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解析粤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5661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解析粤教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礼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怎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好好回顾与总结。首先,礼是人自别于禽兽的标志。人从动物界脱胎而来,这就决定了人身上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但是,人与动物毕竟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人应该怎样定义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由究竟何在?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颖达疏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可见,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而其他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韩愈在他的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他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而夷夏之别则在于一个“礼”字。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享受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故只配把它们当夷狄看待。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积极效仿,日久天长,已近于中国,则可与中原诸侯同等对待。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影响谁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韩愈之说,深入人心,故中国人始终以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自豪。第三,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人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需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在中国文化中,这就是礼。 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施行道德仁义,不通过礼则无由得成。第四,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第五,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结果自然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各地人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节选自文史知识xx第2期彭林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礼”的一项是()A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作欹器的祭器。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诫自己不要骄傲自满。C广昌人家的厅堂中央,都会挂一个祖宗牌位,这个牌位的格式一般是:中间一行是“天地国亲师位”,两旁是两副对联。D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在教堂一连忏悔了数个小时,撑不住的神父对秦奋的朋友说:“你的朋友罪孽太多了,我们这个小教堂已经装不下了。这附近还有间大点的教堂,你们把他送到那里吧。”解析:原文的“礼”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阐述的,而D项所表述的内容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文化自觉,通过习礼和禽兽有着本质的区别。B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春秋时期,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进攻中原时,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这个过程即是文明坠向野蛮的过程。C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就必须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谓的礼。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D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有礼这个凝聚民族的核心。解析:“春秋时期”有误,原文为“春秋季世”,即春秋末期。 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不可小觑,我们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仍然是国人引以为荣的东西。B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礼的一个范畴,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夷狄之邦、鄙陋之人,只要向礼、习礼,天长日久,也能向文明迈进。D中国人的孩子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对礼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也使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解析:“也使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无中生有。答案: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夹克衫王溱陈立这些日子燥得牙花子都肿了。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查身体发现肺上有块阴影。老婆哭了。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陈立立马觉得头都大了,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石磨。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女儿失业了。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刨根问到底。陈立只好如实相告。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帮忙,未必没希望。陈立说找谁好?科长说,当然级别越高越好。就看你的本事了。可我认识谁呀?陈立摊开两手说。远在天边近在跟前啊!科长看了看理发椅笑着说。开口求市长吧,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想。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陈立发现市长很喜欢穿那件夹克衫,除了炎热的夏天,夹克衫几乎不离身。有一次陈立给市长理完发,拿衣服时发现,衣领都有些发白了。陈立纳闷,市长怎么就不换件新夹克衫?突然,陈立的手机响了。市长被铃声惊醒了,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陈立。对不起领导,我接个电话,是女儿的。陈立边说边按下键盘,秘书想上来阻挡,市长挥挥手让他退到一边。女儿的哭声传来了,陈立一下子收紧了心。陈立已经明白,女儿的哭声便是坏消息。果然,老婆的胃部又发现了阴影。陈立的手颤抖着,声音也在颤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市长见陈立扣上电话,忙问,怎么回事?陈立强忍着痛苦摇摇头说,没事,没事。继续拿起剪刀。好了,先说你的事。市长一把扯下身上的围巾对陈立说。真的没事。陈立的眼圈都红了。别忍着。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毕竟是市长,有些忙帮得上。陈立哽咽着把老婆有病的事告诉了市长。好了,我知道了。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市长对秘书说。您的头发秘书迟疑着说。我的头发怎么了,比病人还重要?别紧张,也别惊慌。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心。市长拍拍陈立的肩头安慰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大圆满。陈立老婆在市里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肿瘤切除。女儿如愿进了那家私企。这一切都是市长关照的结果。陈立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市长。怎么感谢也犯了难,市长缺什么?什么也不缺。陈立想起市长那件夹克衫。市长坐在理发椅里看着陈立托着那件跟老婆跑了好几家商场买来的夹克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谢谢你们。我收下了,我喜欢夹克衫。但要付钱。这是原则。你们帮我买来就是情谊,我收了就是领情。后来陈立发现,市长还是一直穿着那件旧夹克衫。他悄悄问秘书,秘书告诉他,你知道那件夹克衫是谁给他买的吗?市长的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市长一直不肯丢弃。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开头写“陈立这些日子燥得牙花子都肿了”,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B小说中的科长,是一位细心、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但爱莫能助,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C小说写市长的秘书,虽寥寥几笔,但血肉丰满,一笔“想上来阻挡”,一笔“您的头发”,写出了秘书的个性。D小说写“陈立托着那件夹克衫”,“托”字很传神,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它毕恭毕敬的神态和自感礼轻的心理。解析:B项,“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无中生有。另外“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也不准确,文中有“开口求市长吧,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只是暗示他去找市长。C项,“血肉丰满”分析不太准确,文中对秘书这个人物的描写是略写,谈不上血肉丰满。D项,“用夸张的手法”错,没用夸张;另外“自感礼轻的心理”也错,没有表现这种心理。答案:A5小说中的陈立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概括人物的形象要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考虑人物的身份进行准确定位,进而进行概括。首先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为妻子的病情忧心,为女儿的工作担心,体现了他顾家爱家人的特点,对家庭有责任心。其次是在市长帮助他后,对市长充满感激之情,想到要表示感谢,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答案: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忧心如焚。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6小说以“夹克衫”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分析小说标题,可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即情节、人物形象。首先“夹克衫”是小说的行文线索,从市长来理发、陈立发现市长的夹克衫衣领发白、陈立夫妇为感谢市长的恩情而买夹克衫,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和夹克衫密不可分。其次“夹克衫”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说情节前后照应,层层铺垫,都是围绕夹克衫展开的。再次从小说要反映的思想情感方面,在文末揭示市长一直穿这件夹克衫的原因,显示了市长的孝心和对母亲的思念,丰富了小说的主题。答案: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姜亮夫自传1902年我出生于一个以教书为生的家庭里。父亲是个维新人物,所以我自幼受父亲影响,成为一个有强烈爱国思想的青年,自中学起一直参加一切政治运动。中学毕业后,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遇到了好几个学识宏通、人品极高的名师,受林山腴、龚向农两位的影响最大。两先生教我读基础书。在成都几年,我好好读了诗书荀子史记汉书说文广韵,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这是我自认一生治学的得力处。后来,我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跟王国维学文字声韵之学。其实,我本想做个“诗人”,就把在四川时所写的四百多首诗词,拿出来请教王先生同梁任公。他们都认为我不适宜于文艺创作,主要是“理障”而无才华。这与林先生意见全同。回去后,我把这小集子烧了。诗人之梦幻灭,这是我治学道中的一个关键性转变。我遂从王先生指导以诗骚联绵字考一书得卒业。王先生跳昆明湖死,任公先生也去了天津。我只得离开清华。因王先生事件的感召,抄录有关楚辞的材料,撰写屈原赋校注。后来到上海,此时接触了一些学人、一些新知识,受章太炎先生影响最大。一面教书,一面大量剪贴了唐宋以来的笔记、文集等,成了中国经济、社会两史资料辑。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我回昭通老家,奔祖母的丧事。次年我受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之聘,在开封三年。我虽然做些较巨型的工具书,但此时是我一生在学术上彷徨的时候。在一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决定到法国去。到巴黎后,我参观了许多博物馆及专藏中国艺术品的美术馆,觉得他们研究出土文物制度历史的方法,与我们大不相同。目睹分藏于内的故国文物,深为祖国珍贵的文化艺术流散异域而感到痛惜。于是我如疯似狂地抄录、摄影,忙得不亦乐乎。其时,老友王重民在巴黎国民图书馆编伯希和弄去的“敦煌经卷目录”,约我摄制语言学部分的韵书卷子。于是,我又走上读欧洲所藏敦煌卷子的道路,也不去读巴黎大学的考古学了。我还从巴黎到伦敦、罗马、柏林去寻找。直至“七七事变”前七天,我才从西伯利亚回到北京。此后的五年时间,我整理了在欧洲所得的敦煌切韵卷子,成瀛涯敦煌韵辑一书。陆法言一系的韵书,到此算是复苏了。1946年父亲去世,回家奔丧,不忍心再远游了。于是接受了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之聘。一直到云南解放后,高教部调我到杭州浙江师院,同我爱人一起在中文系任教授。在杭州二十八年中,随需要而工作。科研工作虽未断,但多是“补苴罅漏”,至多也不过是整理一些旧作。大体都是为了某种需要而为之,并非我原订计划。我一生业绩只是读书、编书、写书,但我是个兴趣广博的人。对中国的学术,我几乎都要尝尝味道。我的记忆力并不好,于是用“三到之功:眼到、口到(诵读)、手到”。读书必分类摘录自己所需材料。我的资料卡片分不同类型,我还把一切有用的论文及一些诗文集、杂志的篇目,一本本抄好、订好,放在案头。自己做了大量的工具资料书,把敦煌卷子有年代可考的抄成了一部莫高窟年表。自己读书,也为人们做了些有用的工具书。这是承袭了王国维要研究周、金文而有金文著录表而有得的。最近完成的楚辞通故,是我四十年来不断抄录各代讲楚辞的零星资料来总结的。我是个钝根人,只能用这种笨法子。最近,我写楚辞通故自序说到了一些治学方法,我综合了一切社会科学来写“屈原赋”,颇有游刃自如之乐。综合研究,不正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主要方法吗?社会科学也得综合研究。但我始终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认为成就不大。最近一位友人给我的信上说:“当斯时也,卖弄者,以夹缠训话逞学力;念歪嘴经者以颠倒是非冲才华。然先生竟未为此风所动治学求谨严、老老实实,做学问,越半世纪。”云云。赞赏我的话,惭不敢当,但说我不卖弄、不念歪嘴经,倒略略近之。我不是不想“卖”、不想“念”,实在只是一个“笨”字“了得”。(有删改)注:陆法言:隋朝的音韵学家。其作切韵是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但原书在长期流传中散失了。相关链接:他开始楚辞学研究是缘于恩师王国维先生跳昆明湖自尽,他内心极为伤痛,联想屈原忧国忧民终投汨罗江,决心发愤撰写屈原赋校注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因之楚辞成为先父以后七十年教学、科研生涯中致力最勤的研究课题。(姜昆武苦行修善果忆先父姜亮夫先生)他对综合研究法的认识与他欧洲游学的经历相关联,这促使他突破了自己“数十年单一的研究方法,吸收了国外学者综合研究问题的经验,在治学上开始有裕然绰然、有无适而不可之感。思想有凝滞的,可以抉择了;材料方面有缺陷的,可以补充了。方法上更使我有了多样化的路子,可以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它,有无往不适之乐”。(傅杰姜亮夫教授学术传略)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称自己“笨”,实为中肯的自评。B作者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自中学起一直参加一切政治运动,源自于其父亲的影响。C王国维沉湖对作者触动很大,撰写屈原赋校注也是对恩师情感的寄托。D作者痛惜故国文物流散异域,抄录收集,不辞劳苦。解析:A项,“中肯的自评”有误,应是作者的自谦之辞。答案:A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当年王国维和梁任公看了姜亮夫的诗歌作品后,都认为他不适合进行文艺创作,姜亮夫就因为这件事情,放弃诗歌创作,改而专心从事学术研究。B姜亮夫参观了巴黎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之后,发现西方研究文物制度历史的方法同我国完全不同,于是投入大量的时间抄录、摄影,以学习这种方法。C“陆法言一系的韵书,到此算是复苏了”,这是姜亮夫对瀛涯敦煌韵辑研究内容的介绍,也是对瀛涯敦煌韵辑一书价值的自我评价。D姜亮夫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涉猎广博,功力专深。他在楚辞学、敦煌学、古汉语、古化史等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尤其在楚辞学与敦煌学方面成绩骄人。E姜亮夫认为自己是个钝根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只能用“三到之功”这样的笨法子,但他并不主张别人学习他的这种治学方式。解析:A项,理解不全面,主要是因为“理障而无才华”,即过于理性,缺少创造的才华。B项,夸大其词,原文说“大不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E项,“他并不主张别人学习他的这种治学方式”于文无据。答案:CD9本文在自叙自己的经历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说明。(4分)答:_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将本传记和一般传记作比较,一般传记以介绍人物生平为主,而本传记则以介绍学术经历为主。其次要注意两个结合,即学术经历与生平介绍相结合、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答案:以介绍学术经历为主要内容,写自己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写学术经历与写生平二者结合,呈现学术生涯背后的家国情怀;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一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知房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希亮像祠焉。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节选自宋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B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C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D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曾经负责接待契丹使者,知道情况。使者起初不敢横暴,都是译官教唆的结果,我依法严惩,译官害怕,使者就不敢妄为了。解题时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使者”“之”“其使”等即可做出判断。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孤指小时候父亲去世,“孤”在现代汉语中指父母双亡,而古文中多指幼年丧父。B闾泛指门户、人家,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闾阎扑地”指富庶人家众多。C立生祠是古代民俗,百姓为活着的官员立祠奉祀,借此表达对官员的感激与崇敬之情。D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表示此意的词语还有“致仕”“乞骸骨”“移病”等。解析:“指富庶人家众多”错误,“闾阎扑地”应是指房屋众多,市集繁华。“闾阎”泛指平民百姓。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希亮为人宽容大度。他十六岁准备拜师求学时,哥哥故意刁难,他并没有因此记恨,而是在学业完成后教导哥哥的孩子求学。B陈希亮敢于伸张正义。王康在上任途中遇到恶霸,被殴打几乎丧命,官员们都不敢过问,而希亮不畏强暴,终将恶霸流放并惩治了官吏。C陈希亮勇敢承担责任。他在凤翔做官时,发生饥荒,他果断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给百姓,主动承担了擅自动用官粮的罪责。D陈希亮真诚善待朋友。朋友宋辅去世,陈希亮照顾朋友年迈的母亲并为其送终,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辅之子。解析:“主动承担了擅自动用官粮的罪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有司担心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但最终并没有说真正获罪。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5分)答:_(2)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5分)答:_解析: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1)“使”,假如。“诚”,果真。“徒”,只、仅。(2)“清劲”,清正刚直。“假”,给予。“惮”,害怕。答案:(1)张元一事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终不会顾及自己的家,这样做反而坚定了他从贼的决心。(2)希亮为人清正刚直,私欲很少,不给人好脸色,从王公贵族都很怕他。参考译文:陈希亮,字公弼,他的祖先是京兆(首都周围地区)人。希亮幼时丧父,爱好学习,16岁时,准备拜师求学,他的兄长故意刁难他,派他去收取三十多万的借款利息,陈希亮把借钱人都召集来,烧掉债券后离去。学业完成后,就召见兄长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学习,后来他们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乡里人称他们所在的里闾为“三俊”。陈希亮任房州知县时,有人告发华阴人张元逃往夏州,做了元吴的谋臣。诏命将其家族百余人迁到房州,监管出入,饥寒将死。陈希亮说:“张元一事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终不会顾及自己的家,这样做反而坚定了他从贼的决心。这些人都是关系疏远的亲属,没有罪过。”就密封上报,诏令释放。张元老幼亲属在陈希亮院中哭着说:“现在我们应该回故乡了,但怎么舍得离开你这样的父母官?”于是画了陈希亮的画像祠祭。升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任,路经博平,绰号“截道虎”的恶霸殴打王康和他的女儿,几乎致死,官吏不敢过问。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又弹劾官吏故意纵容,数人被免职。多次上奏请求告老退休,未获允许,调任凤翔知府。仓中粮食可供十二年之用,管事的官员担心会霉腐,发生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借给百姓。有司官员担心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陈希亮亲自负责此事。当年秋天大丰收,以新换旧,官民两便。于阗使者入朝,经过秦州,经略使以宾客礼仪接待。使者十分傲慢,停留一个多月,毁坏宾馆的器物,放纵手下入街市抢掠饮食,百姓白天紧闭门户。陈希亮听后说:“我曾经负责接待契丹使者,知道情况。使者起初不敢横暴,都是译官教唆的结果,我依法严惩,译官害怕,使者就不敢妄为了。何况这么一个小国?”于是就派教练使持信符告诉译官:“到了我的管辖地,有一丝一毫不依法,我将斩你。”并拿着军令状回来。使者来,在庭院罗拜行礼,陈希亮让他们坐在两廊吃喝,护送出境,没有一人敢喧闹。希亮为人清正刚直,私欲很少,不给人好脸色,从王公贵族都很怕他。少时和蜀人宋辅交往,宋辅在京去世,母亲已经年老,儿子宋端平尚且年幼,陈希亮为其母养老送终,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端平,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求学,(宋端平)后来考中进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注:张壤,字唐公,北宋嘉祐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14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C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解析:B项,“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应是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E项,本诗没体现“擅长说理”这点。答案:BE15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尾联用了典故,张翰的“鲈鱼脍”表达了思乡之情,但作者在“秋风起”时,“慷慨”“悲歌”却“不为鲈”,表达了作者心忧国事的情感。答案: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的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失,顾大家而舍小家。(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一分)(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2)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诗是“_,_。”(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香远益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航天科技工作者们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大空的脚步迈得更远。诺贝尔文学奖如同有力的推手,把获奖者鲍勃迪伦的作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面对波澜壮阔的订书潮,一些出版社有些措手不及,纷纷紧急加印。微信朋友圈里种种养生文章催生养生产品推销的乱象,常有一些企业通过东拼西凑的一篇篇牛头马面的文章推销各种不合格养生产品。好教材少不了好故事。教汉语时首先从学习者熟悉的故事入手,从讲故事的角度编写汉语教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种种迹象表明,导致公司此次遭受巨大损失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经理自己,由于他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使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这种不看红灯就结伴过马路的行为,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因为制定红绿灯规则的初衷就是保障过马路行人的安全。ABCD解析:“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使用正确。“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不合语境,应改为“突如其来”。“牛头马面”比喻各种丑恶的人。应改为“似是而非”。“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使用正确。“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使用正确。“不可理喻”指蛮横不讲理,应改为“不可思议”。答案:B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指出,城市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局面。B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解析:B项,“提不出灵丹妙药”动宾搭配不当;C项,“秦俑成为当务之急”主宾搭配不当;D项,“史传和资料”存在重复累赘。答案:A19某人在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向大会秘书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3分)()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D因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解析:A项,“不幸”,言重了;C项,“有负众望”,有点提高自己,不够谦虚;D项,“应有贡献”,太强调个人的重要性。答案:B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坚韧是大伞,助你抵挡挫折的风雨;坚韧是暖阳,助你融化困难的寒冰;坚韧是云梯,助你攻破失败的堡垒。答:_答案:勤奋是甘霖,助你浇出丰收的硕果;勤奋是阶梯,助你步入智慧的殿堂;勤奋是基石,助你垒就成功的大厦。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人口的无序过快增长给北京带来了顽疾“大城市病”。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出路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人口结构。 如果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并用,就一定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发展理念一转变,一些产业就会疏解出北京;产业转移了,相应的从业人员就会随着产业的转移而转移;人口结构优化了,北京的“大城市病”自然就消除了。多种手段并用并不意味着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能力。“多种手段并用”并不能保证疏解效果。同理,“发展理念转变”也不能保证一些产业必然会离开北京,这也是目前北京发展所遇到的难题之一;“人口结构优化”只是消除大城市病的措施之一,并非关键因素。答案:发展理念转变并不意味着一些产业会疏解出北京人口结构优化并不意味着能消除北京的大城市病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襄阳63岁的志愿者吕军海,为劝阻路人闯红灯,不停向他们90度深鞠躬,并微笑提醒:请遵守交通规则!每周5天,每天鞠躬200次,老人已经坚持了半年,还是有人我行我素。面对争议,老人说,无奈才出此“下”策,虽有争议仍会坚守。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指导从吕军海老人向行人鞠躬这一角度,可以围绕“尊重”“恰当的方式”“引导”等话题立意。从行人的“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角度,可以围绕“文明素质”“陋习”“改变”等话题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