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3943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繁殖后代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蛋白质、核酸没有生命 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非生命结构2、右图表示沿一条河流测定的值,P/R比率代表在河流特定地点的生物生产量与呼吸量(用有机物的生成量和消耗量测定)的比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机污染物颗粒变小主要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藻类大量繁殖会使营养耗尽,藻类大量死亡,这会使图中P/R值上升C水中溶氧量的减少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因素之一D自养生物的数量在河流的37部分最多3、夜鹭总是白天休息而夜晚出来觅食,而且在每年九月从北方飞到南方,并将羽毛更换成冬羽以利越冬。影响上述生活习性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A阳光、日照长度、温度 B日照长度、日照长度、温度C阳光、日照长度、日照长度 D阳光、温度、日照长度4、森林中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菌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蚂蚁等动物以这株朽木为生。依靠这株朽木为生的上述各种生物组成一个()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 D食物链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紫金出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 江心洲的全部生物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将军出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A B C D6、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7、下图可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 D生物圈8、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10、下列群落中,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苔原11、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位于()A南半球三大草原 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12、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A大米鼠蛇人 B阳光青草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 D营养物质鼠蛇鹰13、下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下列依据此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是异化作用的过程,是同化作用的过程B完成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消费者C土壤疏松可促进过程,氧气不足可抑制过程D部分细菌、放线菌、蓝藻可以完成过程,它们的细胞结构均没有核膜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种生物的CO2消耗量(相对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属于某种生产者,其同化作用能量的来源与绿色植物完全相同B若b曲线代表某种正常生存的植物,则18时植株内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若c是某种哺乳动物,则对其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滋养层细胞D若a生物能被巨噬细胞吞噬,则其一定能引发人体的细胞免疫15、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16、我国科学家成功地从昆虫细胞内复制出解毒酶基因,并通过生物技术合成了酯酶,只要将其加入三氯杀虫酯(一种毒性较强的常用有机农药)中,几小时以后便能将毒性完全解除。以下关于这项科研成果在生产、生活实际应用中较为合理的是:( )A制成蔬菜洗涤剂,降解可能带有的农药B制成解毒药物,与冰水混合后用于抢救农药中毒病人C制成消毒剂,与沸水混合后用于生食瓜果的消毒D将该酯酶与农药混合使用,降低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毒害17、xx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由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组成的五人“福娃”。其中的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A 保持可可西里的植被B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D 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18、在阳光明媚的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 B C D19、下列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菜市场摆放的白菜、鸡、鸭、鱼等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块农田20、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和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D在多雨季节,湿地可以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C有的湿地可以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D湿地通过物理沉降或生物分解等方式净化污水21、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惊世的“撞机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受了“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2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 山毛榉森林 B 草地森林 C 山地松树林 D 欧石楠和栎树林23、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24、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有小球藻 香菇 乳酸菌 硝化细菌 水绵 烟草花叶病毒 A B C D25、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26、如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27、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的比例,并将其转换为物质量。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cm2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一些测量,如下:W:该菜叶每cm2的平均干物质量X:每天虫子呼吸的总时Y:每天早虫子粪便的干重Z:每天CO2的排出量以下估算菜叶转换成每天进入虫子的生物量的公式哪个正确( )AB=2WYZBB=WYZ CB=2WXZ DB=2WXYZ28、生物体内残留的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mg/kg0.0570.51680.39A.DBCEA B.C. D.AECBD29、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30、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图所示生物的配子中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l2,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l2B乙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不超过30条D丙图所示患者W的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二、非选择题(40分)31、近几年来,一种原产于南美,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藤本植物薇甘菊正在广东省大肆扩散,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12分) (1)薇甘菊生长时具趋光性,很容易向上层生长、扩展,并像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致使成片的植物枯死。受侵害的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薇甘菊缠绕覆盖的植物因长期缺乏充足的 _,_无法正常进行而导致死亡。从生态学角度看,薇甘菊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薇甘菊与受其侵害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 (2)薇甘菊在土壤潮湿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特别迅速,但在阴暗及贫瘠的土壤中不易生长。农田、果园、人工林往往是薇甘菊生长的主要入侵和定居的温床。 由此可看出:限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一个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与该生态系统的_有关。 (3)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_。 (4)在对薇甘菊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_法,它是通过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来估计整个种群密度。 (5)薇甘菊除了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外,还可以通过其每个节的叶腋所长出的新枝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 (6)薇甘菊在原产地并没有造成危害,原因是薇甘菊在当地有许多天敌。因此部分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引入薇甘菊的天敌来克制它。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风险是_(3分)32、如图甲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据图回答:(6分)(1)图甲该食物网中反映的种间关系有_。一个生物群落除了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外,还应该有_。(2)由于合理保护使水禽等动物数量不断增多,可以判断食物链中水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_(增加、减少);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3)如果突然遭受了某种化工污染,导致水禽大量死亡,其他植物、动物不受影响,已知鱼类主要捕食水草、贝类主要捕食藻类,那么短期内水草的数量将_(增加或减少)。(4)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某项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该探究实验的课题是_。33、下表为对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进行食性分析的结果(“”表示含有):(10分)胃容物动物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蟾蜍蛇食草籽的鸟鼠兔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蟾蜍蛇食草籽的鸟鼠兔狐猫头鹰(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1分)(2)在此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种群是_,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三级消费者是_。(3分)(3)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 _。(3分)(4)在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为_。若大量捕杀狐,将会导致_等动物的数量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3分)34、图10为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12分)(1)图中B和C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依次是_、_。(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是_,而生物群落中的碳则以_的形式在其内部沿_传递。(3)碳元素主要是通过 _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而由生物群落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则主要是依靠各类生物的_作用。(4)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复杂,决定了其_ 稳定性较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可以以自身核酸为模板,细胞通过的产生和原料进行自身的增殖,故A错。细胞是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故B错。蛋白质和核酸的生命性必须在细胞这一结构里才能必须,故C正确。 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不意味制造了生命,只能说人工制造了生物,故D错。2、【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理解水平的试题,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当河流受到有机物污染时,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使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使有机污染物颗粒变小,故A项正确;(2)当藻类大量死亡时,会使生物生产量下降,呼吸量增加,会使P/R值下降,故B项错误;(3)当水中溶氧量下降时,会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C项正确;(4)从3米到7米处矿质元素较多,自养生物大量繁殖,故D项正确。3、【答案】C【解析】分别考虑觅食与阳光、迁徙与日照长度、换羽与日照长度的关系,冬天日照短。4、【答案】C【解析】本题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共同构成生物群落。5、【答案】D【解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加上周围的无机环境。6、【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包括该环境的所有生物及周围的无机环境。从图中看有光可看作是代表无机环境,各生物类群都有,符合生态系统的成分。7、【答案】C【解析】图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虫、鸟)、分解者(细菌)组成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阳光),因此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8、【答案】A【解析】一般意义上的草地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故可称为生态系统。而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不是一种,所以应为群落,其中的东亚飞蝗是一种生物,所以应为种群。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9、【答案】A【解析】10、【答案】B【解析】森林以乔木为主,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以沙漠为主,苔原以地衣为主,故本题选B。11、【答案】B【解析】南半球三大草原、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四个群落类型中,热带雨林物种最丰富,基因库最丰富12、【答案】C【解析】作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其第一营养级应该为生产者。13、【答案】14、【答案】B【解析】关键是看清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消耗量,则a、b生物为自养型,而c生物为异养型,其中a一天始终在消耗二氧化碳,不可能为光能自养型,故A错误;B选项中注意有机物的积累量只要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则始终在增加;C项中滋养层错误,应为滋养细胞或饲养层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只能说明是异物,若不能突破人体第二道防线则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如果不是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也不会引起细胞免疫。15、【答案】B【解析】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而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再利用;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蜣螂、秃鹫、蚯蚓等)。16、【答案】C17、【答案】C【解析】藏羚羊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它就是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18、【答案】D【解析】牛、羊、鹿等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只是其中的一类生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19、【答案】D【解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识记能力。湿地类型众多,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和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污水净化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方式。围湖造田、滥垦沼泽等,将会使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湿地控制洪水、调节气候等功能大为削弱。21、【答案】B【解析】“炭疽热”病原体是营寄生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的一种杆状细菌,所以它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细菌才属于分解者。22、【答案】B【解析】B正确,因为只有草地森林在其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截获和利用投射到该群落内的太阳辐射能。A、C、D生态系统都是纯乔木或灌木乔木群落,其截获和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效率不如B。23、【答案】C【解析】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都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是化学信息的应用。24、【答案】C25、【答案】A【解析】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26、【答案】C【解析】任何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则包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故应选C项。27、【答案】D28、【答案】C【解析】随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增加,汞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按数量级增加,而C和E相差不大,应为同一营养级。29、【答案】B【解析】硅藻数量增多时,磷和硝酸盐量减少。30、【答案】D【解析】丙图所示患者W的父亲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二、非选择题(必修)31、【答案】(1)光照? 光合作用? 生产者? 竞争(2)光照、水分、矿物质(答对两项即得分)? 生物的多样性(或抵抗力稳定性)。(3)生殖隔离 (4)样方 (5)无性生殖 (或营养生殖) (6)如果这种天敌不是专一性地以薇甘菊为食,且生存能力强或繁殖速度快,就极可能造成新的生态危机(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2、【答案】(1)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2)增加 次生演替(3)减少 (4)贝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33、【答案】(1)13(2)草蟾蜍、蛇、食虫鸟、猫头鹰(3)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或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4)捕食和竞争食草籽的鸟、鼠、兔【解析】据题干中的“食性”信息,可列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依此食物网就可回答题目中的问题。34、【答案】(1)生产者 消费者 (2)CO2 含碳有机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3) 光合 呼吸 (4)抵抗力【解析】生态系统四个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两种相邻生物之间可能会有捕食、竞争或两者都有的关系。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可能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