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本试卷考试内容为:材料题出自选修、选择题出自必修、部分。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0分,考试时间9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认为,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造物主” 创造的,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原,万物皆有始祖,所以要敬畏天地祖先。这些是A祖先崇拜盛行的历史原因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的缘由C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 D宗法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2.“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 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 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4.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 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唐代谏官的设置A着眼于皇权的强化 B分化相权,提高效率C益于减少决策失误 D承旨封驳,效能有限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些“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这些商人的行为A已经颠覆传统的投资理念 B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C显示国内市场已发育成熟 D已具某些近代化经营特征6.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代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A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B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7.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8.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经济自给自足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商品经济发达9.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10.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B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C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11.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12.宋太宗淳化二年诏:“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反映出宋代 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 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13.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可以推断出A.北宋京城街道店铺以经营餐饮为主 B.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15.明清时期,凡被弹劾的官员,有时可以奉诏于廷对质,有时也另派他官对监察官弹劾的情节进行复查核实,原弹劾人一般不参加审讯。这种规定 A.确保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实现了各机构间的互相监督C.有利于监察作用的有效 D.降低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16.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作者认为古代雅典A美德造就民主政治 B公民重视城邦利益C民众拥有广泛权利 D注重杜会福利建设17.右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A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 B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C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重视18.十二铜表法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从轻处罚。”它集中体现了罗马法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锁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19.以下为“工业产值世界份额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国家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223.6印度32.829.819.76.2中国24.517.68.60.7A世界市场已然形成 B中国制造业持续衰退C世界格局发生剧变 D文明正在碰撞与冲突20.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此举主要目的在于 A.防止议员腐化堕落 B.缓解王室财政困难 C.完善议员选举制度 D.保证议会机构独立21.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A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22.“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款)上述规定在于从根本上A.取消美国各州所拥有的经济特权 B.维护美国联邦政府最高政治权利C.加强美国各州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D.集结各州经济共同偿还战争的债务23. 在xx年7月召开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美国要求出兵叙利亚,法德等国政府对此作出附议。假如类似的政府决策发生于一战前夕的时代,法德两国决策的程序是A德: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B德:议会直接通过;法:议会直接通过执行C德:皇帝直接决策;法: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D德: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24.“他们认为,1776年的口号已过去了,美国需要的是一体化,而不是州权。”材料中的“他们” A要求实现中央集权政治 B极力推行共和主义C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 D主张实行联邦体制25.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26. 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据此推测,当时A.棉花产量大幅下降 B.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的迅猛发展27.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主张均分产品 B.达到军事全盛 C.调整经济政策 D.开始封王建制28.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C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D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起29.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B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30.据右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 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 因是A革命政党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C民主思想的传播D维新力量的衰落31. 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导致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民主化运动的推动32.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友情提示:请同学们把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1分)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 摘自历史千年“商鞅变法” 材料二 1871年(明治4年),在萨、长、土三藩合作下,调集一万兵力于东京,并由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政府中枢,而后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废藩。同年11月,实行所谓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伊藤博文曾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 摘自日本近代史近代国家的建设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概括商鞅“行县制”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行县制”的特点。(5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伊藤博文的观点。(3分)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共同影响。(2分)材料三 安石曰:“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又为旗鼓变其耳目,渐与约免税,又令都副保正,能捕贼者奖之,或使为官,则人竞劝。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事渐可以复古。”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篇材料四 (俄国)在封建社会晚期,农村公社尽管履行着管理职能,但长期不被国家承认是行政区划单位,没有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它也不是法人体,因此村社无权独立自主地与外界打交道,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村社成为国家基层行政组织,拥有一定的对外交往自主权。但是,村社的管理、征税、警察和社会保障等职能依然保留甚至得到强化。罗爱林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xx年第4期(3)材料三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哪项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措施所起的作用。(3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861年改革前后村社地位与职权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材料三、四,指出这两次改革在加强基层行政管理方面有何相同的作用。(8分)34(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 督察院十三道御史分道出京,巡查地方官吏,称为巡按御史。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御史巡按岁一更代,正以防上下稔情之故。”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虽为督察院属官,但“凡差御吏出巡,并追问、审理等事,督察院具事目,请旨点差,回京之日,不需经由本院,径赴御前复命。”从它诞生之日起,巡按的实际地位就不断上升,直至超越三司。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 摘编自吴宗国主鳊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影响。(10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 唐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 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6分)xxxx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二历史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题目12345678910答案BACCDADBCA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DCBDACD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DDBCABA题目3132答案DB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33. (1)背景:领主拥有领邑的政治特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3分)特点: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军政分权管理;分层管理。(2分,任写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2)分析:观点有夸大之处,是片面的。(1分)倒幕运动是推翻幕府封建统治的革命战争,为废藩置县奠定基础;废藩置县采用了武力威迫的方式。(2分)影响:废除贵族特权,巩固中央集权。(2分)(3)措施:保甲制(或保甲法)。(1分) 作用:有利于维持地方治安;有利于节省养兵费用;有利于革除募兵积弊。(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变化:从不被国家承认是行政区划单位到成为国家基层行政组织;从无权独立自主地与外界打交道到拥有一定的对外交往自主权。(4分) 相同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4分) 34.(1)特点:出现时间早,明初即建立;位卑权重,以贱履贵;职能全面;具有相当独立性,可直接对皇帝负责;弊端也很明显。(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影响:(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打击贪腐,整肃吏治。(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 (消极)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造成一些御史巡按循私枉法,监察效能大打折扣。(每点2分,共4分)35.(1)措施:限制诸王权力,严禁朝臣交结诸王;整饬吏治,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禁绝奢靡之风;(任答3点给9分)(2)意义:消除了动乱隐患,有利于巩固和稳定政权;使朝廷官吏清明,加强了统治;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开创了开元盛世。(任答3点给6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