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新政当代资本主义教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496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新政当代资本主义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新政当代资本主义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新政当代资本主义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新政当代资本主义教学案【必备考点指要】【基础考点整理】考点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A新人教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虚假“繁荣”的幻灭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在这“繁荣”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同时,在“繁荣”的激励下,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幅度提高。到1929年,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他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B人民版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一世界经济大危机2开始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3表现: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长,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4特点:(1)涉及范围特别广(行业广、国家多):工业、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危机不断深化,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2)持续时间特别长:成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3)破坏性特别大:这场经济危机在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在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国内阶级矛盾、资与殖半殖矛盾、资国之间矛盾)。二杯水车薪(胡佛总统的经济调整作用很小)1 “自我治疗”危机恶化:(1)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功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2)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3)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4)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2两大措施于事无补:为了赢得连任,胡佛不得不采取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小敲小打,没有从经济体制上改革)。三病入膏肓的经济(美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1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和农业危机-商业、对外贸易危机。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失业破产罢工示威暴动局势动荡崩溃边缘)。3信任危机。C岳麓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一)“黑色星期四”剩,生产难以维持,人们的投资信心开始下降,最终在1929年10月24日引发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主制度摇摇欲坠。考点二:罗斯福新政A新人教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罗斯福新政(一)临危受命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1932年,他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同胡佛展开了下一届总统竞选。罗斯福在竞选过程中,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赢得了广大选民的心,使对手黯然失色,最后以绝对优势当选。1933年3月,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 (二)实施“新政”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三)摆脱危机困境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对外贸易趋向活跃,失业人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新政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B人民版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一)新政的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2胡佛政府采取“自然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下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3在1932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赢得美国人民拥护,当选为总统。3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紧急银行法,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2)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为工农业生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的复苏。(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4)保护劳工权利。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这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它既有助于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4特点: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5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三)新政的成效和影响C岳麓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二)(一)罗斯福新政1933年,以实行“新政”改革为竞选口号的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政府和国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中下层民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政式的调整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二)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也发生了转变。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因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弊端,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因此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而它的提出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罗斯福的新政措施与凯恩斯主义基本一致。考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A新人教版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 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又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它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B人民版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原因:(1)为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二战期间,美国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3)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2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2)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3实质: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4作用:战后迅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二)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1战后美国的充分就业政策:(1)理论基础: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充分就业。(2)实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的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3)成效: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2里根政府以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为指导的经济政策:(1)背景: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收效甚微,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2)措施: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3)成效: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但也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3克林顿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1)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2)措施: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通过加大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3)成效:使美国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创下了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未因此改变,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三)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3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特征:介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2)建立: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3)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4)影响: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4日本:(1)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二战后初期,为了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2)作用:使日本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到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5特点:(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新阶段。(2)新科技革命推动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70年代以来,在解决“滞胀”问题过程中新的经济发展和调控模式逐渐产生。C岳麓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对经济的于预有所不同。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经营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又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福利国家的出现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英国、丹麦等国国家补贴占社会福利资金总额的13以上。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这些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人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规律方法总结】1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运用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诸多弊端。3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要紧紧抓住罗斯福新政这一核心,将整个内容分为新政前的经济危机新政中的政策调整新政后的机制变化。要认识到罗斯福新政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表现。【易混知识清单】1资本主义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相同,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德、日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2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2)核心主张不同:重商主义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个方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单元要点分析】1从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世界市场环境中,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加强,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这是根本原因。(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从实质、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全面分析罗斯福新政 (1)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性调整。(2)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3)影响: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统治。间接影响:它缓和了社会矛盾,恢复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滋长。深远影响: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初步建立了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障,促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完善。消极影响: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能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次发生)。3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认识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资产阶级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经验。(2)这些变化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了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5美国“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表现、特点和本质(1)“新经济”的表现:1991xx年,美国经济长达十年持续高速扩张和繁荣。美国经济经济持续繁荣、良性运行:经济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问题被化解;巨额财政赤字消失;失业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美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市场繁荣,出口猛增,股票上涨。(2)“新经济”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了成功。美国基本上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3)“新经济”的本质: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循环的规律,xx年美国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6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20世纪中后期)阶段5070年代初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经济状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滞胀走出衰退新经济时代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科技革命、拓展世界市场石油危机、基本矛盾、欧日竞争少开支少印钱少收税多军费消灭赤字、偿还国债、扶持高新产业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失灵货币供给学派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时任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3)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国、日本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依赖军事化和对外扩张;美国经济实力强,有能力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挽救危机。(4)在政治体制方面:德国纳粹党已羽翼丰满,希特勒大权在握,日本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它们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土壤。(5)在国际环境方面: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德国的冒险一次又一次得逞,也助长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发展。2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的共同原因(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2)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有经济,注重国民经济的计划性,通过财政政策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4)两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奇迹。(5)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等。4罗斯福的可贵精神及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可贵精神: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2)新政成功的原因:适应发展要求;经济实力雄厚;民主传统浓厚;借鉴计划经济;凯恩斯主义流行。5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提示:经济体制、福利政策、产业结构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高考真题选编】(xx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1(xx高考文综浙江卷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2(xx高考文综福建卷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表2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是加强调控而非自由放任,A错误,当选;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C也正确;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D项正确。3(xx高考文综广东A卷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4(xx高考历史海南卷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5(xx高考历史江苏卷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资料 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 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1)难度不大,联系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即可,注意表述的完整性。(2)紧扣材料,突出贫富差距缩小与保障儿童利益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