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905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2012年2月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旅游”。据此回答12题。1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就是过湿的土地B盐湖、盐沼是湿地C天然湖泊、河流是湿地,而水库不是湿地D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沙土的作用【解析】主要考查对湿地概念的理解。A项说法太片面;湿地包括淡水或咸水,天然的或人工的,故盐湖、盐沼是湿地;天然湖泊、河流、水库都是湿地;青藏高原湿地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答案】B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国际湿地,但近些年来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包括()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量急剧增加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解析】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可能围湖造田,其面积缩小主要为入湖水量减少所致。【答案】C黑龙江省904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最近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4 00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4 490平方千米。据此回答34题。3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解析】三江平原是沼泽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所以要开垦为耕地,应先把沼泽地的水排干。【答案】D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 B水源林C湿地 D草场【解析】国家在三江平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这里的湿地。【答案】C下图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56题。5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 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 D地壳抬升6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56.【解析】第5题,江苏沿海海岸是淤泥质海岸,江苏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延伸,主要是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因此选择B项。第6题,围海造田发展种植业,破坏滩涂生态环境;红树林分布在热带地区,该地不宜种植;利用滩涂资源发展养殖业,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因此选择D项。【答案】5.B6.D(xx石家庄高二检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79题。7下列有关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 BC D8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9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79.【解析】第7题,本区纬度高,气温低,燕发弱;气候寒冷,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位于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该地区多湿地。第8题,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鸟和水禽的栖息地,对其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第9题,湿地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城市降水量最大的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6月至9月降水量最大、径流量最大。【答案】7.A8.D9.C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下表,完成1012题。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年份(年)湖泊面积(km2)容积(亿m3)19494 35029319543 91526819583 14122819712 82018819772 74017819842 69117419952 62516719972 14515010.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气候变暖南水北调围湖造田A BC D11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A水体富营养化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12洞庭湖地区今后发展的方向是()退田还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沿湖修建大量旅游设施,积极发展旅游业A BC D1012.【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洞庭湖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的减少,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易引发洪涝灾害。针对洞庭湖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今后应退田还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减少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和压力;发展旅游业,应发展生态旅游,不宜沿湖修建大量建筑。【答案】10.D11.C12.C二、综合题13(xx湖南省常德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xx年8月至9月,鄱阳湖水位在一个月内直落4米,湖水面积缩减1 200平方千米以上。下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1)简要分析此时期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2)说明湖区水体面积大量缩减产生的影响。【解析】(1)6月份是梅雨季节,雨季时,鄱阳湖储存了大量河水,水位高。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流域内降水少,鄱阳湖入湖水量大减。8、9月份长江水量、水位下降,鄱阳湖补给长江,所以湖泊水位下降快。(2)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及周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影响湖内航运和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有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答案】(1)雨季时,鄱阳湖储存了大量河水;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鄱阳湖入湖水量大减;8、9月份长江水量、水位下降,鄱阳湖补给长江。(2)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及周围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影响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有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4(xx湖南省湘潭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两河流域河口地区1973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分布示意图。(1)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图示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解析】(1)比较两图,可以看到湿地面积大幅萎缩。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的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在湿地分布区开垦耕地,用水量大。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也是湿地萎缩的重要原因。(2) 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可能导致气候变干,湿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造成土地沙化面积扩张,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答案】(1)变化: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原因: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的大量用水;湿地分布区开垦耕地;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2)气候变干;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土地沙化面积扩张,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