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7490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D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原始自然崇拜3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5.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6.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7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8.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9.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0.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1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 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2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3.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1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15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A规模大,分工极细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形成了雇用和被雇用的劳资关系 D机器生产形成发展16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1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18.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泛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19.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宋史中也曾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2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21.明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10年来华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入贡,则不许来华互市。同时严禁民间入海“通番”。该材料反映了。官方独占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性质有效地制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A. B C D22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23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土地私有 D自耕农土地私有2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思想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工细作”的特点25.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重视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26.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 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 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27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28.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9.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至于有的学者把其称为“前近代时期”。下列能够证明这一称谓的是A大量瓷器投放到市场 B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高C制瓷业内部分工精细 D出现大规模的制瓷工场30.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 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31.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32.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由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以推知A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清朝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 D政府放松了对外贸易的监管3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34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35.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3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37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38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A.国籍不同 B.阶级出身不同 C.史观、立场不同 D.受教育程度不同39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40“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统一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二、非选择题(20分)41(20分)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与其历史变迁。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材料三: 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清初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一切必须经“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自相接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鄂世镛著清史简编材料四: 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贸易。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的外交关系”。英使所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梁廷楠粤海关志(1)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4分)(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4分)(3) 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原因。(4分)(4) 你觉得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10 ABADD ABCBC 11-20 BDACA CACDC 21-30 CCDDB DCBDA31-40 DBCBC ADCCB二、非选择题(20分)(1)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4分)(3)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2分)原因: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侵略。(4分)(4)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民族自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但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10 ABADD ABCBC 11-20 BDACA CACDC 21-30 CCDDB DCBDA31-40 DBCBC ADCCB二、非选择题(20分)(1)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4分)(3)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2分)原因: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侵略。(4分)(4)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民族自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但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10 ABADD ABCBC 11-20 BDACA CACDC 21-30 CCDDB DCBDA31-40 DBCBC ADCCB二、非选择题(20分)(1)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4分)(3)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2分)原因: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侵略。(4分)(4)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民族自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但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