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7842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 (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坎坷沉疴 百舸争流苛捐杂税B. 高档跌宕 倾家荡产安步当车C. 信笺饯行 明修栈道草菅人命D. 妊娠赈灾 饮鸩止渴不治之症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和蔼抱歉励精图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B. 喝彩简练阴谋鬼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C. 荟萃飘渺惹是生非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 宣泄脉博宁缺毋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人,可以抛舍许多,却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却了对它的,便也失却了良知。 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A. 制约 勾画 眷念 更/和B. 制约 勾勒 眷恋 更/乃至C. 规范 勾勒 眷恋 也/乃至D. 规范 勾画 眷念 也/和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B. 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C. 发生在约旦首都安曼三家豪华酒店内的自杀袭击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D. 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A. 布莱尔在清华大学座谈时说,未来几十年,10 多亿人口的中国将面临更多的发展。B. 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C. 两会代表们期盼卫生部尽快制定措施,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价格,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D. 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记载。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健忘记忆随时光流失而忘却也有其正面的效果。想不起事情会令人沮丧,但忘掉一些不再需要的信息记忆,比如旧的电话号码或昨天我们将车停在哪儿了之类,通常对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和伊丽莎白比约克所指出的,不重要的或不再需要的事情,可能会不被想起或不被复述,因此它们就失去了对事后回忆的强化性影响,经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将之慢慢忘掉了。约翰安德逊和他的同伴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更深入。他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而忘记一些事情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安德逊实验了各种情况,包括回忆往事以及怎样利用过去的一些特殊印象来预测它现在的作用。他观察到与人类健忘情形相似的规律性,即一条使用过的独特信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例如,安德逊的研究小组注意到,在图书管理中,近来或过去经常被整理的图书,要比那些最近较少整理的或过去不经常整理的图书,更容易催还。安德逊和他的同伴们检查了纽约时报1986至1987年这两年730天的大字标题,他们记录下一个特殊的词语在每一份报纸出现的次数,于是,他们见到了类似的现象,即一个特殊的词语在上一份报纸上出现过之后,它在下一份报纸上出现的机率就会降低。安德逊的研究小组在别的情况下也见到了类似的现象,包括与孩子谈话时使用的词语,或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之后再次收到电子邮件的可能性这样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忆系统放弃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因而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因为信息在大脑中闲置的时间越长,那么将来使用它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总的看来,记忆系统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是较为明智的。安德逊说遗忘的一般形式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遗忘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会减慢这反映了人们叙述过去的和现在的信息的相似性。依安德逊所言,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按照这种规律被选择,并在实质上下了一个赌注,即我们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可能不需要它。对这个赌,我们肯定赢多输少。但是,我们对损失遗忘所造成的挫折比较敏感,因此永远也无法体会到我们赢得了什么。这种基本观点与那些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所说的“平衡”相类似。例如,在一群野餐者附近,一只松鼠勇敢地抓起一点面包碎片,然后跑到附近的树下吃它。这样反复几次,每一次只抓起一点碎面包,把它带到树下后才狼吞虎咽地吃。尽管这不是吃饱肚子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这确保了松鼠较少暴露在敌人面前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松鼠在拿碎面包片时更可能拿的不是大片的而是小片的面包吃大片面包片的时间比吃小片面包片的时间长,因此会使松鼠面临更多的危险。在吃到更多食物和减少遇到敌人的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松鼠的行为表明它在平衡二者的关系。同样,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6. 对第三段划线句“对这个赌,我们肯定赢多输少”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忆系统放弃的信息未必是将来不需要的,这种记忆的选择就像下赌注。B. “赢多”意味着记忆系统放弃了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就能提高它的工作效率。C. 肯定赢多输少的结果表明,我们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不会再需要它。D. 记忆选择的结果告诉我们,记忆系统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是较为明智的。7. 文章最后说:“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这种“平衡”是( )A. 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B. 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记住更多的信息之间的平衡。C. 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D. 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之间的平衡。8.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常整理图书有助于及时催还图书,这告诉我们,对那些有用的信息,要经常复习,强化记忆。B. 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事终将被遗忘,并且,容易忘事的人往往是工作效率更高的人。C. 不要为想不起一些事情而沮丧万分,事实上,遗忘使我们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D. 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人类与别的动物都在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达到平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龙城”还是“卢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形,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9.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B. 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C.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D. 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10. 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A. 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B. 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D. 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1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B. 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C. 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D. 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韵律的需要。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顺民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中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其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注: 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 枥:压挤: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辞:辞谢B.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贤:胜过C. 释群臣,服剑臂刃释:放走,遣散。D.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甘:甘甜。13.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B.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C. 残吴二年而霸 城入越而璧留秦D. 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1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君王顺依民心的举措的一组是英才苑( )(1)汤乃以身祷于山林(2)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3)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4)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5)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6)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A. (1)(2)(5)B. (2)(4)(6)C. (1)(3)(5)D. (2)(5)(6)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历史上商汤以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的事例,说明汤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B. 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为民请炮烙之刑,一心要换取民心,其目的在于得到民心。因此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C. 文章重点描述了越王勾践“内亲群民,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终于“残吴二年而霸”的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以德得民心”的道理。D. 本篇文章继承了孟子、荀子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在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 第II卷(105分)四.(27分)16.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2分)(2)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2分)(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2分)17. 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青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1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填8题。(8分)(1)边庭流血成海水, 。(杜甫兵车行)(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液洛城闻笛)(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4)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7) ,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8)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9)慎思之,明辨之, 。(中庸)(10)笔落惊风雨,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3分)冬景 贾平凹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也没有,那些供人歇身的石凳儿空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有再吹下去。便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窘窿,水咕嘟嘟冒上来。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驴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啼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为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只有在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奶奶,电线肿了。”“那是落了雪。”奶奶说。“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那还未到嘴里就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只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出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接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我在作诗。”他说。“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你在干什么?”“看绿。”“绿在哪儿?”“绿在树枝上。”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你还看到什么了?”“太阳,太阳的红光。”“下雪天没有太阳的。”“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睢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他叫起来:“你这么喜欢冬天?!”“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不,是分号。”“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哪里!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正是起跑前的后退。”“啊,冬天是个卫生日了啊!”“是的,是在作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孕妇?!”“不是孕育青春天吗?”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19. 根据上下文,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哪里! 。”20. 文章的题目为“冬景”,那么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三幅冬景图?(3分)21. “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奶奶,电线肿了。”试分析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22. 文章结尾“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可谓点睛之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独特感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六. 语言表达题(共16分)23.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3分)(1)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2)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3)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4)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5)苍松翠柏环抱着它,(6)霞光丽日辉映着它,(7)青山绿水依傍着它。(8)去年,连战先生也曾来这里拜谒,(9)表达了他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10)今天,我们共同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11)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陵寝,(12)重温先生的教诲吧!24. 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句子,使其准确而简地表达原意。不超过30个字。(3分)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疏些,有的品种密些;荔枝壶裂片上的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25. 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两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4分)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七. 作文: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高三语文月考试卷答案1. BB全读dng,A项读音依次为k、k、g、k,C项读音依次为jin、jin、zhn、jin,D项读音依次为shn、zhn、zhn 、zhng2. A3. C(规范:使合乎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为乙所制约。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眷念:想念。更: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也:表示并列:和:连词,意为“跟”、“与”;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4. A(B项“相见恨晚”是形容意气相投,用在人与人之间;C项“叹为观止”是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句中感情色彩不符;D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盲行寓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像的。此处不适用)5. D(A. “面临 ”的发展”之后缺 “的机遇”,宜改为“面临更多发展的机遇”;B. 有歧义,“此举”指代不明;C. 搭配不当,“减少”与“价格”不搭配)6. C(“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可能不需要它”,而不是“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不会再需要它”。)7. C(遗忘的应是“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A项、B项表述不准确;D项把与之达成平衡的说成是“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错误。)8. B(从原文“记忆系统放弃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因而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推断出“容易忘事的人往往是工作效率更高的人”,错误。)9. D(非概念的内涵)10. C(因果颠倒,因为梁祝传说具有多种艺术形式,才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11. D(A十道四蕃志是“第一次”记载,“完整”记载故事全貌的是宣室志,“死后化蝶”的情节到明代才出现。B“梁山伯原为浙江省宁波鄞县县令,因辛劳过度而病死”属于“专家考证”的内容;“终年21岁,尚未婚配”的内容,文中只说在义忠王庙记中有明确记载,不等于“专家考证”。 C 文中并无作者的明确观点 )12. D(甘:以为甘甜。意动用法。要结合语境来解释)13. A(A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为“用来”。B两“之”,前为助词;后为代词,代自己。C前一个“而”表示修饰关系;后一个“而”表假设关系。D两“均为介词,前表比较,后相当于“和、同”)14. C(抓住“举措”进行辨析)15. A(汤为民求雨的行为只说明他为了得到民心)16.(1)失去民众的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3分,大意对1分,“民心”1分,“未之曾有也”1分。)(2)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它来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定是想要换取民心。(3分,大意对1分,“恶”“以”“请”“必”各0.5分)(3)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同吴国决一死战。(3分,大意对1分。“苦”“死”各1分。)附译文:先王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成名就。依靠仁德得到民众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德,自古以来不胜枚举。失去民众的拥护建立功名的,从来没有过。获得民众的拥护是有方法的,无论是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还是仅有百户的小邑,人民中没有不喜悦的。从事人民所喜悦的事,就获得人民的拥护了。人民喜悦的事难道很多吗?这是获得人民拥护的关键。从前,汤战胜夏朝而统治天下。天大旱,农业五年没有收成。汤于是在桑林用自己的身体作保证向神祈祷,说:“我一人有罪,不要祸及天下人;即使天下人有罪,罪责也都在我一人身上。不要因我一人不才,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生命。”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用木夹挤压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进献的牺牲,向天幸福求福。人民于是大喜过望,雨也大降。这可以说汤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了。文王住在岐山臣事纣王,虽遭到纣王的冤枉侮慢,依然端庄恭顺,早晚准时朝拜,进献贡物恰到好处,祭祀一定必恭必敬。纣王很喜欢,封文王为西伯,赏赐他千里封地。文王再拜稽首,辞谢说:“我只愿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千里的土地换取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心想要换取民心。得到民心,胜过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和吴国决一死战。于是他睡不安枕席,口不尝美味,眼不看美色,耳不听音乐。用了三年,苦心劳力,唇干肺伤。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养百姓,以便使他们衷心依顺自己。有香甜美食,如不能人人都有,自己不敢独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与人民共饮。吃自己亲身耕种谷物,穿妻子亲身纺织的布做的衣服。饮食拒绝珍奇,衣服不穿两层,装饰禁用两种颜色。他时时出外巡视,随从车辆上载着食物,运探望孤寡老弱中生病的、困厄的、面色忧愁和生活困难的人,一定亲自给他们食物吃。在这之后,他召集大夫们,向他们说:“我愿与吴国最终求得上天裁正。现在吴、越两国相互残杀共同毁灭,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跟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忘,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样仍不能实现愿望,从国内状况衡量,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考虑,与诸侯结盟也不能损害吴国,那么,我将抛弃国家,舍弃群臣,身带长剑,手持利刃,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充当手执箕帚的仆役去服侍吴王,以便跟吴王决死于顷刻之间。我虽然知道这样做会遭致腰颈断绝,手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展开决战,吴国军队打败,紧接着越国军队包围了吴王的王宫,吴国城门失守,活捉了夫差,杀死了吴相。灭掉吴国之后二年称霸诸侯。这是先顺应民心的结果。17.(8分)(1)主要从远眺近观、仰视俯视,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赏析。(2)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18. 默写 (略)19. 象征着年轻的生命(1分)和生命的追求(1分)。用来区别乡村里司空见惯的风景(1分)和屋檐下老旧沧桑的人生(1分)。也可答成“与前文中描述的单调的风景(1分)和缺乏生机的生活(1分)形成对比20. 答:指离家奋斗太久,自家的屋檐已淡忘(1分),古老的生活已改变(1分)。步入中年的“你”还是年轻(1分)(或答成生命还可以拓宽);懂得生命的你奋斗远没有结束(1分)(也可答成人生的历程还需要向前奋进)。21. 第一种境界,童真的岁月,继续着祖辈的贫乏单调与自足(2分);第二种境界,青年的人生,从不安分到勇敢追求,有过彷徨但仍然坚定(2分);第三种境界,老年的光景,奋斗之后事业有成的自豪与充实(2分)。22. BD(B项作者并没有看轻第一种境界,童年经历篇幅较短,是行文的需要;D项这里的“沧桑”应包括人生经历的全部,不仅仅指挫折,也涵盖成功)23.(1)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7)处与(6)处对调,或(6)处与(5)处对调;(10)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修改原则:语言传播要注意接受对象的身份;介绍事物时要条理清楚,符合逻辑;介绍的内容不能与现实矛盾。每改对一处得2分,全对得5分)24. 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而异。(5分。荔枝壳裂片概括准确,得1分;片峰概括准确,得1分;原因表示准确,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字数符合要求,得1分。)25. 数学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迷宫,你尽可以化繁为简,感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历史是一所包罗万象的博物馆,你尽可以闲庭信步,放眼沧海桑田、风云雷电。(每句3分,内容体现学科特点得1分,比喻手法贴切得1分,结构大致相同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