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33576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开放经济是指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及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收入法和支出法 封闭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贸易账户余额是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当存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时,计算一国国民收入便有两个标准:GNP与GDP 国民收入计算除国内总支出与贸易账户余额外,还应包括自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三、经常账户余额的宏观经济分析,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则 2. 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国际投资头寸( IIP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 。 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相抵后所得的净值。 一国某一时期内的经常账户余额,会形成新的净国外资产(或负债),造成本期的净国际投资头寸相对于上期发生变化。,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第二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1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全部对外往来,包括 商品、劳务买卖 物物交换 金融资产交易 商品、劳务单方面转移 金融资产单方面转移,第二节 国际收支,2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的经济交易 个人居民:自然人在某国居住1年以上便是该国居民; 法人居民:企业等法人等为注册国家居民; 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属于所驻国家的非居民; 国际性机构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3 国际收支是对国际经济交易系统的货币记录。 4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5 国际收支是个事后概念,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规定了成员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准则、项目分类、构成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具有指导性意义。,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1、特定帐户分类 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三大类: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资本与金融账户 (Capital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 错误与遗漏账户 (Errors and Omission Account),(1) 经常账户 经常帐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货物(goods) 货物项目下主要记录因商品进出口而发生的收支,亦称为“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收支”。此项目记录了一国的商品进出口情况,往往是一国经常项目乃至整个国际收支中最大的项目。 (注意统计上的F.O.B和C.I.F之分),服务(service) 服务项目主要记录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提供服务或接受非居民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收支,又称“无形贸易收支” (Invisible Trade)。包括: 运输; 旅游; 通讯服务; 建筑服务; 保险服务; 金融服务(银行业、证券业);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其它商业服务(经常性租赁、转手手续费等); 文化和娱乐服务(音像、图书馆服务等)。,收入(income): 反映因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收支。下设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个子项目: 雇员报酬:支付给季节性和短期性的非居民工人的报酬,如工资、薪金、其它福利。 投资收益:记录因拥有对外金融资产或负债而产生的收益收支。如股息、利息、利润收入等。,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之后,并未得到对等经济价值的补偿,又称“单方面转移”或“无偿转移”。分为: 政府的经常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间的经济援助(现金、物资等)、军事援助、战争赔款、政府向国际组织定期交纳的费用等。 私人的经常转移:主要包括侨汇、捐赠、退休金等。,(2)资本和金融账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 主要反映资产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子项目: 资本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与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务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资本转移与经常转移的区别主要在于:经常转移经常发生,但规模较小;资本转移不经常发生,但规模较大。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非生产资产:非生产创造出来的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 非金融资产:主要指一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等。,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主要记录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增减变化的交易。具体包括: 直接投资: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管理控制权。 证券投资:通过购买有价证券进行的投资。 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应收应付款等。 储备资产:一经济体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资产。货币性黄金、外汇资产和其他债券,在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3)错误与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置的、以轧平借贷差额的一个项目。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渠道复杂海关、银行、企业、商业部门、交通部门等等; 资料不够全面民间交易、走私交易很难统计; 资料本身不够准确和真实为逃避税收、外汇管制,伪造统计数字,保密需要等。,2、复式记帐法 采用复式记账法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具体说: 收入项目、负债增加项目、资产减少项目列为贷方,称正号(+)项目。 支出项目、资产增加项目、负债减少项目列为借方,称负号()项目。 经济交易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标准。,二、记帐实例: 1 英国商人从美国购买价值为50万美元的汽车50辆,付款方式是从英国银行提出美元存款支付货款 这笔交易包含:一是美国商品出口,贷记贸易项目;另一是英国商人的美元存款减少,也就是美国私人对外短期负债减少,借记金融项目的其他投资项目。 2 德国人在美国旅游,支付了40万美元的费用,旅游者所需要的美元是在美国银行用欧元兑换的。 分析:一是美国为外国居民提供了服务,贷记服务项目;二是美国银行在法兰克福的欧元存款增加,即美国私人对外短期资产增加,借记金融项目的其他投资项目。,练习: 3.A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出口收入存入海外银行存款帐户。 4.A国居民到国外旅游花销30万美元,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银行存款帐户中扣除。,小结 国际收支复式记账法的原则具有特殊性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恒等于零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每项帐户,都反映着一定性质的经济行为,二、国际收支不平衡表的分析,1、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贸易收支差额: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质量、劳动生产率的状况。 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各国普遍用此来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依据。,3、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具有两方面的分析作用: (1)通过分析资本和金融帐户余额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提供有益的借鉴。 (2)资本和金融帐户和经常帐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所以资本和金融帐户的余额可以折射出一国经常帐户的状况和融资能力。,4、综合帐户差额或总差额 综合帐户差额是指经常帐户与资本和金融帐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帐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帐户中的官方储备帐户剔除后的余额。,2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与方法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比较分析,1999年我国国际收支帐户,三 国际收支不平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了复式记账的原则,由此国际收支从会计意义上说总是平衡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应从经济意义上理解。 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经济主体为了经济利益或其它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被动进行的交易。,国际收支不平衡,理论上是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 实际中常指:横线以上项目(经常项目+资产与金融项目中储备资产以外的项目),亦即综合项目的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评价,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逆差(持续的、大规模)影响:外汇供给不足,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耗尽一国储备资产,影响该国信誉。 顺差(持续的、大规模)影响:本国货币枪手,影响本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际摩擦加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评价 (1)国际收支平衡是目标,但不平衡是正常的 (2)相对来说,各国政策制定者更偏好顺差。 (3)相比较追求国际收支支量上的平衡而言,各国政府更重视追求国际收支结构上的平衡 总之,辩证看待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目标是改变一国过长时间、过大规模的逆差或顺差状况,而不是彻底消除不平衡。,五、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与类型,1、临时性不平衡 指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点: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2、结构性不平衡 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及其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点: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当国际市场需求变动时,一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动滞后或困难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第二层含义是,由一国进出口商品面临的特定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特点所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前者例如欧佩克国家,后者例如发展中国家)。,3、货币性不平衡 指一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引起国家物价水平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特点:国际收支失衡由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引起。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过高,则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导致出口下降,进口上升,经常收支恶化,国际收支恶化;反之亦反。,4、周期性不平衡 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点:一国经济衰退或萧条时,进口需求下降,经常项目会顺差;但因投资前景暗淡,资本流出增加,资本项目会逆差。故不能简单判断国际收支的失衡方向。而当一国经济处于繁荣期,经常项目会逆差,资本项目则会顺差,整个国际收支失衡方向亦应综合判断。,5、收入性不平衡 通指一国经济条件、经济状况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变动从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点: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因为引起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的因素是多样的,如周期性的、货币性的、出口上升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所以,其失衡的方向要具体分析。,第五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所谓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货币-价格机制),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货币价格机制。该机制主要是通过黄金流动和物价变动两个杠杆来发挥作用。 流程为: (1)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应量减少 国内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 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资本流入增加金融收支改善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公众支出减少进口需求减少改善国际收支逆差,2 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对外贬值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4、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调节的局限,(1)只有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中,自动调节才能产生理论上所描述的作用。 (2)典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需要在金本位体制下才能发挥作用。 (3)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往往以紧缩国内经济为代价,这会造成国内的就业、产出下降,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和经济发展。,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1、需求调节政策 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调节支出可分为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1)支出增减型政策 定义:改变国民经济中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的政策。 特点: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作用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作用机制:通过紧缩或扩张国内总需求和总支出来改变经常账户收支和资本账户收支。 不足:很可能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与内部经济目标发生冲突。,(2)支出转换型政策 定义: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数量,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特点: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商品和劳务上来。 作用手段: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 、直接管制。 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的降低出口价格,提高进口价格,或改变进口品及进口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不足:易引发别国报复,引起“汇率战”、“关税战”等。,2、供给调节政策 定义:指通过增加和改善总供给,以长期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 特点:从社会总供给方面考虑问题。 作用手段: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度创新政策等。 作用机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企业素质(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来改善国际收支。 不足:时间长,见效慢。,3、融资型政策 定义:融资型政策是指货币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以对付国际收支的失衡(又称融资政策)。 优点:迅捷。 不足:只适用于暂时性或短期失衡,不适合巨额、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三 内外均衡的矛盾和政策搭配调节,1 米德冲突 在固定汇率情况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的特定运行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得的情形。 固定汇率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2 丁伯根原则 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若干个有效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 政策含义: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调节支出总量的方法,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合理配合。,3 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原则 如果每一个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政策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弹性论 吸收论 货币论,(一)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弹性论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基本观点: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一定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进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1、关于弹性的基本概念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 供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求对价格的弹性。,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 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研究内容: 在什么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研究思路: (1)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 (2)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贸易差额=出口值-进口值 出口值=出口商品单价出口商品数量 进口值=进口商品单价进口商品数量,不同需求弹性下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收入(美元)的影响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马歇尔-勒纳条件隐含的假设 (1)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值的影响,假设收入、商品价格等其他条件不变。 (2)假设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3 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效应) 内容 当汇率变动后,进出口额的实际变动情况还是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在货币贬值后的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扩大。,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要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2)货币贬值以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认识时滞决策时滞生产时滞,通常把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称为J曲线效应。(见图2-6),5、对弹性论的评价 弹性论的理论贡献 不仅指出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而且提出了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 弹性论的缺陷 它仅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而忽视了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没有分析货币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二)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亦称吸收分析法或支出分析法。它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由亚历山大提出的。 基本理论:吸收论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应政策主张。 Y=E=C+I(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上式中Y E C I分别表示国民收入、国民支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Y=C+I+(X-M)(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X-M)=Y-(C+I) (X-M)为贸易支出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用B表示;(C+I)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表示;由此,即有: B=Y-A (2.2.5) (2.2.5)式为一会计恒等式,但亚历山大赋予其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即左端B为果,右端Y-A为因。,2、政策主张 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支出的不平衡。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生产、增加总收入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少总吸收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吸收论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这样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否则贬值只会引起国内物价的上涨而不会引起国际收支的改善。 (2)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的创始者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哈里约翰逊(Herry Johnson)和他的学生雅各布弗兰科(Jacob Frenkel)。货币论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 基本思路:国际收支差额由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需求量的差额决定,要想调节国际收支,必须调节货币供应量。,1、货币论的假定前提 第一,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第二,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第三,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2、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一国名义货币需求为: MD=Pf(Y、i) 一国名义货币供给为: MS=m(D+R) 近似地,可将m省略,得: MS = D + R 因为从长期看,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故: MD = D + R 即: R = MD - D (2.3.6) (2.3.6)式即是国际收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 结论(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2)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或不足。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便是由于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供应不足;逆差,便是D供应过多,超过了MD。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3、货币论对贬值的分析 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是否增加,因为: R=MD-D 若果D与MD D同时增加,贬值便不能改变国际收支逆差。 如果D的增加大于MD 的增加,甚至可能恶化国际收支。 货币论的分析结论:贬值引起贬值国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货币贬值若要改善国际收支,则在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不能增加。,4、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指货币供应政策。 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 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缺陷: (1)它将国际经济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2)它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又不影响本国价格水平。 (3)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相对稳定。 (4)它未能注意到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的构成。 (5)它的基本政策主张有失偏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