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5378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II)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共50分,第卷共40分,满分共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将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人体心肌细胞吸收到氧气的直接液体是()A血浆 B细胞外液 C淋巴 D组织液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进入A、B、CB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DB产生的废物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4.曲线图上P点代表植物幼苗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能正确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关系的是()5.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为下丘脑和垂体C.寒冷环境中除体液调节外还有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方式为非条件反射D.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6.下面关于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失水过多,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下丘脑能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信号刺激,产生兴奋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冷觉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右图调节机制的是 ( ) A排尿反射中,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使尿排空B血糖浓度上升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C食虫鸟数量增加,森林中害虫数量随之减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8.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够听到铃声分泌唾液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渴时尿量减少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C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10.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11通过下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由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12.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13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的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0.1 mmol/L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B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 mmol/L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14.右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15. 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得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16.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7.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1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D.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实验组别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粉苞苣的干重1单独种植M2种植在同一花盆中枝叶隔开0.68M3种植在不同花盆中枝叶混合0.47M4种植在同一花盆中枝叶混合0.31M19. 为了验证车轴草和粉苞苣这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科研人员做如下相关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在一起生长时会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水等重要资源B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可以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C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D两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20.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干涸池塘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2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C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D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高矮不同农作物22.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BCD23.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以下对顶极群落的理解有误的是()A顶级群落的群落结构最复杂 B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系统 D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24.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5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该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26.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 27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28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B种群个体的体积大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D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数量减少而减少29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的天空盘旋,形成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30.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31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3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33.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如右图所示)。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34.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替的过程中物种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是生物进化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35.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属于( ) A捕食和种间互助 B捕食 C竞争 D互利共生 36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必不可少的成分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37.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蛇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 B C D38.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植物只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A B C D39.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我国东北地区的红松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40.有关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B.狐与鸟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狐数量上升,兔的种内斗争加剧4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4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从两种生物获得的能量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细菌促进了物质循环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43.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所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和丁、乙和丁都存在竞争关系B.若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甲体内DDT浓度最低C.丁每获得1kJ能量,至少需要甲固定10 kJ太阳能D.若丙的数量下降,则丁的数量上升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是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若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它们的能量关系会构成倒金字塔D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5.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方框大小表示所含能量多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6.右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不应存在箭头。B. 初级消费者自身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C. 食草动物排出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过程属于图中箭头D. 中的能量大约只有中能量的10%-20%。4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48下列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是:总有一部分能量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少的能量C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消费者得到的能量49.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欲使C增加60千克,需要A多少千克 ( ) A1200 B1500 C2500 D600050.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上图完整表达了能量流动的过程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D食物链的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51(10分)下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的体温冷觉中枢在_ _;在寒冷环境中,的分泌量_, 产热量 散热量。(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c减少,激素c是 。当垂体分泌的激素增多时,激素c的分泌量 (增加、减少、不变)。(3)当人紧张时,内脏神经兴奋,兴奋以_形式向前传导,引起神经末梢释放_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使体内b的分泌量增加,引起呼吸、心跳加快。(4)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结合后,一方面使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_ 合成。44.(10)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1)上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 结构。是生态系统进行 的渠道。图中共有食物链 条,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下图中甲表示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图乙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为_。A大于100只 B等于100只 C小于100只 D约为75只标志重捕法中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3)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目测估计法两种。前者一般适用于 的群落。11(10分)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图)图一 图二(1)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_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一对生物: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如果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的数量将会 。(2)假设E(20 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 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 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 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_。(3)为保护牧草,牧民采取措施控制鼠类大量繁殖的目的是_ _。(4)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_年。(5)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过程的真实写照。54(每空2分共10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3)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高二生物答案1.DCCDB 6.DABCC 11.ACDAC 16.DBADD 21.CBCDD 26.DDDDD31. ACDCA 36.ABABA 41.BDCDB 46.CDBBC51.(1)大脑皮层 增加 等于(2)胰高血糖素 不变(3)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神经递质(4)胰岛素受体 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 蛋白质、脂肪、糖原(答全)52. 答案:(1)营养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7 分解者 (2) A偏高 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3)记名计算法 个体大,数量有限53.(1)9 鹰与狐狸 人、食虫鸟、狐狸、鹰升高 (2)15%2106kJ(3)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101020 (5)次生演替54.(1)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2)营养级同化(固定)的能量 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b/yl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