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7130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2(一)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拄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幕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一-那甜软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偶尔,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那极富母性的音韵,拖得是长长久久,悠悠扬扬的,若唱歌一般甜软,轻柔。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只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足红薯稀粥,或稀粥红薯。清肠寡肚的,吃得让人烦厌了、诅咒了,却还是要吃,得吃。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崖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二)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才11月,冬的气息就已经笼罩了整个城市。不知道是相守多年的感情突然背离的缘故。还是因为这个冬季比以往寒冷,走在河旁的街上,湿冷仿佛渗透我的骨髓,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便沉郁着铺展开来。突然,一阵琴声吸引了我。循音望去,一棵落叶萧萧的树下,立着一个街头音乐家。他40几岁的样子,正微闭双眼,用他的小提琴奏着一首我叫不上名字的乐曲。他的衣服有些破旧,但很干净,脸上那抹深刻的忧郁让我莫名触动。我停下脚步,认真地听他的演奏。清凉的曲调中有如风的叹息和无边的哀怨,我听得入神。心在不经意间已被忧伤填满 他终于演奏完了,却没有人给他掌声和零钱。他的处境刺痛了我,我打开包,将钱包里大约10欧元的纸币统统放进了他前面的小竹篮。他有些惊讶地看着我,轻声道谢,湛蓝的眼,显得异常温柔。我红了脸,问他刚刚演奏的曲子叫什么名字。他露出一个浅笑:“叫忧伤的流年,是我写的,很高兴你喜欢!” 忧伤的流年!我的情绪立刻随着这个名字重新跌入伤感,于是幻想着,这首曲子是在纪念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或者是对人生艰辛的悲怆感悟良久,沉浸在忧伤中的我请求他再演奏一次。他凝视着我,微微摇头,说道:“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说着,他再一次开始演奏。但拉的却是卡门序曲和另外几首欢快的曲子。音乐带来的快乐不羁的跳跃着,驱散了初冬的寒气。我愣住了,蓦然,我的心被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关怀与抚慰感动和温暖了。他只是个潦倒的街头音乐家,但他敏感的心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我心中的静冷,所以他用音乐告诉我: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 多么智慧而富有禅机的话语啊! 人生有太多无奈的伤痛,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不愿示人的脆弱。但我们不能一味沉沦在忧伤之中。其实,人生有太多的内容,只要用心,就会在忧伤的面纱下发现许多明丽的情感和光彩。 每天,为心中深埋的忧伤叹息一次,然后怀着相信幸福、相信感动、相信美好的信念,穿梭在不息的时光当中。 (三)一生的欠条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我却冥顽不化,非要“走出去”。 父亲终于问:“你决定去哪里呢?” 我思虑半天,摇摇头。 父亲抽着劣质烟,良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儿大不由爹呀,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以后的路怎么走自己看着办吧。” 父亲同意了!那一刻,我为父亲无奈的妥协和“支持”而感激涕零,默默发誓,一定不让父母失望!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好简单的行囊,踌躇再三,还是硬着头皮向父亲索要路费。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里,我不知向父亲伸手要了多少次钱,但总觉得都是天经地义的,唯有这一次,我心里特别发虚。我劝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向父亲伸手要钱! 于是,我怯怯地去找父亲,不想屋里屋外到处找都找不到。正在做早饭的母亲戚然地说:“你父亲一早就到集镇上给你寻钱去了。出门在外,人地两生,没钱咋行。可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为了给你找工作,家底已掏空了。”母亲说着,皲裂的双手仍在冰凉的水盆里搓洗着红薯,眼圈红红的,有些浮肿。我不知道该如何抚慰母亲,只能木然地站着,心如刀绞。 父亲回来时已是半晌,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原来是个粮贩。父亲要卖家中的麦子。那几年丰产不丰收,粮食贱得要命,父亲一直舍不得卖。可是那天,父亲一下子卖了几千斤,装了整整一三轮车。 还没等我开口,父亲就把xx元卖粮款交到了我手里,我感激涕零,讷讷不能言。可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竟然板着脸,冷冷地说:“写个欠条,这钱是借给你的。你已经长大了,该自己负责自己了!”他语气果断,不容置疑。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父亲,像看一个陌生人,难以置信。可是父亲已经拿来了纸和笔,摊在桌上。父亲的不近人情,让我失望到了极点,内心五味杂陈。就要离家远走,父亲一句祝福和叮咛的话都没有,只让我留一张冷冰冰的欠条! 恼恨、气愤一并涌上心头,我抓起笔,以最快的速度写下欠条,头也不回地走了,泪水流了满脸,但更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尽快赎回欠条,哪怕再难,让父亲看看儿子不是孬种! 我辗转漂到了省城。一天、两天、三天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这个城市里东闯西撞。人才市场、街头广告、报纸招聘,不放过任何一次希望。 一个星期后,凭着自己的一支笔,我在一家广告公司谋得了一份文案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我没忘给自己充电,时有文章在省内外的报刊上发表。半年后,我又跳槽到了一家报社。这期间,我只应景式地往家里打了两次电话,每次都以工作忙为借口匆匆挂断,心里仍然对父亲满怀怨恨。 到报社发了第一笔工资后,我径自回了家。父亲对我的不期而归大感意外,一迭声问我在省城怎么样,坐啥车回来的,回来有急事吗听得我心烦意乱。我冷冷敷衍着,同时郑重地掏出xx元钱,向父亲索要欠条。 父亲一愣,然后缓缓走到里间,打开箱子,从一本旧书里取出了那张崭新的欠条。没等我伸出手,父亲就当面把欠条撕了,又一把推开我的xx元,坐了下来。他抽着旱烟,有些伤感地说:“当时让你写欠条,也是怕你年少轻狂,半途而废,逼着你往前走呢。你走时那种眼神,让我心里不好受到今天!要说欠的,xx元你以为就能还清吗?” 我脸红了。一张欠条就让我气愤难平,哪能体谅父亲的一片苦心? “城里花销大,钱你留着。孩子给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自个儿能自立自强,过上好日子!” 父亲说着,用粗黑的大手抹了抹眼角,让我陡然心酸。我蹲下身去,把地上的小纸片捡了起来。我要把它重新粘好,随时带在身边,时刻铭记这张欠条里蕴含的绵长的情意(四)爱让我惭愧 (1)那天上课外阅读,我给学生讲鲁迅先生的祝福,当讲到祥林嫂孤寂地死在风雪交加的除夕夜时,教室里弥漫着悲戚、冷清的空气。我懂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便将剩下的三分钟留给学生自习。讲台下面仍悲戚而又冷清,我暗自欣赏这一“成就”,背手走下讲台,像农民走上秋天的田埂,满眼金黄 (2)突然,一个忍俊不禁的“扑哧”带着一串“笑声”闯入我的耳朵。寻声望去,又是他“最调皮的”,各科任课老师的焦点人物,笑得正酣,身子没法伸直。要是在以往我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充耳不闻”,但今天不同,倒不是说他没尊重我的劳动,因为对他我不提过高的要求,但我实在是不能把这“惬意”与祥林嫂的悲苦命运连在一起,把好容易营造出的课堂氛围融为一室。“笑什么?”我用最简洁的质问表达我的气愤。 (3)“没有笑。”临危不惧是他的“特长”,“嘴硬”又是他保护自己的绝技。爱理不理,若无其事的神态着实让我不能控制自己:抓住他的一只胳膊就往上提,“站好!”我的气愤和健壮使他离开自己的座位时没有作半点迟疑。我没再去理会他,直至下课,只是为这大煞风景的插曲破坏了“金黄感”而惋惜。 (4)第二天见到他,是在校长的办公室里。他耷拉着脑袋,脖子上挂了一圈白纱布把左手套至胸前,像是从前线下来的伤员模样,旁边是他开“的”的爸爸。未等校长开口,我便明白了一切。校长怀着像我昨天对待“伤员”一样的心情批评了我,我也得向其家长“解释再道歉”。我从校长办公室低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了教本,拖着上课的铃声走上讲台,“伤员”又重返战场,白纱布已不翼而飞,似乎又要“扑哧”我一下子由委屈而近乎愤怒。这次我没去“提”他起来,校长的批评犹在耳畔那堂课上得糟透了。渐渐地,我有意无意地淡忘他在我脑海里的印象。 (5)仍然在铃声里过着日子,值得欣慰的是我所带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还不错。初中语文语法中“二重复句”是一个难点。我那天花两节课痛快淋漓地横飞唾沫,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一次性正确掌握。末了,下讲台调查听课效果,突然被他喊住,怀着惊异、不安的心情,我等着下文,“您脸上有汗。”我似乎没听清楚,呆在那里,给怔住了。我的反应明显也吸引了他,他抬头望着我,目不转睛,稚气的脸庞上因为写满认真而能让人读出几分庄重。我心里热乎乎的,像是被谁鼓足了气后吹进一阵风。我把发痒的目光伸向他的心田,陶醉于这片富饶却迟至今日才有所发觉的景色,下课铃和发热的眼眶提醒我应该离开教室。 (6)“你听懂了吗?”离开前我俯下身子去问他,他没出声,只是点头,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7)后来,我对其他的老师说:“学生就像一杯杯的绿茶,喝不出味道,却品得出味道。”这件事打破了我曾一度平静的内心世界。爱让我惭愧,但惭愧让我懂得的却不仅仅是对“爱”的理解和奉献。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一)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对我们爱的表现。(3分)2.“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3文中第两段中两次提到母亲脸上“讪然”,请你分别说说两处“讪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4本文写母亲采用了多种手法,请任选一种进行简要品析。(3分)5选文最后一段蕴意深远,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二)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2.第一段划线部分“湿冷仿佛渗透我的骨髓”与第段的哪句话相照应?(2分)3.忧伤的流年是哪两个方面打动了“我”,“我”要求再演奏一次?(2分)4.与街头音乐家交流时,我为什么会“红了脸”?(3分)5.“忧伤每天只能演奏一次”是一句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话,根据文章,理解这句话蕴含的哲理。(3分) (三) 一生的欠条1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围绕着“一张欠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用短语进行概括。(4分)感激涕零( )( )( )陡然心酸( ) 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3父亲当时让我写下“一张欠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5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用“一张欠条”而用“一生的欠条”?(3分)(四)爱让我惭愧1概括选文所写两件事的内容。(2分) 2.对“最调皮的”学生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_到_再到_,最后到_的过程,这即是本文的感情线索。(4分) 3当“我”惩罚他后被“他”告到校长,“校长也怀着像我昨天对待伤员一样的心情批评了我。”“像我对待伤员一样的心情”是指“_”。(2分)4.(5)段中“发痒”一词的含义是 。(2分)5“学生就像一杯杯的绿茶,喝不出味道,却品得出味道”一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24.(2分)一缕炊烟(1分)此题情景有多处:如“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答题抓住文中情景片断即可)(1分)25.(2分)不能换,因为“一缕炊烟”既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母亲形象的化身,并且新颖别致,富有诗意,意蕴深长。(大意相同即可)26.(2分)前后照应、再次点题、承上启下(答一即可)27.(2分)第一处“愁苦和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无法给子女好的生活的愧疚之情;第二处“黯然和讪然”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牵挂与爱。28.(2分)象征手法、外貌与神态刻画、对比手法;(任答一种)品析应抓住母亲的质朴与勤劳、对儿女的牵挂与慈爱。(大意相同即可)29.(2分)母亲将深沉的爱融注在“吃”上,她一生都在为儿女吃好穿暖而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母亲将真挚的情幻化成那一缕缕炊烟,用她生命的光束铸造我们的生命,照亮我们的前程。(大意相同即可)14、身处异乡的我偶遇街头音乐家只弹奏一次忧伤的流年,得到人生启迪。15、我的心被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关怀与抚慰感动和温暖了。16、曲子似乎是在纪念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与刚刚失去一份感情的我的心境相合;似乎是对人生艰辛的悲怆感悟,与我身处异乡的思乡心境相合(意近即可)。17、为他对我的大方的惊讶以及轻声的道谢而不好意思。18、运用比喻,生动阐释了忧伤只是表面情绪,只要我们用心,总会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19、例: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拥有,而在于追求的过程。父爱的高度(四)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影、碟机之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不用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的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儿,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想起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看吗?”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那单薄的身上。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就累弯了腰,老了。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里有把尺啊。最温暖的墙(五)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毒裹的同时,也消然腐蚀着她手指。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竞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她拿出纸擦掉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头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有字!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竞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撸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簿簿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父爱的高度(四)1.文章已用“”将其分为两部分,请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2“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水漫金山”了。”句中“水漫金山”的意思是 。(2分)3文中描写了两次看电影的情景,但目的不同。其中描写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目的在于 。(2分)4“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试分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3分)5.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最温暖的墙(五)1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2.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孩子们的顽皮、懂事、富有爱心的可爱性格的?(3分)3.老师为什么要“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孩子们又为什么不让撕?(2分)4.说说你对题目“最温暖的墙”的含义的理解。(3分)5.从我的朋友冬天不顾开裂流血、忍痛板书等细节,可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分) 我家最富的时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晚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让我清静清静!”我回到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凯特立克,爸爸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当初父亲对凯特立克说,买彩票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张,凯特立克同意了,过后也没再问这件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可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中彩汽车的。“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说。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