及的是欧洲、非洲和美洲,不包括亚洲,与图片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是指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2(xx安徽黄山二模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明代农业与宋代农业相比较有何新发展,分析其成因。(10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新航路的开辟【解析】(1)第一小问发展,据材料一图片中的图示和分布区域的变化,从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品种的变化等具体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教材所学,从先进棉纺织技术的推广、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答案】(1)发展:经济作物(如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外来农作物品种(如玉米、甘薯、烟草等)传入。(4分)原因:棉纺织业的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6分)3(xx安徽淮北一模26)(18分)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第三节 宗教改革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xx年版(3)推断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史观,分别分析其史实依据。(6分)【考点】(3)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3)第一小问史观,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史开端,可知运用的是革命史观,目录B以“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为开端,不仅介绍西方也涉及东方,故体现的是全球史观;第二小问依据,以英国为开端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说明,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以16世纪为开端可结合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回答。【答案】(3)1962年教材:革命史观(1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2分)1992年教材:全球(整体)史观(1分)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2分)4(xx安徽合肥一模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8分)【考点】(2)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图片以及1500年历史可以概括出中心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第二小问贸易的方式结合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贸易特点来回答;第三小问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拓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角度概括回答。【答案】(2)中心: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方式:殖民贸易为主。(4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拓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4分)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xx安徽黄山二模37)(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迭造成的恐惧”。根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10分)【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1)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中“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日益壮大的力量,造成的恐惧”这些关键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析,应该首先表明观点是否正确,然后罗列史实论述即可,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该观点,抓住题目中的“崛起大国”“原有霸主”“战争”几个关键词进行组织才是最重要的。【答案】(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4分)评析:该观点符合史实。近代史上英国崛起的过程中相聚挑战并击败原有海洋霸主西班牙、“海上马车夫”荷兰及欧洲大陆霸主法国,成就自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德国两度崛起,挑起两次世界大战。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激烈冲突和战争;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之下,尽管美苏之间有尖锐对抗,但始终双方没有爆发战争。(任选一观点解答,观点2分,史实正确一例即得4分)2(xx安徽淮北一模27)(16分)历史上的大国兴衰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欧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它的汇票可以在世界各地兑换。荷兰人在印度洋、波罗的海建立了贸易据点,既可以免除管理当地社会秩序的成本,又能够获得贸易中介的红利。但是随着英国、法国等国的崛起,荷兰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英、法等国都在组建自己的东印度公司,荷兰在印度洋的垄断地位已经难以维系。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股票市场起了一台大功率的“抽吸泵”的作用,把全欧洲的剩余资本吸到荷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同样变成了大功率的机器,却把荷兰的剩余资本抽到英国去。1772年,英国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英格兰银行停止贴现,阿姆斯特丹不得不为自己的票据提供贴现。这场危机让阿姆斯特丹失去了欧洲头号金融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孙兴杰资本转移与荷兰的衰落(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荷兰崛起的有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霸权地位丧失的原因。(8分)【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1)第一小问因素,从材料一“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欧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它的汇票可以在世界各地兑换”,可知原因是荷兰的金融中心地位,印度洋和波罗的海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必经地区,从“荷兰人在印度洋、波罗的海建立了贸易据点”,可知荷兰崛起的因素有控制世界主要商路垄断国际贸易;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中“随着英国、法国等国的崛起,荷兰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可知当时出现了是英荷战争,导致荷兰海上霸主地位丧失,从“英、法等国都在组建自己的东印度公司,荷兰在印度洋的垄断地位已经难以维系”,可知体现的原因是荷兰商路和贸易的垄断被打破,从材料一中英国银行危机对荷兰的影响,可知原因是荷兰对外投资损失巨大,从“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同样变成了大功率的机器,却把荷兰的剩余资本抽到英国去”,结合英国在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原因是大量资本输出国外而没有用于发展本国的工业。【答案】(1)因素:利用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吸收了大量资本;控制世界主要商路垄断国际贸易。(4分)原因:大量资本输出国外而没有用于发展本国的工业;对商路和贸易的垄断被打破;对外投资损失巨大;三次英荷战争,失去北美殖民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4分)3(xx安徽合肥一模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8分)【考点】(2)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图片以及1500年历史可以概括出中心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第二小问贸易的方式结合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贸易特点来回答;第三小问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拓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角度概括回答。【答案】(2)中心: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方式:殖民贸易为主。(4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拓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4分)4(xx安徽黄山一模24)(20分)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年代历史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5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现代前期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请回答:(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析】(2)第一小问“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一直接归纳;第二小问“原因”,首先从“追求来世”可以得出中世纪的原因是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然后结合材料一和教材从经济发展和人文主义发展等角度作概括。【答案】(2)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2分) 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主义思想。(4分)5(xx安徽黄山一模25)(20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6分)【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2)第一小问“做法”结合教材概括殖民主义的动机和罪恶就可以了;第二小问“评论”结合教材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评价回答即可。【答案】(2)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 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4分)6(xx安徽淮北二模36)(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朝代纪年年份户数(万户)人口数(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123331595950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42796210078桓帝永寿三年157106780564869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161639隋炀帝大业五年609890754602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529193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208823467348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123029278451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134303598490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114158665983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106333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1027500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注: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6分)【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3)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从图表逐个州进行横向比较即可,首先欧洲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美洲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但非洲人口比例不断减少,其它州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角度去回答,例如政治上欧洲和美洲人口增长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传播,经济上有利于产生大量的劳动力和形成广阔的市场,从而有利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而带动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思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文化上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关系上有利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对外关系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3)围绕“人口政策”这一中心展开谈认识。材料一可以推出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要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材料二可以推出应该制定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三可以推出要随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要建立与人口政策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注意人口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等。【答案】(2)特点:欧洲、美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大大降低(4分)。影响:有利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进行扩展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的传播;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新的民族,如美利坚民族等。(任答4点给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认识:人口政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及时调整;制订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人口政策要有前瞻性,保障其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社会福利保障等相应的配套机制。(答出其中3点,得6分)7(xx安徽马鞍山二模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之间应如何分配。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1 00年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家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邓小平、中曾根、英迪拉甘地、叶利钦、霍梅尼和苏哈托的继承者将对抗里根、撒切尔夫人、密特朗和科尔的继承者。西方主宰天下的时代正在终结。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从维护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巴黎和会中汲取哪些深刻教训?(14分)【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主要从三国先进的政治制度优势、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的成果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教训,从巴黎和会的局限性方面回答。【答案】(1)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大大提升了国力;殖民扩张确立了对世界的领导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了德国。(8分)教训:确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尊重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正义诉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6分)工业革命1(xx安徽蚌埠二模20)图5反映了英国18561868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B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技术进步导致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 D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垄断组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其他国家工业产量和英国工业产量的对比数据,只是单方面表明了英国纺织业的相关数据,无法体现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B项错误;因为工业革命的完成,更先进技术的推广,纯粹依靠织机和工人数量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进而依赖于质量,故C项正确;从实际数据来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不是减弱,而是加强,故D项错误。【答案】C2(xx安徽淮南一模21)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A西方文明的兴起 B工业文明的扩展C世界市场的出现 D逐步缩小的世界【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解析】西方文明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西方文明的兴起应该追朔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故A项错误;瓦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早期电动机代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平煤矿是在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企业,是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学习西方的典型代表,八幡制铁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大的官营钢铁厂,是在明治维新期间兴办的企业,这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扩展,故B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四幅图片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逐步缩小的世界”指的是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和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世界联系日益加强,后两幅图片与此联系不强,故D项错误。【答案】B3(xx安徽黄山一模13)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英法两国逐渐失去经济优势”只体现了表格前两行数据,不全面,故A项错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在工业发展上超过英法,但是英法仍然占据着比它们多得多的殖民地,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在这里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包含国际地位下降的内容,故C项错误;美德的经济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只是对材料数据反映的历史表象的概括,没有挖掘出其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B4(xx安徽合肥三模20)阅读下表,导致其中两个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殖民霸权的建立 B垄断程度较高C封建因素的铲除 D欧亚移民涌入【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解析】根据图表可以看出,1900年美国、德国制造业迅速发展。1900年美国、德国还没有建立殖民霸权,故A项错误;19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德国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程度较高,推动制造业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因素,故C项错误;欧亚移民涌入只符合美国,故D项错误。【答案】B5(xx安徽黄山二模20)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A B C D【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间的原料和商品往来日益扩大,推动力国际贸易额的增加,故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图片时间不符,故错误;工业革命中新出现的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数量,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故正确;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普遍建立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时间不符,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6(xx安徽马鞍山一模21)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B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处于世界工厂地位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D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依据题意推断图中ABCD分别代表中国、英国、美国、德国。从示意图可见18世纪中期的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超过其它三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故A项正确;19世纪后期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开始衰落,故B项错误;示意图中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仍然落后英国,故C项错误;示意图中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落后其它三国,故D项错误。【答案】A7(xx安徽合肥二模36)(30分)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表1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项目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8分)(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12分)【考点】(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圈地运动)(2)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解析】(1)据材料一“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可知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据材料一“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据材料一“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2)第一小问经济发展模式,据材料一“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和“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之为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据材料二“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和“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经济发展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可知小农经济占有优势,据材料二“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可知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答案】(1)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8分)(2)模式: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或答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或答斯大林模式)(4分)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8分)(育之有理亦可)8(xx安徽淮北一模27)(16分)历史上的大国兴衰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是对一国科技、产业和文化成果的展示。下图中图1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英国馆中陈列的机器,被称为“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起来了”。图2是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它在历史上并没能给人留下太多的话题。(2)比较图1和图2,从科技和经济关系的角度说明英国大国地位的变化。(4分)【考点】(2)工业革命【解析】(2)图一时间是1851年,此时与英国相关的科技成果是英国率先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结合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影响得出英国的世界地位,图二时间是1908年,可知当时世界科技成果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和对英国的作用分析英国的世界地位总结变化。【答案】(2)变化:图1说明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重大的科技发明都是在英国完成的;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分)图2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不在英国;20世纪初,英国丧失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2分)9(xx安徽黄山一模24)(20分)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年代历史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5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现代前期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请回答:(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4分)【考点】(3)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3)抓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现代时期”,依据材料一转化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结合教材确认这一时期对应的西方生产力发展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立足这一根本,从生产力进步、生活方式改变、思想文化变化等角度思考总结。【答案】(3)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4 分,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xx安徽黄山二模37)(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迭造成的恐惧”。根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10分)【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1)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中“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日益壮大的力量,造成的恐惧”这些关键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析,应该首先表明观点是否正确,然后罗列史实论述即可,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该观点,抓住题目中的“崛起大国”“原有霸主”“战争”几个关键词进行组织才是最重要的。【答案】(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4分)评析:该观点符合史实。近代史上英国崛起的过程中相聚挑战并击败原有海洋霸主西班牙、“海上马车夫”荷兰及欧洲大陆霸主法国,成就自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德国两度崛起,挑起两次世界大战。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激烈冲突和战争;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之下,尽管美苏之间有尖锐对抗,但始终双方没有爆发战争。(任选一观点解答,观点2分,史实正确一例即得4分)11(xx安徽淮北二模36)(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国主要朝代官方人口统计举要朝代纪年年份户数(万户)人口数(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123331595950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42796210078桓帝永寿三年157106780564869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161639隋炀帝大业五年609890754602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529193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208823467348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123029278451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134303598490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114158665983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106333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1027500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的人口政策也在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国初期“人多是好事”是生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使人口迅猛增长。60年代,限制生育政策提出,并在部分市、县试行。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1982年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人口红利”的即将消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性别比的失衡,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还有独生子女在主流城镇社会成为中坚人口等,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搜狗百科计划生育政策等资料整理(注: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6分)【考点】(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3)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从图表逐个州进行横向比较即可,首先欧洲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美洲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但非洲人口比例不断减少,其它州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角度去回答,例如政治上欧洲和美洲人口增长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传播,经济上有利于产生大量的劳动力和形成广阔的市场,从而有利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而带动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思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文化上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关系上有利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对外关系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3)围绕“人口政策”这一中心展开谈认识。材料一可以推出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要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材料二可以推出应该制定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三可以推出要随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要建立与人口政策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注意人口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等。【答案】(2)特点:欧洲、美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大大降低(4分)。影响:有利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进行扩展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的传播;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新的民族,如美利坚民族等。(任答4点给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认识:人口政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及时调整;制订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人口政策要有前瞻性,保障其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社会福利保障等相应的配套机制。(答出其中3点,得6分)12(xx安徽安庆三模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示意图材料三类别企业创办人时间地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安庆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上海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李鸿章1878年唐山汉阳铁厂张之洞1890年汉阳(2)根据材料二概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从洋务运动的结局看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是什么?(9分)【考点】(2)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3)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解析】(2)据材料二中“图例”文字说明部分归纳得出工业、交通、城市化等几个角度,据材料二“进口棉花”、“出口纺织品”结合所学得出:棉纺织业成为新兴工业;煤、铁工业快速崛起;铁路、运河、海运等交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3)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三“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矿务局、铁厂”得出中国从重工业起步,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据材料三“创办人”分析得出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第二小问缺陷,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得出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答案】(2)状况:棉纺织业成为新兴工业;煤、铁工业快速崛起;铁路、运河、海运等交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9分,答出三点即可)(3)差异: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中国从重工业起步。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6分)缺陷:没有改变封建制度。(3分)13(xx安徽马鞍山三模37)(26分)中国和英国在前近代时期经济发展都已达到了原始工业化阶段,但二者的出路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利润的再投资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都是绝大多数英国投资的资金来源,这些投资又反馈到那些创造利润的工业部门”。技术革新是提高利润的最有效的手段,因而“生意兴隆的商人抱着极大的兴趣赞助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工业,特别是那些实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工业部门和企业,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资金支持,必然会使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充满生机。 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四卷材料二 “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一“它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的有效的所有权。除排除了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障碍外,英国已开始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了。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摘编自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我们(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原本不像英国普通法那般复杂,没有那么多政治的和民事的功能,也没有那么严密的组织和发达的技术手段,因为,我们的法律基本上只是礼的附庸,既不是用来维护人的权利也不能用以度量自由,更不是为处理复杂的商业关系而设计的,它的重点是在对农民的治理,其中的核心问题,则是社会秩序的安定。” 摘编自粱治平:法辨一一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英商业资本流向的不同。(1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英两国法律制度对待工商业活动的巨大差异。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发生条件的认识。(14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工业革命【解析】(1)依据材料一图片标题“徽商的豪宅”“康百万的庄园”并结合教材所学,对中国商业资本的流向可以概括为买房置地等非生产性领域;依据材料一“投资又反馈工业部门”、“ 商人赞助制造业”等关键信息,概括为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2)第一小问“差异”,依据材料二“它发展了有效的所有权”、“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我们的法律不是用来维护人的权利,不是为处理复杂的商业关系,对农民的治理,社会秩序的安定“等主要内容,可以从所有权、知识产权、治理人民等角度对比区分;第二小问“认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意识形态、政治前提、所有权、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等角度归纳即可。【答案】(1)不同:中国:绝大部分用于修建豪宅、购置地产、修建宗祠等非生产性领域,很少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用于扩大流通规模。(6分)英国:商业资本不断转化为工业资本,特别是那些为提高利润而进行技术革新的工业部门。(6分)(2)差异:英国:法律明确和保护所有权,用专利法保护知识产权;中国:传统中国法律是治理人民的工具,不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缺乏调解和处理民事、商业的法律。(8分)认识:工业化的发生需要具备社会环境、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念等条件;保护所有权,保护工商业者的利益,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和创业,减少行政干预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6分)14(xx安徽宿州三模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国别时间史料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美国1933年罗斯福先后提出各种咨文,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国会应罗斯福总统之请召开特别会议,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主要措施有:维持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限制农业生产以维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场主破产;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制止企业倒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议(国)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与英国相比,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权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14分)【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解析】(1)第一小问地位与作用,根据材料一的表格英国一栏,英国议会拥有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心,高于王权;根据材料一的美国一栏,国会也行使立法权,但受总统的行政权的制衡;第二小问变化,罗斯福新政时期,总统有立法建议权,控制国会的立法主导权,罗斯福为了推行其新政,扩张了总统权力,成为权力中心;第三小问原因,联系起新政前的政治经济背景,可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贫富差距加大需要政府干预、应对经济大危机、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答案】(1)地位与作用:英国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行政权),行使立法权,处于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美国国会行使立法权,与总统的行政权相互制衡。(4分)变化:总统对国会有立法建议权,但在实际上控制了国会的立法主导权;总统行政权力扩张,成为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4分)原因: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与调节;贫富差距等问题造成日益严重的社会分裂,需要政府发挥调节与整合作用;应对经济大危机,政府必须获得较大的权力;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的影响。(6分,回答其中任意三点即可)15(xx安徽马鞍山二模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之间应如何分配。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1 00年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家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邓小平、中曾根、英迪拉甘地、叶利钦、霍梅尼和苏哈托的继承者将对抗里根、撒切尔夫人、密特朗和科尔的继承者。西方主宰天下的时代正在终结。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从维护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巴黎和会中汲取哪些深刻教训?(14分)【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主要从三国先进的政治制度优势、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的成果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教训,从巴黎和会的局限性方面回答。【答案】(1)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大大提升了国力;殖民扩张确立了对世界的领导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败了德国。(8分)教训:确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尊重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正义诉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