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6000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II) 命题时间:xx.3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卷7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1-2页)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2、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XXXXXX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A 丙酮酸、H和O2 B 葡萄糖、ATP和HC CO2、葡萄糖和H2O D 丙酮酸、H和葡萄糖2.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A 全部用于生物合成等生理过程B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C 全部转移到ATP中D 一部分供给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移到ATP中3.实验表明,对离体蛙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K,C6H12O6的吸收量不受影响,但对Ca2的吸收量却明显减少。试分析,这种毒素可能的作用机理是()A 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加快,对物质的吸收加快B 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Ca2载体蛋白的活性,使细胞吸收Ca2的速率减慢C 抑制了心肌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细胞的有氧呼吸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D 改变了心肌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使细胞主动吸收Ca2的速率降低4.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不会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A 纤维素酶 B 0.5 g/mL溶液 C 清水 D 10% HCl溶液5.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及特点是()A 能使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 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同6.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 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7.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 12 B 21 C 89 D 988.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后减9.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A 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B 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C K和NO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液 D 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10.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 ,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 水果贮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A 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 低CO2、高O2、零下低温C 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 低O2、无CO2、零下低温12.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 细胞膜的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1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4.同一个体内不同活细胞所含的酶()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15.若ATP脱去了两个磷酸基团,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称及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目为()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0 B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1C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0 D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16.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无关变量 D 控制变量17.ATP形成ADP时最先断裂的是()A 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 两个高能磷酸键C 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D 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18.下列哪项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A 高温 B 低温 C 过酸 D 过碱19.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曲线BC段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中出现无氧呼吸C 酒精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D 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2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 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D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1.如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经表中的方法处理后,放在37 下培养24 h后,再用碘液冲洗圆点。琼脂块各圆点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依据实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并随温度升高催化活性逐渐增强C 圆点E实验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D 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据此可推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22.下列四组实验能证明酶具催化作用的是()A与 B与C与 D与23.从下图可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载体蛋白协助,所以此图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的自由扩散过程B可以预测,甲图中随着物质浓度的降低,自由扩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C甲图中箭头表示物质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时物质的运输方向D乙图表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只受物质浓度的影响24.ADP向ATP的转化,主要是在细胞内哪种细胞器中进行的()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2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26.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抗体与HIV病毒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B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C质壁分离细胞复原的过程 D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27.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消耗细胞内的能量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A B C D28.如图、代表物质M,N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则()A萤火虫体内的能量c可来源于光能B吸能反应一般和M的合成相联系C能量d用于过程时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M、N间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共有的能量供应机制29.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底物为葡萄糖),下面的现象中能够说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是()A 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B 装置一中的液滴右移C 装置二中的液滴左移D 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30.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再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参加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3小题,共40分。请各位考生在对应试题上按要求作答31.(10分)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请回答:(1)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2)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_。(3)细胞识别与图中的_(填字母)有关。(4)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类似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差别,其原因是由图中_(填字母)不同所致。32.(1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自变量是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写出两个以上答案)(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_。(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取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_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_;_;_。33.(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的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实验步骤: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请回答:(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被破坏而失活。(2)步骤二中的反应物是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图中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4) 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xx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1. 【答案】A【解析】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原料有丙酮酸、H和O2。2.【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进入ATP中。3.【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该毒素只是使细胞对Ca2的吸收减少,而不影响其他物质,故不可能是抑制了细胞呼吸。细胞对Ca2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而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该毒素最可能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4.【答案】A【解析】用纤维素酶去除植物细胞壁。5.【答案】B【解析】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能使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顺利进行。6.【答案】C【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都能产生CO2,澄清的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可用于CO2的检测。7.【答案】C【解析】图中A,B物质是氧气,均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A、B分别为 O2、18O2,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3689。8.【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萝卜条由b浓度溶液移入a浓度溶液,萝卜条质量将增大。9.【答案】C【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后,由于外界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吸收K和NO进入细胞液,细胞液浓度上升,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KNO3溶液浓度时,细胞又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10.【答案】D【解析】加入酶后,加快反应速度,所以反应物浓度下降速度增大,由于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所以最后反应物都消耗完。11. 【答案】A【解析】水果要保存在低O2、高CO2、零上低温的环境中。12.【答案】C【解析】磷脂占细胞膜总量的50%,并形成双分子层支架,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一样,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13.【答案】B【解析】免疫球蛋白为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半乳糖为单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14.【答案】B【解析】同一个体经过分化可产生不同的组织细胞,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原因主要是细胞内所具有的蛋白质、酶不同。15.【答案】A【解析】ATP分子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形成ADP。ADP分子中含有2个磷酸基团,一个高能磷酸键。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时,伴随着一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因此,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化合物中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为零,形成的化合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16.【答案】B【解析】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17.【答案】D【解析】ATP分解为ADP的过程中,最先断裂的是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18.【答案】B【解析】高温、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或暂时表现不出来。19.【答案】D【解析】曲线AB段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曲线BC段开始有酒精产生,可知此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中出现无氧呼吸;随着培养的进行,营养物质大量被消耗,代谢产物(酒精、CO2等)积累,都将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在T1T2时间段内,一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二是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使得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20.【答案】C【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也是酶。生物的新陈代谢由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组成,其中的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所以说新陈代谢离不开酶。21.【答案】A【解析】A项中根据表格中A、B两个圆点对比结果相同可推知,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且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中根据表格中A、C两个圆点对比结果不同,实验结果呈红棕色说明淀粉被淀粉酶水解,而呈蓝黑色说明淀粉未被水解,则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淀粉酶失活;C项中根据表格中A、E两个圆点对比结果不同可推知,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但该实验中未设计与E相对照的实验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D项中滴加蔗糖酶溶液与A对比,可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而不是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表中“?”处应是蓝黑色。22.【答案】A【解析】证明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自变量应为酶的有无。23.【答案】B【解析】两图均表示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此过程只受浓度差的影响,随着扩散的进行,浓度差越来越小,扩散速度越来越慢。24.【答案】A【解析】ADP向ATP转化所捕获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25.【答案】A【解析】植物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这取决于外界条件和细胞位置。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这一点不能作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确要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到线粒体中去继续分解,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去掉了细胞中的大部分自由水,含水量很低,因此细胞呼吸很弱,呈休眠状态但绝不是不进行细胞呼吸。26.【答案】A【解析】抗体与HIV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因为HIV病毒无膜结构。浆细胞分泌抗体为胞吐,依赖膜的流动性。质壁分离依据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缩性不同实现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内陷缢裂导致子细胞形成。27.【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是由于浓度差引起的运输方式,而主动运输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吸收物质,它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同时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28.【答案】D【解析】图中物质M是ATP,物质N是ADP。萤火虫体内的能量c来自呼吸作用,不能来源于光能;吸能反应消耗M,和物质N的形成相联系;能量d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和过程没有关系;M、N间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共有的能量供应机制。29. 【答案】D【解析】装置一小烧杯中盛装NaOH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气压变小,液滴左移;若进行无氧呼吸,内部气体体积不变,液滴不移动。装置二小烧杯中盛装清水,若进行有氧呼吸,气压不变,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无氧呼吸,则气体增多,液滴右移,D正确。30.【答案】C【解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A错误;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释放一个Pi,不能再加上一个Pi,B错误;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催化,C正确;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错误。31.【答案】(1)选择透过性(2)磷脂双分子层一定的流动性(3)C(4)A【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这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为蛋白质,B为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是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糖蛋白,与识别作用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类似结构,由于不同细胞器的类似结构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其执行的具体功能也有很大差别。32.【答案】(1)有无氧气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实验步骤:等量(两侧)液面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若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说明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若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说明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若A、B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解析】(1)从实验装置上看,甲装置与乙装置的区别是甲通无菌氧气,乙保持无氧环境。实验过程中除有无氧气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一致,避免实验误差。(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CO2在线粒体内生成,无氧呼吸则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3)实验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等量、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在U形管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液面高的葡萄糖浓度高,相应的呼吸方式消耗葡萄糖就少,反之就多。33.【答案】(1)空间结构(2)荧光素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荧光素酶eATP已经全部水解(或ATP数量限制)(4)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解析】(1)沸水浴处理时,高温能够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的活性永久丧失。(2)根据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所以,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荧光素,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由图解的横坐标可知实验中荧光素酶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结果显示: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表明达到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时,ATP已经全部水解,即使继续增加酶浓度,由于受ATP数量限制,发光强度也不再增加,因此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4)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可以根据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细菌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