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3241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2014年3月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约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通电话,就马航失联客机搜救工作进一步沟通协调。李克强表示,目前搜救马航失联客机是首要任务。中方有十余艘专业搜救舰船正在相关海域开展工作,我们调动了多架飞机和21颗卫星参与搜寻读“东南亚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描述不合理的是( )农场规模化经营 水利工程量大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ABCD2据马军方雷达新信息:“失联客机改向”。中方专业搜救舰船从泰国湾赶到马六甲后,战士们发现该海区风平浪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反气旋控制【解析】1.A 2.B第1题,根据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错。水利工程量大,对。单产高,对。商品率低,对。机械化水平低,对。所以不合理的选A。第2题,根据纬度判断,该地有赤道穿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称为赤道无风带,B对。从纬度看,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A错,受风带控制会风浪大,C、D错。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35题。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解析】3.D 4.D 5.A 第3题,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度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建筑增多,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答案A,B、C错误,故答案选D。第4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选D。第5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故答案选A。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第6题。6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解析】 B 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的主要水稻种植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耕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故B正确。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79题。7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落基山区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C亚洲喜马拉雅山区D南美安第斯山区8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坡度大小B气温变化C土壤类型D水分变化9在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A可在霜期栽种B适合冻土培育C生长期最短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解析】7.D 8.B 9.C 第7题,题文中有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这些产于热带地区,排除A、B、C选项,只有位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北段属于热带地区,D符合题意。第8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水热状况会发生变化,低纬度的高山,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比水分大得多,气温的变化会导致不同高度农作物种类不同,因此B项正确。第9题,依据常识,马铃薯与玉米、小麦、大麦相比,生长期短,喜温凉环境,是马铃薯栽培高度上限最高的原因,C正确。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011题。10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11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解析】10C11B第10题,根据题中信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第11题,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甲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乙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双选)(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13“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解析】12.BC 13.AD 第12题,本题以茶树生长条件和江苏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茶树生长适宜条件看,要求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 mm,结合江苏气候资料图,可判断B、C两项正确。第13题,本题考查江苏名茶产于丘陵山地的原因。山地有一定坡度,易排水而利于茶树生长;同时山地云雾多,符合茶树生长要求光照遮阴的条件;故AD正确。14读图中的恒河平原地区图和图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材料二 恒河平原地区发展水稻小麦轮作制度。水稻收获后,播种冬小麦不但时间紧,而且机械、柴油、人工投入较多,加上由于田地泥泞、秸秆多、稻茬高,整地和播种作业很困难。当地农民一般在田间焚烧秸秆。材料三 免耕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是指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恒河平原地区发展水稻小麦轮作制度的原因。(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地理原因。(3)说明恒河平原发展免耕这种耕作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恒河平原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适合好暖喜湿水稻的生长; 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但热量较充足,适合耐旱小麦的生长。(2)恒河平原地势平坦低洼,雨季降水量充沛,易发洪涝,平原地区积水深;人地压力和粮食压力大,种植深水稻可以降低洪涝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保证粮食产量。深水稻田养鱼,为良性农业生态系统,保证多样的食品供应。(3)避免在田间焚烧秸秆,减轻对大气的污染;秸秆还田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具有节水、节省劳力投入的优点;可以节省燃油、化肥、除草剂的投入,节省资金。【解析】第(1)题,从气候角度分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一般包括热量和水分及其匹配情况。第(2)题,注意审题:单产低于一般水稻,还要种植,说明受到某种条件的制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材料二中提及耕地带来的问题,材料三提及免耕的好处,二者结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5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与地理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读我国某省(区)的地理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说明该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的原因。(2)该地年均温的分布深受地形影响,据此推测该省的地势特征。(3)解释该地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4)该地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意义。(5)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有利影响。【答案】(1)该地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2)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不大。(3)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城镇建设。(4)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保温(改善热量条件);防风。(5)增加植被覆盖率,利于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为我国的宁夏地区,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第(2)题,气温和海拔成反比,通过等温线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不大。第(3)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此地耕地面积呈负增长,主要原因有: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原农业用地。第(4)题,该地区降水量偏少,年均温较低。地膜可起到减少蒸发,保温、防风的作用。第(5)题,从图2中可知,该地区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有利于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