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7016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xx黑龙江高中名校月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的有机绿色食品深受大众青睐,然而不少市民却充满了矛盾,由于其价格高,只能望而却步。材料中 ( )“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 “深受青睐”说明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 “充满了矛盾”表明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 “望而却步”说明居民的消费最主要受收入影响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商品价格因素的知识的理解。有机绿色食品“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成本),表述错误。材料中“由于其价格高,只能望而却步”,说明消费者对有机绿色商品“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不符合题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说明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有机绿色商品物美不价廉,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符合题意。答案:B2.(xx河南正阳高中素质检测)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有强迫游客购物等行为。该法实施后,团队游几乎所有线路价格均有上调。下列选项中,对价格上调理由解释合理的有 ( )旅游市场火热,出游人数增加价格影响居民消费 旅行社借国家放长假等机会报高价没有政府干预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旅行成本和旅行社经营成本应得到如实反映价值决定价格 游客要求旅行社确保服务质量消费需求影响生产经营A. B. C. D.解析:新旅游法的规定让旅行社失去了原来不合理的部分收入,加上游客要求旅行社确保服务质量,这势必会增加旅行社的运营成本,故符合题意。讲的是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与题意不符;中“没有政府干预”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答案:D3.(xx河南开封二模)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2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 B. C. D.解析:从材料可看出,甲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乙商品更大,故甲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选不选。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乙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甲商品的需求可能更大,选;经济不景气,人们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会大幅减少,而生活必需品的减少幅度不会太大,错误。答案:A4.(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不升反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的大小 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企业的技术改进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A. B. C. D.解析:“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体现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而“生产规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不选。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引进先进设备,反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的说法与材料相反。答案:B5.在谈到农副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时,有专家认为,从长期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村地价升值等因素,才是农副产品涨价的内在原因。这表明 ( )农副产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农副产品价格取决于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农副产品的市场供求与其价格是相互制约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使人们减少了对它的需求A.B.C.D.解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增加了生产农副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增加了它的价值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答案:A6.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其均衡价格为P0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减少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将增加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该商品的供应将短缺A.B.C.D.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需求曲线型试题。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即处在交汇点E时,其对应的价格是P0,正确;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价格降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增加,此时人们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正确;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则人们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错误;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不能确定该商品的供应是否短缺,说法不科学。答案:A7.假设xx年我国A商品的单位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6 100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1,如果xx年我国生产A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劳动者数量增加20%,人民币流通过度提高15%,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该企业生产的A商品用美元标价,其价格为( )A.884美元 B.1 070美元C.1 284美元 D.930美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量、汇率和货币发行计算的知识的理解。 劳动者数量的变化,不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其价值量6 100(1+1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意味着通胀率是15%,则现在的表示为:6 100(1+10%)(1+1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 ,故6 100(1+10%)(1+15%)6.1(1+7%)=1 070,所以选择B。答案:B8.一般来说,汽车售价在“五一”、“十一”、年末期间会出现普遍的降价促销现象,其他时间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汽车价格的升降毫无规律可言B.价格低的商品最受顾客青睐C.顾客在非促销期间都不应买车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解析:本题材料的侧重点是汽车价格变化虽然受促销等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汽车价格是稳定的,这反映的实质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也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不正确;B项表述错误;C项也不符合实际,所以选D项。答案:D9.(xx黑龙江鹤岗一中期末)小王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开一超市,生意欠佳。一日上网看到一则信息,即来灵感,只对超市货架进行重新摆放,生意遂大有起色。你认为小王最有可能看到以下哪一则信息( )A.国家及时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以防“谷贱伤农”B.企业大幅降低汽车售价,一度出现“车贱富商”的情况C.利比亚战乱再度导致国际油价上扬,给美国车市蒙上阴影,谓之“油贵伤车”D.大范围的低温冰雪气候导致蔬菜涨价带动CPI,有人戏称“雪捧菜尊”解析:石油和车是互补商品,小王就是利用互补商品摆放在一起,可以带动商品销售的知识,生意大有起色。A、B、D涉及的是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的知识,与题意不符。答案:C10.(xx吉林二模)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影响的是 ( )(注: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价格不含关税)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该理论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供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运动两种情形。一般而言,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价格),沿着曲线运动;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收入、嗜好等),曲线会移动。本题是由于关税的减免而导致机器、设备等货物的需求量增加,题下的注解中已经提示“价格不含关税”,属于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的变化,排除;表示的是需求量减少,不符合题意,也排除。答案:C11.(xx广东揭阳月考)去年甲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生产该商品的A企业,全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为100万件。如果今年A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货币贬值了2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1 000万元 B.1 500万元C.1 875万元 D.1 800万元解析: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0(1-20%)=12.5元,产品数量为100(1+50%)=150万件,故价值总量为15012.5=1 875万元。答案:C12.(xx江苏赣榆调研)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解析:物价持续下降,生产经营者获利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B入选。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不一定下降,A排除。居民购买力上升并不一定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增加,C排除。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经济过热,D排除。答案:B13.xx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xx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稳步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是价格改革的重要举措。xx年8月5日,上海发改委发布消息,9月1日起,上海市将实行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同时修改完善现行的居民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调整方案如下:注:上海市气价调整前均为每立方米2.50元结合材料,运用“价格”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经济学依据。答案: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使资源性产品及时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影响需求。改革有利于引导居民节约资源,抑制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价格变动调节生产。改革有利于增加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促进高耗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4.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俗称,其基本特点是水价分三个阶梯,居民用水越多,阶梯越高,水价也越高。为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简化水价分类,促进节约用水,M市将启动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该市决定召开听证会,对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方案进行听证。目前,两套居民阶梯水价方案已公布,等候听证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士定夺。市物价部门也表示,迄今为止两套价格方案都还是草案,并不是“非A即B”。结合听证会意见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将对草案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法定程序上报获批后再向社会公布。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阶梯水价如何通过价格杠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解析:通过价格杠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以转译为“价格变动的影响”,即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同时价格杠杆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答案: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实行阶梯水价,有利于节约用水。 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对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实行阶梯水价,会使生产者减少对水的使用量。 阶梯水价是国家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