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823325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龙泉山构造带,是四川盆地内喜山构造期形成的一条NNE方向展布的褶皱构造带。该构造带构成四川成都平原东界,是四川盆地内川西强烈断陷区和川中稳定隆起区之间的一条区域性断裂带。 断裂带北段位于德阳东侧龙泉山脉西缘,龙泉山脉中段的山体两翼存在断裂,断裂带的南段以向西倾斜的断裂为主。,1、龙泉山断裂带展布西缘断裂带,作为成都平原东边界的龙泉山西坡断裂,该断裂带主要由5条断裂组成。这些断裂的总体走向NE20-30,局部弯曲,切断侏罗系和白垩系,除南、北部分地段倾向NW外,其余地段均倾向SE,倾角躲在60左右,多数地段属于逆断裂。,1、龙泉山断裂带展布东缘断裂带,该断裂出露于龙泉山复式背斜的东翼。总体走向呈NE10-30方向延伸。倾向与西缘断裂带相反,主要断面向西倾斜。,2、龙泉山断裂带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特征: 山脉主体由背斜构造组成 背斜构造的两翼发育断裂 背斜属于北东方向断面之上的表皮褶皱 深部受地层滑脱控制,形成脱顶构造 断裂从表层到深部断距逐渐变小,倾角逐渐变缓 消失于三叠纪地层,2、龙泉山断裂带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成因:(1)龙泉山西缘断裂带为主断裂。 龙泉山西缘断裂向下收敛于同一主逆断裂上。 龙泉山断裂地表表现为沿地壳浅层蒸发岩层等软弱岩层滑动而形成的断裂扩展背斜。 龙泉山背斜受到由东向西的推挤,与龙门山冲断带前缘的邛崃等背斜带形成对冲的格局,是扬子地块的深部物质由东向西向龙门山和川西高原的深部发生多级俯冲潜滑而引起的浅部构造。 (2)龙泉山东缘断裂带为主断裂。西缘断裂为反冲断裂。 龙泉山与龙门山属于同一个构造系统,龙泉山构造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川西前陆盆地的南东界。,3、龙泉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龙泉山西缘断裂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有一定成都的活动。 (根据河流阶地及断错地貌的角度) 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根据断层泥样品),4、龙泉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潜势,历史地震 1531年到1957年发生17次有感地震 1958年到2005年发生66次(最大为5.5级,震中位于龙泉山西坡断裂东南侧大林场附近。) 推断潜在地震能力为5.5级。 2008年汶川地震 作为一条断裂带是否具有强震潜势的判断应该建立在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的调查基础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