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4678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1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2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棕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於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召平谓相国曰:“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注丰,古邑名,秦时属沛县。律令,法令。图书,实为图籍文书的省称。扼塞,险要难行的军事要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封五千户 益:增加 B、愿君让封勿受 让:辞让C、悉以家私财佐军 佐:佐助 D、臣死不恨矣 恨:仇恨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何为丞相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 高帝乃大喜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功不可忘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萧何作为丞相尽忠本职的一组是 ( )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镇抚谕告,使给军食 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A、 B、 C、 D、7、下列对原文的陈述与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和刘邦同是沛人,功劳显赫,忠心耿耿,一直深受刘邦信任。B、平定天下论功行封时,群臣都认为萧何功劳不是最大,刘邦力排众议,认定萧何功劳最大。C、汉王平定陈豨叛乱后,认为萧何诛杀韩信有功,授予萧何相国的官职。D、萧何入咸阳后,在诸将争夺财产时收藏图书资料,又主动推荐大将韩信及有嫌隙的曹参,表现了他的远见和大度。第II卷(共114分)三、(共23分)【中吕】普天乐 滕宾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分)答: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答: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不思其反。(卫风氓)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1分)蓝色的黄河刘长春七月流火,我从甘南的玛曲回到江南,不止一次地问过周围的朋友:“你们猜猜,黄河在它的首曲是什么一种颜色?”有人答:“白色。”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麓的雪峰,夏日消融,大河横溢,那源头之水难道不是清澈透明的白色吗?也有人答:“黄色。”黄河、黄土地、黄皮肤黄色是华夏民族生命的原色。那黄河首曲的玛曲即藏语里的“黄河”早在东汉赵壹的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黄河之水不黄才怪呢!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A白色,B黄色,C蓝色;而准确答案只有一个:C蓝色。是的,蓝色、蔚蓝色,让人简直惊骇莫名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蓝色,就像梦幻似的从轻微微颤音开始、于小提琴上奏响的“蓝色多瑙河”一样的蓝色。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当我们一行七人驱车从甘南来到玛曲,站在一处山坡上,向下俯视轻盈得如同一条飘带似的黄河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条蓝色的黄河!蓝得那样美丽,蓝得那样纯粹,就像我曾经在大理崇圣寺塔下远远看见的洱海一样的蓝色,让人把心都遗落在那里的蓝色。此刻,蓝色的黄河,从天上流来,从白云间流来,从李白、王之涣的诗歌中流来,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蓝色的光波,显得那样的从从容容、那样的镇镇静静。这是首曲的黄河,这是从青海东流至玛曲,却拐了一个四百多公里的大弯而再流回青海的首曲黄河。没有滚滚的气势,没有滔滔的喧哗,有的是心闲气定的宁静。天,飘着白云的一片蔚蓝;山,在远处画出一段优美的曲线。黄河,蓝色的黄河就从那儿逶迤而来,逶迤而去。感觉似乎有风吹拂着,它又弯弯曲曲地摆动起来,直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仍然又像一根轻盈的飘带优美地飘拂。首曲的黄河,既没有忧伤,又没有脾气。只有在以后的流域中不断失去森林、草地的时候,它才愤怒地变了颜色,改道、泛滥、断流,让人看出它桀骜不驯的刚烈脾性来了。顺河两岸,玛曲七月的草原,借水而茂盛,远远近近的牛羊,慢慢悠悠地游动着,点缀了草原的苍老、辽远和沉寂;四蹄生风,追逐彩云,给矫健的骑手以翅膀的“河曲马”,悠闲地摇动着长长的尾巴,迷恋于草肥,陶醉于水美,欣赏于花香,暂时没有远走他乡的念头我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一颗不易为山水所打动的心,竟然为此而感动了我为梦幻一样然而真实的黄河而感动了。十年前的七月,我有山西、山东之行,我曾登泰山,凝望过齐鲁大地;我曾过壶口,倾听了黄河雷鸣。而黄河从远古的洪荒中一路流来一路浊水滔滔,黄浪滚滚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我只知道,你在东汉时代变黄,故有“黄河”之名;在此之前的史记或是诗文里,你被单称为“河”。东汉末年,据今1800年了。“为何源头的纯净一到中原,雪水就变成了淤滞的泥沙?”诗人这样问黄河,黄河问谁?问天、问地、问人、问森林、问古往今来的历史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草场的沙化,这就是黄河从甘肃开始变黄的重要原因。人,改变一切,也改变了黄河。“黄河九曲浑”。1800年了,黄河流进我们的记忆,而记忆变得不可更改。难道说,我们心中的黄河的流水从此以后永远是黄色的吗?近读报纸:50年后黄河水将变清。这是陕西省长在“西部论坛”发表的鼓舞人心的预言。蓝色的黄河在向我们走近,心灵开始苏醒,历史的回声飞落黄河的旋涡,将悠悠然地荡漾于蓝色的涟漪。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如果说我们不能迅速地改变黄河的形象和色彩,我们也愿意为了这个梦想再等待又一个50年。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长也不满百岁,所以古人感慨“人命不可延”。如果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时空串连起来,我们可是期盼了1800年,世世代代等待了1800年啊!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天涯芳草如云绿树,每一座山林都成了一座天然的水库,每一处草场都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河却是新来的河水,从上游开始到中游,再到下游,一条蓝色的黄河就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当它富有诗意尽情地流淌于华夏大地的时候,阴山动,龙门开,平野阔,温婉也好,湍急也好,然而却是一样的清澈,一样的蔚蓝。一片孤城,两岸风光,峥嵘群山,远去白帆都成了水中的倒影,即使是要在壶口作一次激情洋溢的抒情与奔泻,把历史的重负、苦难的记载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交给永恒的河床,那飞溅到我们脸上、衣襟上的水珠水花也是蓝色的呼唤。母亲河呼唤着蓝色。蓝色应该属于母亲河。当我们把一条世界上最美的河流留给自己的子孙的时候,黄河的历史将重新改写。这样,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但是一条河,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11文章开头作者以惊异的心情,用一奇特的比喻领起,直奔主题,引领我们到实地观看,请找出这一含有比喻的句子,并联系下文,指出作者所见到的首曲黄河的特色风采?(5分)答: 12第自然段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首曲黄河的盎然生机,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气度?既然是写黄河,为什么还要写草原、牛羊、“河曲马”呢?(6分)答: 13第自然段中的“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答: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饶有趣味地采用质疑的手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从解答黄河的水色入手巧妙点题。B这是一篇礼赞黄河、忧思黄河、展望黄河美景,妙谈环保的大气磅礴的哲理散文。C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以时间为序,用场景的转换来构建画面,很有特色。D本文以黄河的首曲、黄河的早期和黄河的明天的特征拟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让人对黄河的美好未来充满无限深情的向往。E文末,作者借陕西省省长鼓舞人心的预言,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祝福黄河,祝福祖国,为黄河的美景欢呼,为祖国的未来欣喜,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 今天他得去做手术,虽说不是什么大手术,也别不当回事儿。 B. 在今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一举囊括了全部金牌的五分之三,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大学生的风采。 C. 进入xx年,中国家电商家真正迎来了促销月。近一个月来,报纸上随处可见各大家电卖场的广告,有的商家甚至打出“击穿家电价格底线,打破买赠力度纪录”。 D. 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信息,对此,网民们深有体会。16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 现在一些民族节日少人问津,而与东方传统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却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这种现象值得有关部门关注和反思。B. 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C. 一个非历史研究出身的学者,却在历史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易中天最近可谓如日中天。D. 原本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相声艺术,在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去世后,其艰难处境再次清晰凸现。不过1月6日“侯派”相声名家侯耀文却不承认相声界群龙无首,也不承认马季曾经是领军人物。17 把下面四句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文化青春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的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1)早晨是不提问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2)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3)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4)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答案:_来18、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节日,请写出你了解的两个节日,并介绍其中一个。要求:内容准确,节日特点突出,语言顺畅。(不少于50字)(4分)传统节日: 介绍: 1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 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 , 。20、xx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的田径世锦赛上,一道黑色的闪电划过柏林蓝色的跑道,牙买加飞人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58的惊人成绩夺冠,并打破自己保持的100米世界记录。赛后,世界各大媒体都纷纷送上了赞美之词。下面请你以记者的身份为以下媒体拟写出饱含赞美之词的新闻标题。(6分)路透社: _ 美联社: _六、作文(60分)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1)(4分)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数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关注点:被坚执锐、数十合、略地、各有差异) (2)(3分)设置卫队保护您,(其实)这不是用来宠信您的(关注点:卫君、以、宠)(3)(2分)您去世之后,谁可以继承您的职位?(关注点:即、百岁) 9、(1)初春。(1分)柳丝、莎茵、红杏(3分)(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2分)10、信誓旦旦 羡长江之无穷 莲动下渔舟 复得返自然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时多少豪杰三、11就像梦幻似的从轻微微颤音开始、于小提琴上奏响的“蓝色多瑙河”一样的蓝色;(3分)蓝得美丽、蓝得纯粹。(2分)12从容、镇静(2分)(如答“心闲气定的宁静”或“没有忧伤,没有脾气”,酌情给分)。草原、牛羊以及“河曲马”都得到了黄河的滋养与哺育,也受到黄河特有气度的感染,变得辽远,变得悠闲,从而进一步突出了黄河的从容、镇静。(4分,“从而”前后各2分)13对黄河因人为的破坏变黄、变浊而悲愤、忧患;(3分)采用发问的方式,猛烈地敲击读者的心扉,发人深省。(2分)14AD(5分)(B应为抒情散文;C“并列式结构”“以时间为序”“场景的转换”的说法均有误;E作者借用省长的预言没有“追溯历史”的意思。) 15 D(A、“他”是医生还是病人,身份不明;B、“囊括”是全部包括的意思;C、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口号”)16 B(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八竿子打不着:比喻隔得太远;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群龙无首:比喻一群人中没有领头的人)17 (4)、(1)、(3)、(2)18、节日:春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2分)示例: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元宵节。人们以观灯、猜灯谜、放焰火、耍龙灯等活动来欢度节日。特别是元宵象征了家庭团圆,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主要在我国以及海外大部分华人聚居区盛行。(2分)19、生活犹如一畦田园,每个人都要有播种的准备。人生犹如一座高山,每个人都要有攀登的准备。(每写出一句3分,其中句式2分,内容1分。)20、路透社:博尔特撕毁破百米纪录规则手册美联社:黑色闪电划破历史长空 国际田联:一个新传奇就此诞生 参考译文相国萧何是沛县人。高祖起兵后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汉王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常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军队的损失。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仍然没有把功劳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郧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于是就下令定萧何在功臣中位居第一,赐给池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高阻十一年,陈稀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辽没有结束,淮阴俣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乐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皇上对您起了疑心阿。设置卫队并非以此宠信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要接受,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就会高兴。”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如果去世了,谁可以继承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奠过于君主。”皇上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磕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孝惠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六 作文解析:从这则材料的内容来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在这则材料中,主角是乌鸦,是主要“人物”,而老鹰则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是次要“人物”。 牧羊人和小孩的对话是主要信息。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处,才能准确并正确理解与把握材料的意义点。因此,对这则故事的理解从分析对象入手可以有三种角度:乌鸦的角度、牧羊人的角度、牧羊人之子的角度。梳理角度,理解材料的意义点,可以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意义点,其多在材料的末尾,有的在中间。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则材料其意义点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为了准确地理解材料的意义点,还可以运用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理解意义点,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含义有: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所以,要正确认识自己。(或:人要有自知之明)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二联想感悟,由此及彼,拓展新的“意义点”对一则材料的梳理,一般来说可以归纳出多个意义点,但我们还不能“就事论事”,还要联系实际生活,谈出感悟,论述材料包含的事理。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我们特别要从隐性的信息中悟出言下之意、比喻之意。因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联想感悟,将抽象出来的含意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文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从而拓展深化其意义点。上述材料,事浅而意深1.从实际出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学习他人,结果不但不能得到成功,有时还会陷自己于尴尬的困境之中。可联想拓展到现实中诸如“不顾及当地实际情况而盲目规划城市,重复建设等现象”等。2.勇气的可爱。乌鸦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身上透露出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仍然值得肯定。可联想拓展到“积极学习的态度”“勇于实践的精神”“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证观点等。从反面可感悟,这种勇气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可主张“学习、实践都必须立足实际”等。3.情感的倾向。牧羊人对乌鸦的明确否定态度,可感悟“自不量力者并非仅有乌鸦,我们都可能因为追求某一目标而有时陷入自不量力”。也可拓展到“盲目模仿、缺乏自知之明的非理性行为,说明脱离客观现实的恶果”等;从牧羊人的否定中,还可探讨其“态度的绝对化倾向、以成败论英雄的错误历史观”等;4.认识的差异。父亲和儿子对一只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要求他人的认识和自己的认识总是一致,因为,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太多。遵循着材料的意义点和的感情倾向,或道德审美价值判断标准,或概括性的评价结论,都可以进行多向拓展深化,来为作文最佳切入点提供不同的选择项。三结合自我,联系实际,选定最佳“切入点” 上述这则则材料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的意义点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材料含义,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原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原材料的中心的。也就是说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这就需要寻找那些最适合自己精神追求的“层次”。一旦寻得,就应在这个“层次”中尽自己的可能生发出最高的精神境界,让文章发挥出最大的思想感情的能量。比如,你有把握在这篇文章中写出新意,就可从牧羊之子赞赏乌鸦的角度入手,以“人要有敢于模仿尝试的勇气”这个意义点为写作的最佳切入口来施展自己的写作才华。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题。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选定作文中心(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