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604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一、选择题1.比较小麦和家兔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不同解析: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较大。答案:D2.C、H、N这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占细胞干重)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中,其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D.生物界具有特殊性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题中所强调的是质量分数的不同,即差异性。答案:B3.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所有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B.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D.不同生物中各种元素含量基本相同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都有大量元素C、H、O、N,但并非所有蛋白质都只由这四种元素组成,如人体血红蛋白中有微量元素Fe。不同生物体内元素与化合物含量相差很大。答案:B4.下列哪项实例能够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Mg2+是叶绿体的组成成分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抽搐D.Ca2+缺少时,影响骨髓的发育解析:Mg、Ca是大量元素,只有B项中的B(硼元素)是微量元素。答案:B5.要观察还原糖的颜色反应,最适合作为实验材料的是()A.胡萝卜B.西瓜C.草莓D.梨解析:观察还原糖的颜色反应的材料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含有较多的需检测物质;二是材料不要有太深的颜色。胡萝卜、西瓜、草莓虽然含有较多的还原糖,但由于材料本身的颜色太深,会遮蔽颜色反应的结果,所以不适合作为本实验的材料。答案:D6.胡杨是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一种树木,其发达的根系可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该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脂质解析:无论是细胞鲜重还是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都是蛋白质。答案:B7.下列关于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是蛋白质C.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其中Mo的含量很少解析:由图可知,A含量最高。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表示水,其组成元素是H、O,A项正确,B项错误;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C项正确。因为Mo是微量元素,所以在细胞中含量很少,D项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纵坐标表示干种子中化合物的含量,则为蛋白质B.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鲜重,则为蛋白质C.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干重,则为水D.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鲜重,则为蛋白质解析: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答案:D9.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鉴定的实验中,正确的方法与结果是()A.大豆组织样液(2 mL)+斐林试剂甲液(2 mL)+斐林试剂乙液(2 mL)溶液呈紫色B.苹果组织样液(2 mL)+双缩脲试剂A液(2 mL)+双缩脲试剂B液(2 mL)溶液呈橘黄色C.花生子叶+苏丹染液(2 mL)脂肪颗粒呈红色D.苹果组织样液(2 mL)+(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1 mL)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解析: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作用(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答案:D10.现有一被检样品提取液,经双缩脲试剂检验,样液产生紫色反应;斐林试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经处理后用苏丹检测,有橘红色反应。该样品可能是()A.无糖全脱脂奶B.纯天然牛奶C.加高果糖浆的果汁D.可乐解析:经实验检验可知样品中有蛋白质,还原糖较少或无,有脂肪。A、C两项中样品不含脂肪或含脂肪少,不符合实验结果;D项可乐中含糖较多,几乎不含蛋白质;B项纯天然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原糖少,有脂肪。答案:B11.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时,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解析: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答案:A12.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中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滴入1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中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解析: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中,必须现用现配。双缩脲试剂包括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先向待检样品中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摇匀,再向试管中加入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答案:C13.下列为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A淀粉碘液蓝色不需要马铃薯块茎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需要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需要豆浆、牛奶、鸡蛋清D脂肪苏丹染液红色不需要花生种子解析:淀粉遇碘变蓝色;脂肪能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在以上颜色反应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答案:C14.用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碘液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解析:由表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答案:A15.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只有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而还原糖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从而起到鉴定还原糖的作用。答案:C16.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甘蔗的茎油菜籽花生种子梨甜菜的块根豆浆鸡蛋清A.B.C.D.解析:甘蔗的茎、甜菜的块根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油菜籽中虽含脂肪较多,但太小,做切片时操作不方便;鸡蛋清也可做蛋白质的检测材料,但需稀释,若稀释度不够高,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能彻底进行,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答案:D17.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中,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麦芽糖斐林试剂蓝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砖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B.C.D.解析:麦芽糖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苏丹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淀粉遇碘变蓝,与斐林试剂不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答案:D二、非选择题18.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每天吃两根胡萝卜,可使血液中胆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萝卜,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和肿瘤。(1)材料中没有提及的两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和。(2)细胞中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该类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相比,在细胞中的含量(填“较多”或“较低”),(填“是”或“不是”)生命活动必需的。(3)胆固醇属于,据材料推测,胡萝卜中的胆固醇含量(填“较多”或“较低”)。(4)为验证胡萝卜富含糖类和脂肪,能否利用颜色反应原理进行检测?为什么?。解析:(1)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淀粉(属于糖类)、纤维素(属于糖类)、蛋白质、核酸,材料中没有提及蛋白质和核酸。(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却是生命活动必需的。(3)胆固醇属于脂质。(4)利用颜色反应原理进行实验时,为防止对实验结果的遮蔽,应保证实验材料本身不能有太深的颜色,而胡萝卜本身有较深的颜色(红色、橙黄色、黄色等)。答案:(1)蛋白质核酸(顺序可以颠倒)(2)无机盐较低是(3)脂质较低(4)不能。胡萝卜细胞本身具有颜色,对颜色反应会产生遮蔽19.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表思路设计。试管第1次加入物第2次加入物第3次加入物水浴加热颜色变化1号2 mL苹果汁0.5 mL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0.5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水浴加热2号2 mL苹果汁AB水浴加热3号2 mL苹果汁C水浴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B ,C。(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解析: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对教材中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使用方法的质疑。首先提出假说,然后用实验去验证假说的正确与否。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验证斐林试剂中甲液和乙液的使用顺序对实验的影响,3号试管用的是混合后的甲液和乙液,即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答案:(1)0.5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0.5 mL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0.5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5 mL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的混合液(2)主要体现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3)0.5 mL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与0.5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4)若1、2、3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若1、2、3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