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5404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苏教版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水的离子积常数b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的关系aa3.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aa4.pH的简单计算bc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试纸、pH计测定溶液的pH)ab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b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a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或H2O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wc(H)c(OH)。(1)室温下:Kw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注意(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和OH的离子积常数。即K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不变。(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不变。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条件平衡移动方向Kw水的电离程度c(OH)c(H)酸逆不变减小减小增大碱逆不变减小增大减小可水解的盐Na2CO3正不变增大增大减小NH4Cl正不变增大减小增大温度升温正增大增大增大增大降温逆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其他:如加入Na正不变增大增大减小注意在水中加入H2SO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是因为加入H2SO4后,c(H)增大,平衡左移。题组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结果判断1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HOHH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B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 molL1,Kw不变答案B解析A项,Kw应不变;C项,平衡应正向移动;D项,由于没有指明温度,c(H)不一定等于107 molL1。2常温下,向盛水烧杯中加2 g生石灰(如右图)。搅拌后再恢复到原温,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H或OH浓度的变化大于温度的变化)()A该过程中水的电离常数不变BCa(OH)2 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不变C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后不变D水的电离度将会先变小然后变大最后不变答案C解析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电离出OH,OH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当Ca(OH)2饱和后,水的电离平衡不再移动。题组二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定性比较3(1)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aClNaOHH2SO4(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_(填序号)。答案(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_;常温下,pH5的NH4Cl溶液与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_。(均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同”)答案相同相同题组三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定量计算(加试)4求算下列常温下溶液中由H2O电离的c(H)和c(OH)。(1)pH2的H2SO4溶液c(H)_,c(OH)_。(2)pH10的NaOH溶液c(H)_,c(OH)_。(3)pH2的NH4Cl溶液c(H)_。(4)pH10的Na2CO3溶液c(OH)_。答案(1)1012 molL11012 molL1(2)1010 molL11010 molL1(3)102 molL1(4)104 molL1解析(1)pH2的H2SO4溶液中,H来源有两个:H2SO4的电离和H2O的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应先求算 c(OH),即为水电离的c(H)或c(OH)。(2)pH10的NaOH溶液中,OH有两个来源:H2O的电离和NaOH的电离,H只来源于水。应先求出c(H),即为水电离的c(OH)或c(H),c(OH)104 molL1,c(H)1010 molL1,则水电离的c(H)c(OH)1010 molL1。(3)、(4)水解的盐溶液中的H或OH均由水电离产生,水解显酸性的盐应计算其 c(H),水解显碱性的盐应计算其c(OH)。pH2的NH4Cl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2 molL1;pH10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104 molL1。5下列四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H浓度之比()是()pH0的盐酸0.1 molL1的盐酸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的NaOH溶液A1101001 000 B011211C14131211 D141323答案A解析中c(H)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与溶液中c(OH)相等,等于1.01014 molL1;中c(H)0.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中c(OH)1.0102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与溶液中c(H)相等,等于1.01012 molL1;中c(OH)1.0103 molL1,同所述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1 molL1。即(1.01014)(1.01013)(1.01012)(1.01011)1101001 000。理清溶液中H或OH的来源1常温下,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2溶质为酸的溶液(1)来源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c(OH)。(2)实例如计算pH2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Kw/102) molL11012 molL1,即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2 molL1。3溶质为碱的溶液(1)来源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OH)c(H)。(2)实例如计算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方法是知道溶液中的c(H)1012 molL1,即由水电离出的c(OH)c(H)1012 molL1。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1)pH5的NH4Cl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的c(H)105 molL1,因为部分OH与部分NH结合,溶液中c(OH)109 molL1。(2)pH12的Na2CO3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102 molL1。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1)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3)碱性溶液:c(H)7。2pH及其测量(1)计算公式:pHlgc(H)。(2)测量方法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pH试纸使用注意事项: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值只能是整数;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呈酸性的同时呈现强氧化性(漂白性)。pH计测量法。(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下:题组一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用“酸性”、“碱性”、“中性”或“不确定”填空。(1)pHc(OH)的溶液()(6)0.1 molL1的NH4Cl溶液()(7)0.1 molL1的NaHCO3溶液()(8)0.1 molL1的NaHSO3溶液()答案(1)不确定(2)不确定(3)中性(4)不确定 (5)酸性(6)酸性(7)碱性(8)酸性题组二溶液混合酸碱性判断规律2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3)相同浓度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4)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6)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7)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8)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答案(1)中性(2)碱性(3)酸性(4)中性(5)酸性(6)碱性(7)酸性(8)碱性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也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325 时,pH12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溶液,pH2的溶液也不一定为酸溶液,也可能为能水解的盐溶液。4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1)强酸与强碱混合呈中性;(2)强酸与弱碱混合呈酸性;(3)弱酸与强碱混合呈碱性。5常温下,已知酸和碱pH之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1)两强混合:若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若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若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2)一强一弱混合“谁弱显谁性”。pH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题组三走出溶液稀释时pH值的判断误区3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7。答案8接近4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c(SO)与c(H)的比值为_。答案解析稀释前c(SO) molL1,稀释后c(SO) molL1108 molL1,c(H)接近107 molL1,所以。5(1)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分别变成m和n,则m与n的关系为_。(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3)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4)体积相同,pH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_。答案(1)mn(3)mn题组四多角度计算溶液的pH值6求下列常温条件下溶液的pH(已知lg1.30.1,lg20.3,混合溶液忽略体积的变化)。(1)0.005 molL1的H2SO4溶液(2)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5)(3)0.1 molL1NH3H2O溶液(NH3H2O的电离度为1%,电离度100%)(4)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5)常温下,将pH5的盐酸与pH9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6)将pH3的HCl与pH3的H2SO4等体积混合(7)0.001 molL1的NaOH溶液(8)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9)pH2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 000倍答案(1)2(2)2.9(3)11(4)9.7(5)6(6)3 (7)11(8)2.3(9)5解析(2)CH3COOHCH3COO Hc(初始) 0.1 0 0c(电离) c(H) c(H) c(H)c(平衡) 0.1 molL1c(H) c(H) c(H)则Ka1.8105解得c(H)1.3103 molL1,所以pHlg c(H)lg(1.3103)2.9。(3) NH3H2O OH NHc(初始) 0.1 molL1 0 0c(电离) (0.11%)molL1 (0.11%)molL1 (0.11%)molL1则c(OH)(0.11%)molL1103molL1c(H)1011 molL1,所以pH11。(4)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很明显可以根据pH来算,可以根据经验公式来求算pH10lg2(即0.3),所以答案为9.7。(5)pH5的盐酸溶液中c(H)105 molL1,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OH)105 molL1,两者以体积比119混合,则酸过量,混合液的pH小于7。c(H) molL11.0106 molL1,pHlg(1.0106)6。1.酸碱稀释时两个误区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溶液稀释前溶液pH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稀释后溶液pH酸强酸pHapHan弱酸apHan碱强碱pHbpHbn弱碱bnpHb注:表中an7,bn7。2pH计算的类型(1)单一溶液的pH计算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lgc(H)lg (nc)。强碱溶液(25 ):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c(H) molL1,pHlgc(H)14lg(nc)。(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H)混,再据此求pH。c(H)混。(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OH)混,再据Kw求出c(H)混,最后求pH。c(OH)混。(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c(H)混或c(OH)混。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加试)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2实验用品(1)仪器图A是酸式滴定管,图B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3)滴定管的使用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3实验操作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4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8.0蓝色甲基橙4.4黄色酚酞10.0红色5.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1)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O3溶液滴定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注意(1)强氧化性溶液、酸性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性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即酸性KMnO4溶液、溴水、稀盐酸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Na2CO3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2)酸式滴定管的查漏方法: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入一定量的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放置10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3)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点,不一定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题组一误差分析的全面突破1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作指示剂),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1)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2)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3)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4)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5)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6)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7)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8)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答案(1)偏高(2)偏高(3)无影响(4)偏低 (5)偏高(6)偏高(7)偏低(8)偏高题组二指示剂、仪器的准确选择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答案D解析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H3COONa,由于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因此答案为D。3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如图所示),下表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乙D酸碱酚酞乙答案D题组三滴定终点的规范描述4(1)用a molL1的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_。(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_(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Ti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答案(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2)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否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Ti3Fe3=Ti4Fe2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成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题组四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5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lg40.6)(1)a点溶液中c(H)为_,pH约为_。(2)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_(填“c点以上”或“c点以下”)。(3)若向20 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填字母)。答案(1)4104 molL13.4(2)c酚酞c点以上(3)B解析(1)电离消耗的醋酸在计算醋酸的电离平衡浓度时可以忽略不计。由Ka得,c(H) molL14104 molL1。(2)a点是醋酸溶液,b点是醋酸和少量CH3COOK的混合溶液,c点是CH3COOK和少量醋酸的混合溶液,d点是CH3COOK和KOH的混合溶液,酸、碱均能抑制水的电离,CH3COOK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碱性,故应该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滴定终点应在c点以上。(3)由于稀氨水显碱性,首先排除选项A和C;两者恰好反应时溶液显酸性,排除选项D。题组五全面突破酸碱中和滴定6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为止。(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填字母)。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mL,终点读数为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mL。(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126.11第二次25.001.5630.3028.74第三次25.000.2226.3126.09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在半分钟内不变色(2)D(3)0.0026.1026.10(4)26.10 mL,c(NaOH)0.104 4 molL1解析在求c(NaOH)和进行误差分析时应依据公式:c(NaOH)。欲求c(NaOH),须先求V(HCl)aq再代入公式;进行误差分析时,要考虑实际操作对每一个量即V(HCl)aq和V(NaOH)aq的影响,进而影响c(NaOH)。(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规范操作。(2)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内壁附着一层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中和相同量的碱,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水的加入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结果;若排出气泡,液面会下降,故读取V酸偏大,结果偏高;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如图所示:(3)读数时,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4)先算出耗用标准盐酸的平均值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c(NaOH)0.104 4 molL1。1误差分析的方法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所以c(待测),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2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3图解量器的读数方法(1)平视读数(如图1):实验室中用量筒、移液管或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视线与刻度的交点即为读数(即凹液面定视线,视线定读数)。(2)俯视读数(如图2):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3)仰视读数(如图3):读数时,由于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这样仰视读数偏大。至于俯视和仰视的误差,还要结合具体仪器进行分析,因为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而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并且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两次体积读数之差,在分析时还要看滴定前读数是否正确,然后才能判断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是偏大还是偏小。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用0.2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xx浙江理综,12C)(2)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xx浙江理综,12A)(3)“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xx浙江理综,8C)(4)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Ka。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减小,Ka变小()(xx浙江理综,12B)答案(1)(2)(3)(4)解析(1)强酸与强碱溶液正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pH7,而强碱与弱酸正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7,若所得溶液的pH7,则碱不足。(2)稀释10倍后,3pH4。(3)容量瓶、锥形瓶不用润洗,但滴定管或移液管须润洗或干燥后才可使用。(4)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中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a不变。2(xx浙江理综,29)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实验(一)碘含量的测定取0.010 0 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V(AgNO3)/mL15.0019.0019.8019.9820.0020.0221.0023.0025.00E/mV22520015010050.0175275300325实验(二)碘的制取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请回答:(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仪器B_。(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该次测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_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_%。(3)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_。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_。(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答案(1)坩埚500 mL容量瓶(2)20.000.635(3)检查漏斗颈旋塞处是否漏水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适量的水,看是否漏水,若不漏,再将旋塞旋转180度后观察是否漏水;检查漏斗口玻璃塞处是否漏水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适量的水,把漏斗倒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将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观察,若还是不漏水,则玻璃塞处不漏水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AB过滤(4)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解析(1)仪器A为坩埚;由于含I的海带浸取原液为500 mL,故仪器 B为500 mL容量瓶。(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即可(见答案)。根据表中数据,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约为20.00 mL;由关系式:AgI得,n(I)n(Ag)0.02 L0.010 0 molL11103 mol,故m(I)1103 mol127 gmol10.127 g,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0.127 g/20.00 g0.635%。(3)分液漏斗的检漏应先检查漏斗颈旋塞处是否漏水,再检查漏斗口玻璃塞处是否漏水,其方法是检查漏斗颈旋塞处是否漏水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适量的水,看是否漏水,若不漏,再将旋塞旋转180度后观察是否漏水;检查漏斗口玻璃塞处是否漏水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适量的水,把漏斗倒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将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观察,若还是不漏水,则玻璃塞处不漏水。步骤X为萃取操作,由于CCl4密度比水大,且I2易溶于CCl4,故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为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据题中所给信息:3I26NaOH=5NaINaIO33H2O,步骤Y目的在于把碘元素全部由CCl4层转移入水层,NaOH溶液应过量,为了下一步便于提取碘,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不能过多,故其浓度不能太小,故A、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I2在CCl4和酒精中都易溶解,且CCl4和酒精互溶,酒精不能从I2的CCl4溶液中萃取I2,D项错误。实验(二)中,由于碘单质在酸性溶液的溶解度很小,碘在水溶液中以晶体析出,故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4)由于碘易升华,加热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时,碘易挥发,会导致碘的损失,故不采用蒸馏方法。3xx浙江理综,26(3)已知:I22S2O=S4O2I。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可选用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答案淀粉溶液蓝色褪去,放置半分钟后不复色2Cu24I=2CuII295%解析“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试样的纯度的基本原理是CuCl2氧化I生成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而淀粉溶液遇I2显蓝色,故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CuCl2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由题给信息可得关系式:2Cu2I22S2O,则有n(CuCl22H2O)n(Cu2)n(S2O)0.100 0 molL120.00103 L2.000103 mol,m(CuCl22H2O)2.000103 mol171 gmol10.342 g。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100%95%。4xx浙江理综,28(4)四氯化硅粗产品经精馏后,得到的残留物中常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 ,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8H=5Fe3Mn24H2O。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某同学称取5.000 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 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答案否MnO有色,故不需其他指示剂4.48%解析因MnO本身有颜色,故不再需其他指示剂。由关系式5Fe2MnO5 1n(Fe2) 20.00103 L1.000102 molL1可求出25.00 mL试样溶液中n(Fe2)0.001 mol,所以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w(Fe)100%4.48%。练出高分1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CpH7的溶液Dc(OH)c(H)的溶液答案D解析任何水溶液中均含H和OH,故A错;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其pH1107molL1,故pH7;B项,混合后盐酸与Ba(OH)2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7;C项,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3下列对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答案C解析c(H)很小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只有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才能显碱性,A错误;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与温度有关,在100 时显碱性,B错误;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确;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D错误。4(xx海南,3)0.1 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1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 BSO2CSO3 DCO2答案C解析A项,0.1 mol NO2与0.1 mol NaOH发生歧化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生成的NaNO2是弱酸强碱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B项,0.1 mol S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3,由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HSO的水解程度,故溶液呈酸性;C项,0.1 mol SO3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完全电离使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其酸性比NaHSO3溶液的强,其pH更小;D项,0.1 mol CO2与0.1 mol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由于HC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的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故选C。5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 和45 ,pH均为1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溶液中的c(OH)相等B两溶液中的c(H)相同C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两溶液中的c(H2SO4)基本相同答案A解析两溶液中c(H)101molL1,依据Kwc(H)c(OH),45 时的Kw大于15 时的Kw,所以,两溶液中的c(OH)前者大于后者,A选项错误;因为溶液中c(H)相同,所以c(H2SO4)、中和碱的能力均相同。6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A测得其pH7B电解时得到H2与O2的体积比为21C遇钠生成氢气D1.01 105 Pa时沸点为100 答案D解析A项,未指明是否是常温测定;B项,电解某些盐溶液、酸溶液及碱溶液(如:Na2SO4、H2SO4、NaOH)均得到H2和O2的体积比为21;C项,水溶液与Na反应均生成H2。7在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A8.3 B8.7 C9 D9.7答案D解析稀溶液混合,总体积近似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强碱溶液混合,应按c(OH)计算:c混(OH)5.05105molL1,c混(H)21010molL1,pH9.7。8常温时,将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19 B91C101 D110答案A解析pH13的强碱溶液c(OH)101molL1,pH2的强酸溶液c(H)102molL1,根据题意,设碱的体积X L,酸的体积为Y L,103 molL1,则XY19。9常温下,将0.1 molL1盐酸和0.06 molL1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该混合溶液的pH是()A1.7 B12.3C12 D2答案C解析酸碱中和时谁过量先计算谁,最后根据pHlg c(H)计算溶液的pH。0.1 molL1盐酸和0.06 molL1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根据中和反应HOH=H2O可知碱过量,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的OH的浓度,c(OH)0.01 molL1。c(H)1.01012 molL1,所得溶液的pHlg c(H)12。10常温下,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A9.0 B9.5C10.5 D11.0答案C解析据题意,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反应,故有H与OH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强酸的体积为V,则强碱的体积为10V,有V102.5 molL110V10pH14 molL1,解得pH10.5,故选C。11(加试题)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 )1.01014,K(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在35 时,c(H)c(OH)C水的电离度(25 )(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答案D解析由题给条件可以看出:温度升高后,K值增大。25 时,c(H)c(OH)1.0107molL1;35 时,c(H)c(OH)1.45107molL1。温度升高,c(H)和c(OH)都增大,且仍然相等,水的电离度也增大。因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12(加试题)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0 的水中,c(H)c(OH)11014B纯水中,25 时,c(H)c(OH)11014C25 时,任何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DKw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A解析Kw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25 时,纯水和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均有Kwc(H)c(OH)11014。1325 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0.01 molL1盐酸B. 0.01 molL1 Na2CO3溶液 CpH4 NaHSO3溶液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