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题:语文提优卷子10.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715877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题:语文提优卷子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题:语文提优卷子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题:语文提优卷子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cng_桑 迁x_ 满腹经ln_ 一chu_莫展din_污 干h_ 花团锦c_肆无忌dn_2.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四个错别字并改正时间总是不能停留,就没必要伤春悲秋。孤独总是如影随行,就没必要难以自至。遗忘总是必然,就没必要为回忆伤感。感情不可能刻意强求,就没必要寻死觅活。过去总是始终存在,就没有必要遮掩或绚耀。美好总是会在某一刻消失,就要好好把握生命中每一个精彩瞬间。3.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_(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_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意谓:心里认为。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邪(y):同“耶”。举:抬起。(1)具以东渡意告之。_ _(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_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题:语文提优卷子10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 室内的暖气烧得很热,我开了阳台的门透气。过了一会儿,我想去把门关上。就在我把门往回带的那会儿,我的手碰到了一个软沓沓的东西,把我吓了一大跳。那东西黑糊糊凉飕飕的,就蹲在外面的窗台上,不停地颤抖。看仔细了,却是一只小鸟,好像是冻僵了。壮壮胆伸出手一把抓住它。它温顺乖巧,绝无反抗之意。用掌托着,举在灯下,才看清是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微微有一丝气息。两只脚爪,一个只剩下两枚脚趾,另一个,一枚爪子也没有,只留一坨光秃秃的脚掌,立在桌上,站都站不稳。 不知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样一个北风呼啸的黑夜里。它必是已经筋疲力尽了,为着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而它居然能在黑暗中用最后一点儿气力,奔向一扇透出热气的门缝,可见它是一只生存力顽强的鹦鹉。阳台没有封闭,只好先把“鸟笼子”挂在厨房里。垫上接鸟粪的纸板,拴上仿树枝的竹筷,系好米盅和水杯,为收留这位气息奄奄的入侵者。 这小家伙实在是饿坏了。吃相像个饿死鬼。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被它喳喳的叫声吵醒。又喂它米和水。它扑过来,吃得贪婪而疯狂,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间一扫而光。大吃大喝了几日,它变得身子浑圆,羽毛锃亮。常用那两根脚趾,金鸡独立,牢牢地攀在筷子上,走钢丝一般,小眼睛警觉而锐利地洞察四方。叫声一日比一日地高亢嘹亮,虽然音律音调全无,一片聒噪之声而已,它却自我感觉极佳,傲慢得像只老鹰。吃也容忍了,叫也容忍了。想着外面世界的无奈,只希望它从此在我的笼子里安分守己。可它却几乎一刻不停地在笼子里跳上跳下,尖尖的小嘴急促而猛烈地啄着笼边的钢丝以及笼子里一切可以啄出响声的东西,试图诉说它某种未竟的愿望。胸脯上白色的细绒毛,一片片飘落下来,在空气里浮荡着,如同一份份难以阐释的宣言或是传单。有时它就在笼子里长时间地兜着圈圈,像是一只失控的钟表。 丈夫被它吵得坐不住,说它一定是想晒晒太阳了,它本来就是天上树上的东西。 就把笼子挂在阳台的钩子上。阳光洒在它翠绿的羽毛上,它昂起小脑袋仰望着蓝天,忽然停止了连日不断的哀鸣,变得非常非常安静。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温柔的光泽。如果那时我能感到,在它这短暂的宁静中,一个天赐的逃跑机会正在临近我会加固那只笼子吗?我不知道。 那天,就在中午时分,我偶然走近阳台,一抬头,发现它已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身子悬在笼子的出口。正挣扎着想从笼子里拱出来。我叫一声不好,忙拉开门冲到阳台上去却已晚了一步。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嘟的一声,像粒子弹似的,往天空射去。 它走得义无反顾。连头也不回。顷刻间就没了影儿。废弃的笼子在风中摇晃着。我不知它如今在哪里?也许它早已被冻死在野外了。但重要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摘自张抗抗散文集)1本文的题目该如何理解?对文章有什么作用?2第段加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者要表现什么?描写中暗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第段加线句“某种未竟的愿望”指的是什么?这个愿望是如何实现的?4第段加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文中的鹦鹉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 (一)1鹦鹉是一只生活无着,无家可归的鸟;或隐含着作者对鹦鹉遭遇的同情;作用:点明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对象(或主人公,或点明文章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小鸟的特点。2外貌(或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极力表现鹦鹉受伤后奄奄一息的可怜模样;表达作者同情怜悯的感情。3小鸟想从笼子里面飞出去,飞向蓝天;它用力撞开笼子顶端的盖板,挣扎着从笼子里钻出来,飞走了(意思对即可)4比喻(1分);生动的表现鹦鹉急切盼望回归大自然的心情和迅疾的动作(意思对即可)。5鹦鹉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自由、敢于反抗、不懈努力的形象;作者借鹦鹉抒发了对追求自由者的赞美之情(1分)。运用了托物寄情(或借物抒情、象征)的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